田野×专栏第三十八期
《李裕荣说ll贵州“毒”蜜》
上期说贵州秘“蜜”,让蜜友们满心期待,可勤劳小蜜蜂周围也危机四伏,在蜜粉源植物中,少数种类的花蜜或花粉对蜜蜂或人有毒,称有毒蜜粉源植物;这里也说说贵州“毒”蜜。
#有毒蜜粉源植物定义#
蜜蜂采食有毒花蜜和花粉,能使成蜂、幼虫和蜂王发病、致残和死亡,给养蜂生产造成损失;人误食有毒蜂蜜和花粉,可能中毒、致病或死亡。
贵州主要有博落回、雷公藤、油茶、乌头、喜树、八角枫、苍耳、茶、大麻、杜鹃、钩吻、贯叶连翘、黄花石蒜、昆明山海棠、狼毒、藜芦、马桑、曼陀罗、南烛、商陆、酸枣、野菊花、紫藤、苦檀子(鱼藤精)等,主要分布在黔北、黔东、黔东北和黔东南。
博落回集中分布在东北部铜仁地区、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一带,雷公藤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带,油茶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和铜仁地区。
列举几种常见的有毒蜜粉源植物,抛砖引玉,以期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和研究有毒蜜粉源植物。
^博落回^
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号筒杆,黄薄荷。
分布于低山、丘陵、山坡、草地、林缘或撂荒地;博落回花期是6-9月,主要在分布在武陵山脉西南段,梵净山一带,即贵州省东北部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界处。
博落回主要成分有延胡索素丙、类白屈菜碱、白屈菜碱、血根碱等,蜂蜜和花粉,对蜜蜂和人有剧毒。
贵州省梵净山木黄、朗溪区于年发生过博落回中毒53人,死亡9人的事件,涉及2个区、1个镇、7个村、14个村民组,共96人进食,53人中毒,9人死亡。
^雷公藤^
卫矛科。俗名断肠草、红药、菜虫药。在福建,花期6-8月。
雷公藤全株剧毒,主要有毒成分是雷公藤碱。这种植物生产的蜜对人有毒,而对蜜蜂无毒。
主要在苗岭山脉东部,雷公山保护区一带,即黔东南雷山、榕江、台江与剑河四县之间。
年福建省建宁县曾发生33人食含有雷公藤毒蜜的蜂蜜而引起33人中毒的事件,其中5人死亡。年夏季大旱,该地其它蜜源较缺乏而雷公藤大流蜜,蜜蜂大量去采集,出现蜂箱里的蜜蜂和蜂蜜都特别多的反常现象,同年湖南城步县和黔阳县、广西龙胜县也发生了人食含雷公藤毒蜜的蜂蜜中毒事件。
^油茶^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俗名茶子树,建茶。种植面积较大,花期从每年10月到次年2月。
贵州省油茶面积万亩,主要在黔东南和铜仁,包括天柱、玉屏、锦屏、黎平、从江、铜仁、松桃、石阡,以及黔西南的望谟和黔西北的威宁等12个县。
开花就泌蜜,蜜、粉均丰富。开花泌蜜受低温、寒潮和霜冻影响。
油茶喜温暖湿润气候,适酸性土壤,平原、山地、丘陵均宜。据分析,每克花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56.8克、棉子糖7.0克、水苏糖8.4克、茶碱2.07克、生物碱8.4克。
据报道,蜜蜂中毒的原因是蜜中含有生物碱和寡糖、半乳糖等多糖类引起的。但油茶和茶花蜜对人无毒。
蜜粉极丰富,蜜蜂采食后烂子、死蜂,危害严重。尤其是干旱年份较严重,但不一定每年都有发生。在同样条件下,意蜂比中蜂严重。
^喜树^
紫树科,落叶乔木。俗名旱莲木,千仗树。
多生于海拔0米以下的溪流两岸、山坡、谷地、庭园、路旁土壤肥沃湿润处。喜树含喜树碱和其他成分。
喜树花期是在7-8月。
蜜粉有毒,蜜蜂采食头几天蜂群无明显变化,12天后,中毒幼蜂遍地爬行,幼虫和蜂王也开始死亡,群势急剧下降,危害极为严重。
^乌头^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俗名草乌,老乌。乌头生于山坡、林缘、草地、沟边、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以南各地。乌头花期7-9月。
乌头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等,花蜜和花粉对蜂有毒。
^曼陀罗^
