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清华教授一针见血指出,并拿出证据
辽宁卷烟工业史馆
国学大师陈寅恪,被称为百年清华四大哲人之一,曾在年作论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其中详细论证了曹冲称象和华佗是否确有其事两个问题。
陈寅恪,生于晚清的才子,幼年便饱读诗书,国学底子深厚。12岁开始出国留学,曾到过日本、德国、美国各高校研习东西方文化。精通梵文和巴利文等八种语言,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在考证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注重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比中外文资料,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论证历史人物。所以,关于上述论文是有一定的史实依据的。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医术全面,历史流传下好多小故事,似乎可以说明华佗确实医术了得。但这些小故事因为历史的流传,无法辨别真伪,无从考证。那么,陈寅恪教授经过论证提出,华佗并非中国人,而是印度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关于名字中的“佗”字
在我国古代,极少用“佗”取名,然而“佗”字却常见于古印度人名中,比如说“吠佗”、“佛佗”等等,在古代天竺语中,“agada”指的就是药物,过去常被翻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
陈寅恪认为,华佗这个奇怪的名字其实就是印度药神阿伽佗的名字为原型转化而来的,“华”和“伽”在古时读音是相同的。另外,在中国的翻译中,常喜欢把头部去掉,例如,“阿罗汉”会直接翻译成“罗汉”,因此,“华佗”的名字很有可能是由“阿华佗”翻译而来。另外,“佗”有神邸的意思,某种意义上来看,“华佗”有可能象征着药神。
同时,《三国志》成书之时,另外一本书《神僧传》曾有记载,公元年,西晋都城洛阳,从天竺来了一位神秘僧人耆域,为人洒脱,行为反常,留下许多神奇的故事,其中有许多与华佗的故事均有重叠之处。所以,陈寅恪认为,华佗极有可能是这位来自古印度的耆域。
另外,虽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药方已经失传,但人们经过研究已经得知,麻沸散的主要成分为曼陀罗花,但是,曼陀罗花此名起源于印度。中国古代称其为“闹羊花”或是“万桃花”等等。
所以,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曼陀罗花这个译名了,说明曾有古印度人传入中国。而印度用曼陀罗麻醉的历史是要早于中国的。所以陈寅恪认为,是华佗将这种方法带到了中国。
二、无法考证是否确有其人
那么,陈寅恪关于华佗是印度人的论断是经过现有史学资料来看,确实也是有可能的。
陈寅恪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在史学研究方面向来严谨,所作学术之研究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然而,古代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关于一些文化的起源问题,多有争议也是正常的。
陈寅恪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罗摩衍那》中的猴神哈努曼,《罗摩衍那》成书时间大概在公元前年左右,早于明代《西游记》多年。相传,哈努曼可以腾云驾雾,面容和身躯皆可随意变化,除妖灭怪,与孙悟空多有相似之处。而“大闹天宫”,在印度另外一个故事也早有记载。
所以,孙悟空极有可能是在印度故事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合二为一,最终成就了《西游记》。
但是,关于《后汉书》《三国志》中对华佗故事的记载,华佗应该是却有其人,可能成就并没有相传这么伟大。在汉代,“华”姓也并不罕见,如三国名士华歆,而“佗”字早在秦朝时有南越武帝赵佗。所以,单从名字上来说,这个证据似乎不足以为证。
不过,印度运用曼陀罗花液提取麻醉药品确实早于华佗,而且,曼佗罗花花名来源于印度。多个信息重叠,在古代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陈寅恪关于华佗有可能是印度人的论证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古代可能确有华佗其人,只是是否真的医术高明至极,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字已经无法确定了。
三、轶事典故多有夸张之处
关于华佗的医者生涯,除了跟天竺人有相似之处,其典故故事也多有不可理解之处。
运用心理疗法,刺激郡守盛怒吐一升多黑血,病愈;漂亮姑娘右膝生疮不断流浓水,华佗命人骑马带一条小狗奔跑,锯掉因跑步而发热的小狗右蹄拄在姑娘膝盖处,居然从腿部吸出一条红色小蛇;腹中结块疼痛至死之人,剖腹后取出的铜枪头居然化作酒;关羽刮骨疗伤之时,华佗已去世几年。
虽然这些典故无从考证,但是盛怒之下吐血似乎有可能,从身体中吸出红色小蛇未免太过于夸张。另外,据记载,华佗死于公元年,而关羽刮骨疗毒之事发生在年。
可见,华佗之名确实有夸大的成份。另外,关于华佗利用麻沸散给病人手术的事情,《华佗传》记载麻沸散是以酒口服,现在的医学如此发达,也无法证明这件事情是否属实。
小结:
各种迹象表明,关于华佗可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古代中国确有华佗其人,但是关于他的各种典故和医学成就可能是后人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加以各种故事,升华了华佗的医术。
另外就是,华佗可能真的是印度人,进入中国之后,运用在印度所学济世救人,所以会有当时汉代并不能掌握的外科手术的记载。
当然这些由于历史书籍的缺失,华佗也并未有医书留于世,现在来说关于其出身和史实问题只能是猜测,并没有办法加以佐证。
所以,无论华佗是否医术高明,发明了麻沸散,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成就了中华古文化的一部分,其它自有专家继续考证。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