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岭南中医药世家暨岭南名中医大讲堂揭牌仪式
10月9日上午,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州日报社主办的“寻访岭南中医药世家暨岭南名中医大讲堂”活动启医院大德路总院健康广场举行。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出席会议并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广州日报社总编助理林朝晖,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黄慧玲,医院副院长邹旭、张忠德、史俏荣、胡延滨等领导以及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高徒、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吴焕林教授等专家出席了启动仪式。同时,邓老弟子邹旭教授、吴焕林教授开启岭南名中医大讲堂第一讲。
▲活动现场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致辞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广州日报社总编助理林朝晖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主持启动仪式
广东具有深厚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底蕴,孕育出独特的岭南医学流派。本次寻访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从源头发掘岭南中医世家,传承与发展中医学术流派,充分发挥学术流派特色优势,加快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通过寻访活动向社会大众展示岭南医学流派的疗法、技艺,将本地中药材运用科学普及给听众,有效传播中医健康养生知识。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指出,岭南中医药流派可谓国家中医药的重要分支,广东老百姓人均寿命长,离不开岭南中医药。“通过此次寻访,理出岭南中医药世家的疗法经验、保健养生绝招,最终得益的是老百姓,今后寻医问药更方便了。”
岭南中医药百花齐放中医药世家功不可没
吕玉波指出,今年八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即在指导思想层面,把卫生工作与疾病的关系转变为卫生工作与健康的关系。“希望人们不要等到有病才去治疗,而应该重在预防,让人们少生病、不生病。”吕玉波说,中医药的优势恰恰在于“治未病”,不仅
百岁老人养生有道
作为国医大师邓铁涛的高足,医院副院长邹旭教授娓娓讲述这位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邓老在诊疗之余潜心研究的中医药学养生之道,总体有24点,可概括归纳出4大方面:养德、养心、养脾胃和养肾。
养德排首位。高尚的道德可使人心态平和、性情开朗,从而使人体气血通达,有利于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第二是养心。首先要开心,“笑一笑,百年少”。做人要有爱好,如书法、音乐,常闭目养神,不要时常盯着手机,保证充足睡眠。
三是养脾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吃杂不宜偏,尽可能吸收丰富的微量元素,广东人少吃寒凉。动以养脾,邓老从50岁后就开始习“八段锦”,常摩腹也可改善肠胃,每天顺逆各50次。
四是养肾。午间散步,采阳助肾,早上6~10时的太阳有助活血化瘀,下午四五时的太阳助补钙。
在恩师养生经的基础上,邹旭加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一定要重视早餐。我会在早餐里加入适量的牛肉、蛋和青菜。”此外,邹旭强调,现代人要多与他人“吹水”(粤语“聊天”),不要吝啬语言沟通,“‘吹水’可多出汗,有助脾胃的代谢。”
岭南痰湿体质多,如何调?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亲传弟子、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吴焕林教授说,中医里有“天人相应”的说法,大自然的气候对人身体、疾病的形成是有关联性的。岭南气候炎热潮湿,温高湿重,受其影响,岭南人多汗出、勤泳浴,喜食生冷食物、鱼虾海鲜等多湿滋腻之品,久而久之形成了脾气多虚弱兼有痰湿的体质特征。
痰湿体质的岭南人,第一特点就是易虚胖,尤其是腹部松软,因而有“肥人多痰湿”的说法,面色发白偏暗无光泽,经常犯困,易腹胀,常拉肚,性格温和忍耐,脾气就没那么火爆。
吴焕林表示,不宜在潮湿的环境里久留,多晒太阳,增加户外运动;穿衣宽松,适当排汗除湿,注意保暖。精神调适,防止肝郁气滞,以动养神。饮食不要大鱼大肉,少食肥甘厚腻、生冷滋润之品,宜清淡。邓老健心方:选红参15g、陈皮3g、田七5g,益气化痰、活血化瘀。祛湿汤、中成药、穴位针灸等都有助于体质调理。■
延伸阅读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快来拿走!国医大师李济仁的高血压治疗保健方
为何老中医总是提醒水果不能过多吃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白费!经络不通的6种反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