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人中的战斗机从文化基因看北宋灭亡

本文约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16分钟

宋帝国妖孽的养成

烂人中的战斗机

——从文化基因看北宋灭亡

本文扩展阅读妖道狂欢万岁山来穷九州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群魔乱舞(3)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群魔乱舞()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群魔乱舞(1)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童贯开挂宋帝国妖孽的养成?蔡京还朝北宋死于“翻书”——从文化基因看北宋灭亡一燕云十六州的前世今生北宋被“易容”的历史——杯酒释兵权你迷恋的宋朝到底有多好烂人,任何时代都有。徽宗朝的烂人,却是烂出了新高度。蔡京、童贯、高俅、朱冲、蔡薿之流,如果没有靖康之变,成为千古名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些人怎么烂,也都还能干些正经事。无论如何,你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些许优点,所以,这些人烂得还不算彻底。毕竟那些名垂青史的也不都是什么好东西。烂人中的战斗机,是要突破正常人的想象的。把他们放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那都是烂人。正经,会限制你的想象力。徽宗朝的烂人战斗机,是可以组成机群的。烂人不是一开始就烂

年,北宋朝廷成立九域图志局,负责校订州县户口数、核对州郡等第名号并奏准、校订全国州县并省废置情况等方面的工作。九域图志局对史料收集整理要求甚高,取舍甚严,:“尝考究其州山川地理,古迹姓氏,应典籍者为书,上于九域图志局”,对修志起到了直接的行政指导作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修志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九域图志局在年撤销,其工作内容和传统得以在其他部门延续。

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王甫是崇宁年间的进士,调任相州(今安阳)司理参军,掌本州讼狱勘鞫的事务。也不知道王甫的父亲为什么给他取这么个名字,东汉有个太监也叫王甫。王甫主动与何志交好,何志在九域图志局主持编撰《九域图志》,让王甫来九域图志局参与编撰工作。

何志,一个“史志办”的人,也不是领导,怎么就能将朝廷派往外地的王甫留在京城呢?这是因为何志的父亲是副相何执中。何执中,字伯通,不是老顽童,但是比老顽童玩得大。处州龙泉(今浙江丽水)人。神宗熙宁六年甲科进士。历任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在下面做官的时候,还是很能干。到了朝里,才有机会比老顽童玩得大——粉饰太平。蔡京首次罢相前,何执中就是副相;直到蔡京复相,何执中依然是副相。赵佶喜欢他,就是因为他从来不给赵佶添麻烦。管什么火上房的事情,统统捂住,烂摊子总有人收拾。

王甫因精准拍马屁,留在了京城。看来拍何志是对的,那就继续拍。何志被拍得五迷三道,就回家向父亲推荐了王甫。何执中就推荐王甫升为校书郎,又迁为符宝郎、左司谏。两年从八品升至七品,看起来不算快,但是当年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他们想要进馆阁工作,都要一步一个坑地摸上来,还要考试才能进入。

9年,蔡京二次罢相,副相何执中扶正成为首相。1年,风流跌宕的杠把子张商英任副相(尚书右仆射),他看不上只会溜须拍马油嘴滑舌的王甫,王甫的能说会道到张商英这里变成了油嘴滑舌。王甫渐渐失宠。何执中为首相,提拔的人怎么还让副相给挤兑了呢?

史载张商英“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俶傥,豪视一世……渝州蛮叛,说降其酋。”能把叛乱匪首凭两片嘴说降,这战斗力,到哪都是杠把子,绝非“老好人儿”何执中可以抗衡。朝中小事,首相不必管,大事到副相张商英那就结束了,基本没他何执中什么事。何执中也不在意,反正俸禄是不会打折扣的。

正直的张商英

张商英一当丞相,如日中天的彗星不见了,也久旱逢甘霖了。赵佶大喜,赐张商英“商霖”二字。老天爷帮他开了个好头,他尤为自豪。这是顺从天意啊!张商英能言善辩,也是一台大炮,张大炮有啥说啥,从不遮遮掩掩。

主流史观认为张商英处理政务公平。张商英认为蔡京久盗国柄,中外(朝廷内外)怨疾,标榜恢复新法,只是借此挟制国君,禁锢士大夫。于是,变革弊政,把蔡京的政策一件一件改回来。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劝说徽宗节制浮华奢侈的生活,停止修建土木工程;打击投机钻营的佞臣;各地办学也改回去,但因时间短,未成;在部分地区改当十钱为当三钱;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

