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吃姜的季节奉上生姜疗法大全

明代大药物家李时珍尤赞赏姜的多种用途:“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在民间,有“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十月生姜小人参”等谚语。

人们在民间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出许多用生姜治病验方,而且具有良好疗效。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发现,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抗炎镇痛、同时兴奋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还能调节男性前列腺的机能,治疗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碍,因此,姜常被用于男性保健。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若然男性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经常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鲜姜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干姜温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此药膳可以治疗由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软、倦怠等。

女子吃姜保安康

古药书云“生姜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胸壅痰隔、寒痛湿泻,清水气、行血痹。”、“炮姜辛苦大热,除胃寒而守中,温经止血,定呕消痰,去脏腑沉寒痼冷……”中医常用姜作佐药使用。产后女子坐月子餐餐以姜醋佐膳,各地皆然,生姜或佐以乌醋盐糖煲,或切成姜茸佐糖醋蒸,皆取其药效,适宜于产妇体质复原,也有利于喂养婴孩者。

  另外,煲姜水洗浴也可防风湿头痛。有中医专家云,“产妇坐月子不洗头洗澡”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尤其在夏天,如果一个月不洗头,不但不卫生,还可能造成皮肤发炎、长痱子。人们产后喜用姜片煲水洗头洗澡,甚至洗脸洗手,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姜片可以驱寒,用姜煲水进行洗浴,可以防风湿和偏头痛。

姜之家族

生姜,多加工成丝、片、末、汁来入菜,是炒、煮、炖、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姜的运用范围是最广泛的,我们常说的老姜,泛指生姜。

子姜,则是生姜的嫩芽,为时令鲜蔬,季节性强,可作辅料、腌渍成泡姜或切丝生食,泡子姜就是用子姜或泡姜作的。

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主温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脾胃虚寒、吐泻、亡阳、寒喘咳等症状。干姜在川菜中常用来煮汤食用。

姜的食疗功

研究证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粗纤维素及钙、铁、磷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可调味添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配菜,可生食、熟食,可腌渍、盐渍、醋渍,可加工成姜汁、姜粉、姜干,可提炼制作香料的原料。

生姜、干姜应用浅析——生姜·干姜·炮姜

这三种中药都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由于各自的性状不同,所以它们在临床上的主治用途也各有不同。

生姜:为姜的新鲜的根茎,性味辛、微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之功效,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肠胃,帮助消化。被中医誉为“呕家圣药”。可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喘咳、胀满、泄泻、咳逆止气、止呕、祛痰下气等。如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就是防治风寒感冒的一剂良药。

生姜在细菌作用下可发酵腐烂,产生黄樟素物质,能诱发食道癌、肝癌,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腐烂的生姜不能吃。

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由于干姜能守能走、性热而偏燥,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又因为力速而作用较强,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的治疗。如用于温中散寒的大建中汤、理中丸,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的小青龙汤。“干姜适于“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消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炮姜:为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炮姜的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如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腹泻、霍乱转筋的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虚寒便血的艾叶丸。

生姜、干姜均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e)的干燥根茎。夏秋霜降前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为“生姜”;冬季冬至前采挖,去净茎叶、须根、泥沙,经晒干或微火烘干为“干姜”。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单味生姜可健胃消食止呕。胃寒呕吐,可配半夏、吴茱萸;胃热呕吐,可配黄连、竹茹;水饮呕吐,可配白术、茯苓等。用于肺寒咳嗽,痰多胸闷者,多与苏叶、杏仁、桔梗、前胡同用;痰热咳嗽或中风痰壅失语肢麻,需配竹沥清热豁痰。生姜配半夏有明显的和胃止呕作用,并可解半夏毒。生姜还可解天南星、乌头、百部、木薯、闹羊花等药毒,轻者取汁含嗽5ml,4h1次;重者鼻饲5ml,2~3h1次。生姜配大枣能保护胃气,可减弱或消除其他药物对胃肠的刺激。生姜配白芍能制白芍之寒而温经止痛。常用量3~10g,煎服或捣汁冲服。

禁忌:本品辛温,阴虚内热及有热盛之证者忌用。

干姜治脾胃虚寒,常配党参、白术、吴茱萸、炙甘草等温肺化饮,与白芥子、细辛、半夏同用;治疗肾阳不足,伍以附子、肉桂、补骨脂等;与附子等大辛大热之药配伍,治疗亡阳脱证,可加强附子回阳救逆之功,即所谓“附子无姜不热。”干姜是监制苦寒药品的良药,如与黄连、龙胆草等同用,可使苦寒之品不伤胃气。常用量3~10g。

