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土壤由于连年种植,肥料投入量大,再加上没有天然降水的淋溶作用,导致盐分无法及时下渗散失,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极容易发生次生盐渍化。土壤是否发生盐渍化,通过看地面颜色、看蚯蚓活动、看植株就可以判断。
一是看地面颜色
如果地面出现红、白、青三色就说明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大量积累富余,出现盐渍化。红色是紫球藻,是一种盐碱的指示植物。它的出现说明土里的盐分已经很高,达到0.5%左右要进行改良。白色是地表积累一层白霜,百姓叫“返白碱”,是由于过量施用化肥,使钙、钠、镁等阳离子在土壤表面大量积聚,与氯离子、硫酸根、碳酸根等发生化合反应形成。绿是苔藓,苔藓有两大喜好,一是潮湿,二是盐碱。在氮肥过剩的情况下会迅速繁殖,常见于设施灌溉管道附近。地面颜色最直观地反映出化肥投入过剩或土壤有机质降低,保肥能力下降,生产条件恶化。
二是看蚯蚓活动
蚯蚓喜欢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果发生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易板结,透气性差,土壤缺少必要的食物和空气,蚯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土壤改良恢复能力就会减弱。
三是看植株
由于盐渍化土壤中有机质减少,盐分升高,透气性降低,养分的移动性变慢,根系活性下降,蔬菜容易出现沤根、死棵、缺素等现象。作物根部受病害侵染更容易,营养元素则更难吸收,形成恶性循环。
四、盐害降解方法
首先,调整棚田有机肥、化学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比例。有机肥占棚田作物生育期需求量的65%,化学肥料占生育期需求量的30%,微生物肥料占全生育期的5%。畜禽有机肥改为饼类有机肥,如发酵豆粕、棉粕等。化学肥料应以不同作物的生理需求,减少含氯、含钠的成分。另外,要正确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尽可能施用不带负成分的肥料,如尿素、硝酸钾、磷酸钙、磷酸二氨等,尽量降低盐分在土壤中的残留积累量。建议施用草本纲目系列中药肥料等,延长温室内土壤使用年限。
其次,增施有机肥、生物肥。增施有机肥料,如禾正?中药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进土壤肥力。建议在基肥中适当地增加禾正?大三元系列肥的施用量。并施用一定量的草本纲目冲施肥,结合深翻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通透性,活化土壤,提高地温,有利于蔬菜作物侧根伸展,增加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提高自身抗盐力。因增施了禾正?中药肥料,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这样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减少了土壤中盐分残留积累量。
特别指出:
草本纲目中药肥用精心筛选配伍的中药(茵陈蒿、雷公藤、丹参、红花、百部、大黄、马钱子、金银花、黄芪、黄柏、狼毒/小劈碱、黄芩苷、藜芦、三尖杉等30种中药材)采取独特萃取工艺提纯浓缩,并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比例添加天然氨基酸、氮、磷、钾、多种螯合态微量元素等精致螯合而成。
十大功效。
1、环保安全:本品由30味中药精心筛选配伍熬制,采取独特萃取工艺提纯浓缩,绿色环保,零污染零残留,没添加任何化学制剂,对作物绝对安全,是发展有机绿色农业首选产品;
2、营养全面、增产增收:内含作物所需营养和10种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及成份,并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比例添加腐植酸、天然氨基酸、氮、磷、钾、螯合态微量元素等精致螯合而成,促进作物均衡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真正达到提高品质,增产20%-30%。
3、解冻害:植物中药理疗液,在低温条件下不结冰,含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成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免疫力,在冬天提高果树、蔬菜、药材、大田作物等作物抗逆性,耐低温。
