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人生格局,还有什么傻逼和混蛋是消

先说几句

一年的辛苦工作就快结束了,很多人都忙着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书单君也一样。

去年,我最感激的,就是得到许多贵人相助。毕竟,一个人,一辈子,能遇到一个贵人,已是三生有幸,还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遇上贵人。

逢年过节,我都会拿出这份珍藏的名单,然后一一给他们送去我的祝福。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习惯,可查看书单君昨天的推荐:

《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贵人相助?》

(?点击阅读)

言归正传。

平时书单君和大家分享的书,大多偏向实用和宏观,实操性也较强。今天周日,我们不妨换换口味,品一本无用但有趣的书:作家冯唐的最新散文集《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

为我们品评这本书的,是书单特约作者、知名出版人七月。

1

冯唐的这本新书《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是我司出版的,记得当时公司过出版流程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想,冯唐的新书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相对冯唐之前的书名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万物生长》

《活着活着就老了》

这本新书的名字,显得没那么直白。

所以这本书7月份出版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后来因为偶然在家中翻到这本书,才读起来。

书中的一篇文章“笃定的核”里,让我明白了这本书书名的意思。它是说:每一个牛逼的人都要有个笃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坐在朝阳大悦城人来人往的商场里,如鲠在喉,热泪盈眶。只有读完整本书,你才能够明白冯唐所说的“笃定的核”到底是什么。

一开始读到前面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只觉得冯唐这个男人真的很牛X。单是这本书开篇的一个序,“用美器消磨时间”,就放出了他让人膜拜的格局。

他说,“精神即是物质,物质即是精神,本一不二。”

“年轻的时候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常将天地揣摩,希望终有一日得妙理开,得大自在。

人慢慢长大,喜欢略过本质看现象,一日茶,一夜酒,一部毫不掩饰的小说,一次没有目的的见面,一群不谈正经事的朋友,用美好的器物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时间,所谓本质一直就在那里,本一不二。”

他说这本书,就是和各位简单分享他理解的东方美学。

其实这本书,要说简单,它还真不简单。没有戎马半生,经历大风大雨的人,真还未必能参透,写出这样的美来。

不过要说简单,它也简单,它告诉你的都是常日里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都是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没有什么大道理,如果非要形容他所谓的简单,我更愿意换一个词语来形容之,“通透”。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句话,是在看龙应台的书中提到的时候。我想至今自己仍然不是很明白这段话的含义,但我肯定冯唐是明白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看完以后,我感到胸口堵塞的原因。我敬佩他的通透,在某种程度上,我感受到,我们很多人追求的生活,不外乎就是他这条路。

那么问题来了,冯唐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呢?

2

第一章讲了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例如相机、摄影、春宫(其实就是小黄书)、AV、纸书。

/相机/

写相机的这篇文章里,我最佩服和觉得最值得吸取的是这句:“我不会学习任何繁琐的摄影技巧和艰深的摄影理论,掌握最基本的常识和技术之后,我就按我的三观和视角,拍我觉得有趣的瞬间。”

后来我去学摄影课,摄影老师说,“我只教你们怎么用相机,但是不会教你们什么拍照的技巧。拍照的技巧在于个人,一个人什么地方最美,一处风景什么地方最吸引人,你自己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去摄影课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去的,学会基本的功能,自己看到哪儿美,就拍哪儿。

这跟我们从小到大读书学习是一个道理——

一些东西是用来应付考试学习的,但是我们肯定要有其他一些东西,即使考试已然不存在了,我们还能将它烂于体内。

有一些东西,有法可循;有一些东西,用老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凭自己去体悟。

(冯唐摄影作品)

/春宫和AV/

春宫和AV的文章里,让我看到了一个敢于说实话的冯唐。我觉得王小波也敢于说实话,或者说这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敢不敢的,这本身就是大实话。

他说,“为什么人就不能像看待一只绣花鞋一样看待一只女阴?为什么人就不能像看待一匹马一样看待一只阴茎?”

这让我想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写得那首诗:

走在寂静里,

走在天上,

而阴茎倒挂下来。

也让我想到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男主角因为到了青春期,被妈妈带到教堂让圣徒们用各种方法为他驱邪气,又是沐浴,又是拔罐,又是念经,把他整得半死。他爸爸实在忍受不了,大喊着跟他妈妈说,“该死,他根本不需要什么他妈的治疗,他年纪到了,需要释放!”