禁忌:本品辛热燥烈,阴虚有热者及孕妇均禁用。生姜、干姜为同一植物来源而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形成的两种中药,生姜为辛温解表药,干姜为温里药,两者在临床中应辨证使用,功效作用差异较大,切不可混用。

1.杀菌解毒、消肿止痛

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热的气温下,食品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且生长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

2.抗氧化、抑制肿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肿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3.缓解腰间疼痛

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4.治疗感冒

老姜克、艾叶30克、紫苏30克、荆芥30克。加水煎取药汁,加陈醋少许和匀,温热时泡双脚,脚面微红为度。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受凉感冒:

用生姜3~4片加半勺红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或发热:生姜3~4片、加红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治风寒感冒:

①生姜数片,白萝卜克,红糖适量,煎汤趁热饮下,出汗即解。

②生姜90克,白萝卜60克,荸荠60克,捣烂取汁,分3次用开水冲服,每日一剂。

③生姜6克,大枣4枚,煎汤服用,对症轻无汗、身困者有效。

④生姜5克,绿豆15克,萝卜30克,大枣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开水冲服,对感冒发烧、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⑤生姜30克,食盐6克。将生姜、食盐共捣成泥状调匀,涂擦前胸、后背、肘窝、手心、脚心,对感冒身疼、关节酸疼、发热不降有效。

⑥老姜10克煨热,切开擦百会、大椎或由大椎向下擦至命门,以皮肤微红为度,可消除恶寒怕冷、全身酸疼。

⑦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5.发汗解表、温肺止咳

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水趁热饮服。

6.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老姜克绞取汁,与白芥子、白芷、轻粉各适量研末,调成糊状,加冰片0.3克混匀,将药摊于消毒纱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膻中(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等穴位处,贴敷3-5小时后,待有痒痛感时取下。本方具有温肺散寒、乎喘、调节脏腑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四季皆宜。

7.治疗慢性咽炎

老姜克取汁,与牛膝60克、吴茱萸30克共研末,调成糊状,再加入冰片少许和匀。每晚临睡前先用温水泡脚15-30分钟后,将药糊摊于纱布上,敷贴于两侧足底涌泉穴,次日清晨取下。连续贴敷7天为1疗程。

8.治疗咳嗽

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生姜50克、核桃肉50克、北杏仁50克,蜂蜜适量。上述前三味共捣烂,加蜂蜜制成丸,临睡前服用,共分10次服完。具有理虚润肺、止咳定喘的功效。 

9.治疗小儿咳嗽

用生姜30克煎汤,给小儿洗澡,可治小儿咳嗽。

10.治疗咽喉肿痛

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当茶饮用。

11.治疗口腔溃疡、口臭

口含生姜片或煮生姜水喝就能治愈,以后只要不吃寒凉食物,就不会复发。

12.预防治疗龋齿

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13.治疗牙周炎

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3次。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

14.治疗牙痛

取生姜一片,咬在牙痛处,能缓解。或取生姜焙干研末,与枯矾末等量混匀,同擦患牙,可止牙痛。

15.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开胃。

16.治疗呃逆

鲜姜30克,捣烂取汁与蜜共调,开水冲服,可除呃逆。

17、防头痛、眩晕、恶心、呕吐、

有研究证明,生姜干粉对因运动引起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有效率达90%,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防晕车、晕船,或贴内关穴,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而有“呕家圣药”之誉。

18.治疗恶心呕吐

生姜9克、橘皮9克,水亳升,煎水分2次服用。或生姜汁一汤匙,蜂蜜2汤匙,加开水3汤匙调匀,煮沸后一次服下。

生姜6克,半夏6克,水亳升,煎水分2次服。

19.治疗妊娠呕吐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亳升,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或经常口含一片生姜就能治疗和预防。

姜30克,芦根30克,水亳升,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

20.治疗产后腹疼

生姜、当归各克,加水适量炖汤,分次服下。

21.治疗小儿吐奶

用1-2片生姜煮水喝后再喂奶。

22.治疗受寒腹痛

鲜姜9克,白胡椒7粒,打碎机打碎,红糖15克热开水亳升冲。每日早晚二次。

姜9克,陈皮12克,胡椒5克,水亳升煎开服。

生姜、茶叶各9克,水亳升煎服。

23.治疗吃过食物后腹胀

可直接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一会儿就能缓解。

24.治疗腹泻

鲜姜10克切成碎丝,调和鲜鸡蛋3只,炒熟食用,食后喝红糖水-毫升,每日一次。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暖胃肠。