纸钞就是钱引。

钱引务

钱引,是蔡京在5年底搞的,还没来得及深入执行,就被“彗星”赶下台了。现在交子恶性膨胀,蔡京一上任,就想起钱引。大观元年(公元年),宋徽宗下诏改交子务为钱引务,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纸币的信用。下令诸路更用“钱引”,四川除外。

路是北宋时期的行政区,相当于省。改“交子”为“钱引”,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史称“大观中,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缗,当钱十数。”

蔡京的办法是让徽宗下诏停止收易旧引,恢复天圣界额并置本钱,引值才渐趋复旧。

一个人做事不行,他通常觉得是做事不顺,改名能改智商吗?难道货币改名能解决通货膨胀吗?交子改钱引后,贬值仍然在继续。

现行,张商英也搞钱引了。

这里不是说钱引罪恶,也不是说张商英也是混蛋。钱引,作为最早的纸钞,其先进性不可因其是蔡京所为而抹杀。张商英没有拒绝这个问题百出的先进货币。张商英高钱引,宋徽宗诏令恢复纸币发行限额。这个诏令不可能是徽宗自己的行为,应是张商英的要求。

张商英志向高远,意广才疏,作为张大炮,那些应该做的事情,毫不避讳,必定在公众场合高谈阔论。只要是对的,似乎就可以说。这情商也能当官,也能从秀才一直干到宰相,不得不仰望北宋的官场。张大炮把要干的事情说出去了,造成许多人钻空子。这不能指责那些人别有用心,似乎更应该指责张大炮乱开炮。

郭天信,赵佶的王邸旧臣,凭借医、卜、星、相等术担任太史,赵佶做端王时,曾说应当登帝位。赵佶一登基,就开始宠信他,他就成了帝国神仙,可以出入宫禁。张商英与郭天信内(大内)外(外朝)联合倒蔡。郭天信趁着彗星凌空,就说:“日中有黑子。”徽宗很害怕,这是说皇帝身边有佞臣啊!这是为蔡京罢相补刀。政和初(年),蔡京回朝前期,郭天信拜定武军节度使、祐神观使。

德洪,临济宗黄龙派僧人,原名慧洪。持临川北禅院,后迁金陵清凉寺,被道士诬陷入狱,丞相张商英、太尉郭天民等为之奏免,准更德洪之名,并赐紫衣。也就是继续当大和尚。大和尚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参加赵佶的各种法会,只要低调任凭道士戏弄就行,也就可以知道许多宫内事情。

张商英借郭天信与德洪可出入宫禁游谈之助,阴与相结,事情败露。张商英在开封府受审,御史张克公上疏攻讦他。张商英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郭天信也被斥责处死。

德洪诏夺袈裟,发配崖州。也就是不让他做和尚了。三年得归,同年冬,又被拘于并州大狱,一年多获释,遂弃僧服入九峰洞山,以文章自娱。不久,赴湘西,途经南昌,复为道士诬陷下狱,幸遇赦得免,遂入居南台明白庵。靖康元年(),蒙赐再度剃发,恢复慧洪旧名。建炎二年圆寂,寿五十八。

御史张克公,这是个合格御史,没有派别,看所有执政者不顺眼,找所有执政者的麻烦。是个好的监督者,可惜的是,他不怎么明辨是非。

蔡京回朝路线

蔡京两次罢相,都是因为当十钱,都有彗星补刀。老天爷跟你过不去,一点办法也没有。大观三年(9年)六月初四,蔡京罢相,贬太子少傅,滚出京城,居住苏州。他的政策就一件件改回去,头上的头衔就开始一件件往下掉,到十一月二十九日,蔡京封楚国公,强令致仕(退休),长子显谟阁直学士、承议郎提举礼泉观蔡攸解除枢密直学士,次子宣议郎蔡鞗解除直秘阁。

第二年(1年),赵佶下令不让官员和老百姓(士庶)拜佛,违者以“大不恭”论罪。有人认为赵佶不让人拜佛是对着蔡京来的,因为蔡京信佛。看来,信佛的不一定是好人。

赵佶与蔡京除去君臣关系,还是存在私人友谊的。赵佶画了一幅山水画——《雪江归棹图》,派人给蔡京送去看看。这种高雅的东西,蔡京才是最合适的交流者。

下图是赵佶的《雪江归棹图》

藏于故宫博物院

手机横着看

蔡京看着这幅雪景山水画心道:这是老夫翻身的法宝。三月一日,蔡京为《雪江归棹图》题跋。内容如下:

臣伏观御制雪江归棹,水远无波,天长一色。群山皎洁,行客萧条。鼓棹中流,片帆天际。雪江归棹之意尽矣。天地四时之气不同,万物生于天地间。随气所运,炎凉晦明。生息荣枯,飞走蠢动。变化无方,莫之能穷。皇帝陛下以丹青妙笔,备四时之景色,究万物之情态于四图之内,盖神智与造化等也。大观庚寅季春朔日,太师楚国公致仕臣京谨识。

蔡京《雪江归棹图》提跋

《宣和书谱》盛赞蔡京书法“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制诰表章,用事详明,器体高妙。于应制之际,挥翰勤敏,文不加点,若夙构者,未尝起稿”。写毛笔字,一直是蔡京青云直上的云梯。

大观三年(9年)冬,北宋遭遇雪灾。赵佶才画了这一幅肃杀的江雪图。古人迷信天象、自然灾害都是神明降罪。蔡京两次罢相都是与天象有关,星占历法之术是旧党手里的闪电,劈谁谁完。王安石曾经因“天变不足惧”成为旧党挞伐的把柄;强如蔡京,一劈也完。张商英,就喜欢献祥瑞。现在,蔡京反省明白了。不就是献祥瑞么!蔡京的《雪江归棹图》题跋,行文质朴,滔滔雄辩,自然而然地转灾为祥。

这样的题跋,怎能不让赵佶惦记他!赵佶就遣人给蔡京送玉环,表达朕记得你的好。另一方面,这无疑是在告诉大家,蔡老头儿是要回京的。

赵佶给蔡京送玉环的事情,被王甫探知了,王甫就拼命上书赞扬蔡京所推行的政事,并攻击张商英。

此时,陈瓘(蔡京宿敌)之子陈正汇在杭州告蔡京有谋反端倪,意欲颠覆东宫,以陈师锡为证。知杭州的是蔡薿,蔡薿一边火速通知蔡京在京城的家奴,联合开封府以同罪抓捕陈瓘,刑讯逼供;一边把陈正汇以及陈师锡抓了,押送汴京。经查明,陈正汇诬告,流沙门岛,陈师锡贬郴州安置。陈瓘被贬置通州。

料理了陈瓘父子,蔡京又优哉游哉地为《十八学士图》题跋。显而易见,这是把赵佶比作唐太宗,自己便是那十八学士之一。到四月十五日,蔡京依例带着所修的《哲宗实录》进宫面圣。蔡京得以回京。

五月九日,彗星又来了。简直就是恶心蔡京的。赵佶赶紧端正态度,避殿减膳,令从官指陈阙失。还是怕老天爷降罪,接着又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一般是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或者星变、遇大天灾情况下,通常会赦免一批罪犯,这种行为叫大赦天下。如果释放犯人是施恩,那么就是承认抓捕犯人是作恶了?孔子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大赦天下就是承认司法系统就是为皇帝一人服务,而非社会公器。

大赦天下也不行,彗星就是恶心蔡京来的。张克公、石公弼等弹劾蔡京,蔡京位高权重,老天爷不答应。于是,蔡京贬太子少保。

政和元年,徽宗的王皇后薨,郑氏封后。

九月,童贯出事辽国,回来就大势宣扬辽国人盛赞蔡京的功勋。此处,史书记载,兄弟之国——辽国为“虏廷”。宋从来没有真心觉得辽国是兄弟。

十一月十三日,蔡京上书元祐党邪等人不许参加学官考试。

政和元年正月,蔡京上书邪等人不除监司,继续监察邪等人。

二月一日,特复蔡京太师,仍旧以楚国公致仕,赐第京城居住。

八日,转一官,改封鲁国公,三天去一次都堂办理政事。这是为复相做踏步准备。

三月十八日,诏令蔡京到阙,令二十五日朝见。

四月八日,赵佶在太清楼宴请蔡京父子。蔡京感恩作《太清楼侍宴记》以飨赵佶。

二十六日,发落了张商英。不久,就去河南邓州去反省了。

五月十三日,蔡京复相。这是蔡京第三次担任宰相。胡汉三回来了。蔡京自请:“门下省乃覆驳之地,臣乃兼而冒处,实有妨嫌,委紊官制。望许臣免‘门下省’文字”。如此谦恭,懂得进退,赵佶很舒服,过了几天,蔡京复太子少师;再过三个月,蔡京为太子太师,但依然致仕。