然后他的爸爸带着他去了妓院,让妓院的妈妈给他找一个妓女,释放一下。

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样子,他们就是男人的样子。

人对自己本性坦白的程度,也会看得出一个人心胸宽窄:

有人看《金瓶梅》,偷偷摸摸地,最多私下里跟最好的哥们吹牛逼,说一说;

有人看《金瓶梅》,大大方方地,不仅看了,还把看的过程写在书上,让所有人都看见。

前者是路人甲,后者是冯唐。

/书/

前面还有冯唐写自己读书的事儿,他也算是个书痴。

他说,“床本来就不大,为了足够空间堆书,一直不敢胖。”

(冯唐在书房中)

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里的男主人公,家里囤了两吨的书,上厕所的时候,怕被头上的书压得粉碎;睡觉的时候,怕头顶的书掉下来,把自己砸得一命呜呼。每天回到家里,头顶上就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

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要往家里拿书。

其中,冯唐大大还跟大家解释纸书存在的好与坏。他说,纸书招蟑螂。因为他书多,家里到处是蟑螂。这搞得我有些后怕,抬头看到书桌上的那些书,就害怕里面有蟑螂。

可是即便是有蟑螂又能怎么样,一本书也舍不得往外扔啊。

他的文字里也有诗性,他说,“做个诗人是种生活态度。”

作为一个诗人,有一句话传世就够了。

比如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冯唐的“春风十里不如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这句话后来被各种写字的、出书的,做广告的乱用,但是真懂了又做到诗意生活的,真没几个人。

3

在书的第二章,冯唐就厉害了,净说些你不是很懂的,不过不懂没关系,会让你“不明觉厉”。

/天目盏日本铁壶/

我对瓷器,收藏,连边都没沾上,完全不懂门。只觉得冯唐喝水喝茶用的东西都是宋瓷、元明青花、清斗彩,好生财阀。

他说,“从一只盏里能看到整个宇宙的真相,这真相美得让人流泪。”

境界高深,不明觉厉。

/茉莉花茶/

这篇很有意思。

其中最让我觉得冯唐屌的是,他说因为从小他爸爸给他喝茉莉花茶,渐渐地养成了喝茉莉花茶的习惯。

“无论四季、地域,接过一杯热热的茉莉花茶,喝一口,沉一晌,气定神闲——准备好了,可以开始消化一切傻逼和混蛋了。”

呵呵,每个人生活中工作中,难免不会碰见那么一个两个傻逼和混蛋。但说得如此自然地,冯唐是我见到的头一个。

/酒庄/

这篇文章算是让我这个穷人开了眼。也是这篇文章,让我明白自己到底有多穷,并且穷得毫无格局可言。

冯唐说后半生最靠谱的事情还是买个酒庄。可以自己喝,可以跟朋友喝,还远离楼群,不烦心。

末了,他说:“如果讲讲钱的其他更好的用途,医院,比如建个一流的书院或者大学,比如修个巨大的数字图书馆,比如设立一个比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更高的文学奖……”

哈,看到此处,宝宝表示震惊了。

从前我的理想是,如果我有了钱,先买房,再买车,然后手里有点存款,读个书,留个学,以后做个作家,养活自己,生活自在点。

医院,建大学,修图书馆,设立文学奖金,我想都没想过。

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格局。

不是没钱,就是你压根没走到那一步,你压根想不到那一层。

读到此处,我深呼一口气。在冯唐狂拽酷炫屌炸天的行文与性格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拥有巨款所以自信爆棚的男人。

4

如果说前两章让我感受到的是冯唐气势逼人的逼格,和自己与他巨大的贫富悬殊的差距。后三章,则是让我真正敬佩冯唐,看到他的人格魅力。明白他活于这个天地间,无人能取代的原因。

小时候的梦想是,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最牛逼的人,牛逼得人尽皆知。慢慢长大后,才知道,没有人是能够牛逼到人尽皆知的。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并不是登上了全世界的舞台,坐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他看清了梦想和理想之间的区别,然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坚持下去,并且在努力苦干十五年,三十年之后,在他理想的领域里,成功了。

就拿国内的作家来说,没有谁是唯一的:

莫言得了诺贝尔奖,路遥也有很多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毕淑敏散文写得一流,张小娴爱情故事和爱情短文也是上百万上千万册;

严歌苓小说写得好,《白蛇》、《小姨多鹤》让一些读者痴迷得不行;

王安忆的《长恨歌》,也被一些人奉为最喜欢的作品;

王朔有王朔的痞气;王小波有王小波的叛逆;

而冯唐亦有他自己的狂拽酷炫,自信,通透,潇洒、诗意、品味、格局。

他找到了自己的路,并且这条路只属于他自己。他将自己的这条路,走到了底,走到了顶峰,他就是成功了。

5

后三章,讲了“器”:

“身之器”:玉、机械手表、风衣;

“意之器”:大学教育、财富、名声、自恋;

“阿赖耶之器”(应是佛经,不懂就忽略):圆寂、诗。

/机械表/

“身之器”里,玉我不懂,印象深刻的是机械手表。

冯唐说,早晚有一天,他会停止用手机。如果需要交谈,那就面对面,中间摆些花生米、拍黄瓜和酒或者花、香和茶。

手机的确很烦,尤其是联系越方便,有时候就越闹心。

比如以前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gx/5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