生姜、茶叶各9克,水亳升煎服。

25.治疗急性菌痢

生姜25克,红糖50克,共捣成糊状,一日3次分服,连服数日。

26.治疗胃病发作

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27.治疗急性肠胃炎

生姜5片,茶叶20克,捣碎,煎水调红糖适量饮下,每日3次。

28.治疗慢性胃炎

姜20克切成薄片,大枣、桂圆各30克,红糖20克,加水毫升煎煮15分钟,早晚服用,每日1剂。或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29.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生姜克切细丝,浸泡在毫升米醋中,密闭贮存备3天后用,每日空腹时服用10毫升。

生姜30克,木瓜克,米醋毫升,用沙锅炖煮,分次服用。

30.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生姜克,将生姜捣烂加水毫升,煮沸3分钟,去渣取汁,蜂蜜亳升冲服,每日1剂。

31.治疗寒痢

生姜4片,茶叶15克,煎浓加半汤匙食醋,趁热饮服,每日3次。

32.治疗热痢

生姜4片,茶叶15克,黄连6克,煎水晾凉饮服,每日3次。

33.治疗疟疾

生姜4片,茶叶15克,煎水调红糖适量,趁热饮下,每日2次。

34.治疗红白痢疾

生姜、绿茶等份,加水适量煎浓饮之。

35.治疗蛲虫病

每天睡眠前,先用热姜水清洗肛门周围,然后再饮用热姜水1至2杯,持续10天左右即可治愈。

36.治疗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取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亳升煎,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

37.治疗高血压

老姜克取汁,夏枯草50克、吴茱萸30克、牛膝30克研末,共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先用温水泡脚15-30分钟后,将药糊摊于麝香壮骨膏上敷贴于两侧足底涌泉穴(足底前三分之一,足趾屈曲时凹陷处)。次日清晨取下,连续贴敷7天为1疗程,疗效显著。

血压升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38.治疗动脉硬化

每天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并在每天临睡前饮用热姜水1杯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39.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生姜汁亳升,冰糖克,西瓜半个。把生姜汁、冰糖放入西瓜瓤内,再搁水煮,每日半个西瓜,分2次空腹温热服食。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此方以在三伏天为宜。

40.治疗肩周炎

老生姜50克,捣烂,炒热或微波炉打热敷患处,每次30分钟,一日数次。

41.治疗四肢麻木

四肢循环不好,冷引起的四肢麻木,取生姜汁亳升,陈醋毫升,热水0亳升,温度不烫伤为宜泡洗四肢,每晚上1次。

42.治疗风寒骨痛

老姜克切末、威灵仙30克、乳香20克、白芷20克、没药20克研末,混匀后投入锅中炒热,再加红糖30克和匀。以纱布包之熨敷于患处,凉后更换。每天1-3次,连续5-7天为1疗程。或生姜数片放患处,用艾条灸之。

43.治疗关节痛

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者煮姜枣水喝,一日3次坚持吃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或生姜数片放患处,用艾条灸之。

44.治疗骨结核

生姜汁亳升,榨汁机榨汁备用,亳升加亳升开水,用毛巾浸湿,乘热熨患部。巾冷即换,以局部发热为度,一日1次。

45.治疗妇女虚寒腹疼

生姜、红糖适量煎水服用。

46.治疗宫冷不孕

鲜生姜克,红糖克,将生姜打碎机打成泥混入红糖,蒸1小时,在月经期开始服用,每次1匙加亳升热开水,每日3次,连服1个月。服药期间禁忌房事。

47.治疗痛经

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48.治疗冻疮

干姜30克,红花30克,黄柏25克加水亳升浸泡10小时,煎至毫升,去渣取汁,加95%的酒精毫升混匀,擦冻疮处。

生姜10克,胡椒10粒,红糖25克,水亳升煎服。

生姜中所含的挥发油中有姜辣素、樟烯等成分,能刺激皮肤,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增加皮肤血流管。对早期冻疮皮肤未破洗时,可用生姜水泡手、泡脚来外洗,有良好治疗效果。也可对容易发生冻疮的皮肤,用生姜汁反复涂擦。

49.治疗麦粒肿

取热姜水一杯,借助其热气熏眼,熏时睁开患眼,一般每次熏10至15分钟,每日熏2至3次,止痛消肿效果良好。

50.治疗疖痈

鲜姜、鲜芋外用方:鲜姜克、鲜芋头克冼净去粗皮,共捣烂如泥,再加适量面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敷1小时。

51.治疗手癣

鲜生姜汁亳升,将生姜汁倒入酵素中泡3天后用,每日2次早晚擦患处。

52.治疗足癣

生姜克切片,食盐50克,加水亳升放锅中煮沸,倒入盆中加水0亳升,温度不烫伤为宜泡洗患处,每日早晚各浸泡30分钟,一般3-7次可治愈。

53.治疗白癜风

将生姜煨热后,轻轻擦患处,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每日2次。

54.治疗痱子

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55.治疗头皮屑

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也有一定疗效。

56.治疗狐臭

每天用生姜片多擦几次,能明显减少臭味。

57.治疗斑秃

鲜姜切片反复涂擦脱发患处,至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为至,一天数次,能使脱发处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促使新发生长。