茄科直立草本。俗名醉心草,狗核桃。
曼陀罗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溪边,在海拔-米处较多。通常栽培于庭园。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南等地。曼陀罗花期6-10月。
曼陀罗含有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花蜜和花粉对蜂有毒。
^藜芦^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大芦蔡,老旱葱,黑蔡芦。分布于林缘、山坡、草甸,通常成片生长。
据《山东经济植物》记载,藜芦茎、根及全草含多种甾体生物碱1~2%,其中有藜芦碱、原葫芦碱、伪藜芦碱、红葫芦碱、计莫林碱、白屈菜酸等。藜芦花期是在6月中旬。
蜜粉丰富,蜜蜂采食后抽搐、痉挛,有的不及返巢便死于花下。既毒采集蜂,也毒幼虫和蜂王,使群势急剧下降而造成松树蜜减产。
^苦皮藤^
卫矛科藤本灌木。俗名苦树皮,棱枝南蛇藤,马断肠。苦皮藤生于海拔~米的山地疏林、灌丛中的湿润处,常和白刺花等混生。苦皮藤花期,秦岭山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正是白刺花源尾期。
花粉浅灰色,数量较多;花蜜水白透明,质地浓稠,有毒。
蜜蜂采食后腹部胀大,身体痉挛,尾部变黑,吻伸出呈钩状死亡。幼蜂食用这种乳糜也会死掉,使群势骤降。
^八角枫^
八角枫科,灌木或小乔木。俗名:包子树。八角枫生于溪边、旷野及山坡阴湿的杂木林中。分
布于长江和珠江流域各省。八角枫花期6-7月。
八角枫含有八角枫京、八角枫酰胺、八角枫辛、八角枫碱等,花蜜和花粉对蜜蜂有毒。
^羊踯躅^
杜鹃花科灌木。俗名:闹羊花,黄杜鹃,老虎花。羊踯躅喜酸性土壤,多生于山坡、石缝和灌丛中。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羊踯躅花期4-5月。
羊踯躅含勤、梫木毒素、杜鹃花素和石楠素等,花蜜和花粉有毒,对蜜蜂有危害。
^钩吻^
别名胡蔓藤、断肠草。多生于阳光充足的灌木林中或山地路边草丛。
此植物数量少且分布星散,虽有蜜蜂去采集花蜜,至今尚无发现中毒现象。
在福建,开花泌蜜期与鹅掌柴相同,大致10月-次年。
全株剧毒。
^昆明山海棠^
雷公藤属,卫矛科。俗名白背雷公藤、山砒霜、鸭子药。
形态特征与雷公藤相似,主要区别点是叶下面粉绿白色。福建分布于顺昌、崇安等县。数量较少且呈星散分布,尚未发生过蜜中毒现象。
据报道,年7月广西龙胜县马提公社中洞大队岭坪生产队人食蜂蜜中毒是含有昆明秋海棠毒蜜中的雷公藤碱引起的。
#有毒蜂蜜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从地域上看,呈“南多北少”的特点,南方雨水丰富,植被丰富,有毒蜜粉源种类及分布面积高于北方。
▲从发生时间看,主要发生在每年7~10月,而花期在5~8月,2个月酿蜜时间。
▲从年景看,一般在气候相对干旱的年份,蜜源不丰富,资源匮乏,蜜蜂基本上不会区分蜜粉源是否有毒,误采集有毒蜜粉源。
#预防措施#
▲掌握蜜蜂中毒条件蜜蜂的花蜜和花粉中毒常常是在有毒植物生长集中,开花量大,天气干旱,气温较高,蜜粉源植物稀少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情况应多注意预防。
▲正确选择蜂源场地通过调查,选择有毒植物少,蜜源植物多的场地
▲避开有毒植物危害根据蜜源植物和有毒植物花期及特点,采取早退场、晚进场、全迁场的办法,避开有毒植物的危害
▲适时种植人工蜜源如油菜等
▲清除周围有毒植物根据实际情况,挖出有毒植物老根,打断有毒植物花穗
▲饲喂相应解毒药剂和酸饲料,减轻毒害
▲加强蜂群管理,调节蜂场蜂巢温度湿度,及时取出有毒蜜粉
▲有毒蜜粉植物花期不能生产有毒蜂蜜和蜂花粉,花期过后彻底清巢,以防产品污染
李裕荣提供·图片
糖叔·校对
冬雨·编辑
支持机构
花旗集团基金会
香港乐施会
实施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九木和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李裕荣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