4、解药害、降农残:能有效消除或缓解由于施药不当所引起的药害(除草剂药害、调节剂药害等),急救各种死棵、烂苗、枯黄等。
5、广谱增效: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作物,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跟多数农药混用(除强碱性),相互增效,打药就加植株中药理疗液,增产防病双保证,可以提高药效20%-30%。
6、杀卵抑虫:中药所含的生物碱(如百部碱、苦参碱、藜芦碱、苦皮藤素等)、酮类、酚类和挥发油类活性成分对一切害虫(飞虱,蚜虫,蓟马,红白蜘蛛,盲蝽象,梨木虱效果最佳)具有杀灭虫卵、抑制繁殖、驱避成虫的作用。
注:从植物中(烟草、鱼藤、除虫菊、印楝、苦楝、川楝、苦皮藤、厚果鸡血藤、雷公藤、巴豆、闹羊花、百部、狼毒、雷公藤)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类别有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源昆虫激素、拒食剂、引诱剂、驱避剂、绝育剂、增效剂、植物防卫素、异株克生物质等。
7、抗病、防病、抑菌杀菌:中药的杀菌活性物质(乙蒜素、苦参碱、黄连素等)能破坏细胞膜,进行引导式杀菌,对病毒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有预防和抑制作用,如炭疽病、白粉病、锈病、溃疡病、流胶病、霜霉病、灰霉病、病毒病、各种腐烂病等。
8、省工省时:整个作物生长周期每次打药都加植物中药肥,连续使用3遍以上,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次数,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从而达到省工省时省钱,真正让农户少花钱,农产品多卖钱。
9、增强抗逆性:植物中药理疗液中的复合氨基酸、多糖、合成酶等能快速被植物吸收,增加粒细胞、激活内源激素,加速原生质流动和转化,增强植物免疫功能,提高植物抗逆性。
10、清洁果面:中药中所含皂苷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提高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渗透能
第三、延长自然降雨淋溶时间。建议在6月下旬-9月底这段时间内,尽早摘除温室顶部的薄膜,让雨季的自然降雨充分淋溶土壤,降低土壤耕层中盐分的浓度。
第四、以水压盐。俗话讲,“盐随水走”,故此我们可以通过大水漫灌的措施,以水压盐,通过土壤毛细管,把耕作层内的高浓度盐离子“带走”。建议该法能结合蔬菜拔园后,高温闷棚一并进行,即先打一遍地,而后大灌水,闷棚,应在半月以上。
第五、选择抗盐蔬菜。生产实践表明。不同种类蔬菜的根系对土壤盐类浓度的忍耐能力不同,茄子的抗盐力较强,其次是番茄、辣椒,再次为西葫芦、黄瓜。如黄瓜津优一号;香瓜大黄皮、黑网纹;樱桃西红柿;西葫芦的冬育;西瓜的大黑皮等。
第六、生物除盐。试验证明,种植苏丹草能吸取土壤的多余盐分,是目前解决棚室土壤次生盐渍较好的方法之一。另外,玉米的除盐效果也较好。
第七、进行抗盐锻炼。提高蔬菜耐盐性。播前种子吸水膨胀后,用0.6%的食盐水溶液浸种6-12小时,可明显提高其耐盐性。苗其耐压能力最差,喷5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草本纲目叶面肥倍液,可刺激蔬菜生长,稀释其体内盐分浓度,增强其耐盐能力。
第八、土壤深翻。盐害发生严重的土层,多表现为板结、透气性差等特点,生产中,通过深翻土壤,打破土层结构,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另外,深翻土壤还能打破因常年使用旋耕机而形成的“犁底层”。建议土壤深翻最好结合着旋耕机打地一并进行,深翻深度应在40厘米以上为宜。
第九、地膜覆盖。在生产季节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浇水的办法,减少土表蒸发率,从而减缓土壤深层盐分上升的速度。
第十、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常用化肥的致盐能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钾尿素三元复合肥二元复合肥。由此可见,含氯化肥的致盐力较强,大棚土壤施用时要特别注意,其次是硝酸盐、硫酸盐肥料。
咨询产品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
服务--
若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右上角分享朋友圈
中医农业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