58.治疗雷诺氏症

本病多见于女性,又叫肢端动脉痉挛症,寒冷刺激,情绪波动为常见发病诱因,可用生姜30克煎水,趁热泡洗一天两次,有缓解血管痉挛作用。

59.治疗急性肾炎浮肿尿少

姜皮6克,冬瓜皮30克、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60.治疗皮肤瘙痒症

生姜所含的挥发油中的龙脑、樟烯等物质有类似樟脑、冰的止痒作用。故用生姜水煎液擦洗皮肤能止痒,治疗皮肤搔痒症。

61.治疗脚汗过多

可取生姜15克,白矾15克,水煎后泡脚,每天1-2次,连用5-7日可见效。

62.治疗脚臭

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擦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62.治疗老年斑

取适量鲜姜片放入水杯中,用-ml开水浸泡5-10分钟后,加入少许蜂蜜搅匀当水饮。

64.治疗面部暗疮

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5.美容防衰老

生姜含一种类似水杨酸的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抗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因此,生姜可防衰老。

生姜中含有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其抗氧化作用比目前应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还明显,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明朝《奇效良方》中载药方说:“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甘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八两茴香一处捣,蒸也好,煮也好,修合此药省似宝,每天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长不老。”

66.治疗神经衰弱

每天早、晚空腹各饮用热姜水1至2杯,可收到补气、提神之效。持续下来,对神经衰弱、头晕、烦躁等症具有良好疗效。

67.治疗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68.治疗醉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酒后头痛、头晕:可用生姜煮水喝,马上缓解。

69.治疗空调病

在空调房间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随时口含生姜片或每天用2-3片生姜泡水喝,身体不适马上消除。

70.治疗中暑

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适当吃点生姜汤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里面就含有生姜的成分,目的就是驱风健胃和提神醒脑。

71.治疗蜂蝎螫伤

生姜捣烂敷伤处,可治蜂蝎螫伤。

72.治疗跌打损伤

生姜、芋头各半捣成泥状,加面粉适量调匀,贴敷患处,每日更换2次。

73.治外伤出血

将生姜烧焦研末,对伤口消毒以后,撒于患处,可迅速止血,并能减少疼痛。

74.治疗中草药中毒

误食生半夏、天南星发生舌肿、喉哑时,取生姜汁6亳升,温开水冲服,一日2次。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以免吸收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烂姜、冻姜不要吃,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由于姜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下作为食疗应用,并且有内热者也应慎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夏季喝姜汤胜过人参虫草

夏天喝姜汤的两种不同说法:

一、天气热,喝热汤会不会流鼻血?

二、现在是补充身体阳气最佳时期,因为冬病夏治,身体需要驱寒补湿,大家一定要在早上11点前用生姜红枣红糖煮水(热的)给全家人喝,这个方子胜过人参虫草,一定要照做,不然就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了!

一个说不能喝热汤,一个又说要喝热水。喝还是不喝?

小编请教了专家,看看老中医怎么说↓↓

中医表示,热天不能喝热汤,这个说法是想当然。而喝点儿生姜红枣红糖水,是非常靠谱的!

这就得说说“春夏养阳”

大自然在这段时间阳气很盛,人体也需要补充阳气,除了可以采用生姜红枣红糖煮水,红参也是可靠的选择。

什么时候喝最好?

一年中有两个时段温补最佳,分别是夏至和冬至。就夏至而言,大家可以在夏至的前后五天(公历6月17日到27日)期间进补,使五脏六腑达到平衡状态。

我们常听长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吃姜,真的有好处吗?

夏天吃姜,不开药方

夏天是姜生长的季节,我们能吃到新鲜的生姜。不同于春天的紫姜和冬天的老姜,夏天的生姜是药食同源的完美结合,温中散寒的功效比紫姜好,但又少了老姜的“燥烈”。

北京中医药大学周教授说,生姜可驱除体内的寒气、湿气对缓解夏季吹空调引起的流鼻涕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夏天吃姜,不开药方”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姜枣茶怎么做?

把切好的薄片姜和红枣搭配起来,大枣甘温,能“鼓舞”胃气,平时脾胃不好又爱吹空调的人,可以试试。生姜皮有利水消肿的作用,有助于祛除湿邪,所以做姜茶时可以不用去皮。最后加上红糖散寒作用更强,味道也不错。

传播正能量利乐诸众生敬请转载阿弥陀佛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方法
中医对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gx/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