政和二年九月二十几日,诏蔡京以太师、太傅、太保三公而任相。

何执中是左相,也就是首相。蔡京复相,不是右相,也不是左相,而是新搞出个明堂叫做“真相”。两个人同为首相,何执中面对蔡京当然还是软柿子。张商英是骨头硬,蔡京是势力硬。

这一年,政和二年,苏辙去世,年74岁。孤独的苏轼终于等到了弟弟与他相会。苏辙曾经弹劾蔡京,但因苏辙“长厚”,蔡京没有因其变役法事而疑其诸郎,“恤典独厚”。

极品烂人崭露头角

蔡京复相,虽然与王甫的关系不大,依然回报王甫,就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王甫从校书郎升到御史中丞,也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王甫帅得与众不同,身长肤白、金发碧眼。眼窝深陷,显得炯炯有神;高鼻阔嘴,据说拳头可以在嘴里,这分明是地球那半面的人。这怎么能逃出赵佶爱美的眼睛呢?赵佶喜欢王甫。可是“王甫”是东晋太监的名字,于是赐名:王黼。

王甫变成了王黼,看见蔡京的权势,他想起了父亲任临泉县令的时候,问当地神仙王老志,”王甫“能做多大的官,王老志在地上写了“太平宰相”四字,随即抹掉。王黼感叹:蔡元长啊蔡元长,你行,我也行。

由此看来,王老志能被召到赵佶身边,应该是王黼投皇上所好,把他引进宫里的。王老志进宫时间与王黼发迹时间差不多。

何执中觉得自己是王黼的贵人,一个末流进士,毫无根基,老夫就提拔你到馆阁,我是多么宽仁哪!一日,他跟蔡京念叨,等着蔡京夸他宽仁。不料,蔡京不动声色地拿出一份劄子,一脸无奈地递给何执中,何执中一看,差点背过气去。这是一份王黼准备上书皇帝的奏章,上面收集了何执中0条罪状。给皇帝的劄子,得通过蔡京传递。气得何执中大骂:宵小小人!

原来是王黼要抱另一条粗腿了。他想帮助蔡京独相专权,把何执中赶走。恶仆配恶主,蔡京这只老狐狸岂能任凭这个年轻人任意妄为?王黼被蔡京这手搞得灰头土脸、服服帖帖,夹着尾巴做了一阵子人。

郑居中,字达夫,汴京人。自称是郑贵妃的堂兄。郑贵妃就是赵佶的第二任皇后——显肃皇后(年-年)。也正是印证郑居中是皇亲国戚,张商英与他“天生”就不和。郑贵妃做了皇后就拼命打压娘家人,不让参政,郑居中却继续发达。后来,靖康二年三月二十八日,金人撤兵,即将携徽钦等北上。徽宗求完颜宗翰,将已经嫁人的帝姬(赵佶嫌“公主”名号土,就改名号“帝姬”)留下来,未获准许。紧接着,郑皇后请求完颜宗翰:“臣妾愿意与太上皇去往北方,但是臣妾的家属从来不参与朝廷政事,敢求元帅将他们留下。”宗翰点头答应,果然将郑氏的家属全部放了回去。

郑居中此时正知枢密院事,太宰,主持全国军政。郑居中还是王珪的女婿,也就是说郑居中与李格非、秦桧是连襟。蔡京可是曾经带兵暗杀过王珪的。

蔡京与郑居中不睦。但是,王黼与郑居中交好。

蔡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王黼任户部尚书。户部通常是肥差,但是一挖坑就是经济问题。正值青黄不接,诸班禁军因没如期犒赏,到左藏库鼓噪闹事,蔡京要以国家财用不足,王黼工作不力定罪。王黼听说惶恐之余,赶紧在诸军前贴上大榜,保证某月某日犒赏他们,兵油子们读了榜也就散了。蔡京的计划落空。

王黼离开户部去翰林院任学士,迁为承旨。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

王黼与蔡京第一次交手,吓出一身冷汗,差一点就被稀里糊涂地搞死。他正惶惶不可终日,忽然传来父亲去世的消息。王黼大喜,心道:爹呀,你老是真疼儿子!王黼回去为父守制,离开权利旋涡。

王黼走了,蔡京没有痛打落水狗。也许是他觉得这个小人物不必穷追猛打,总之,王黼轻松了。蔡京也有自己要干的事情,毕竟七十多岁了,来日无多。

蔡京整理战场

蔡京在币改问题上两次翻车,耿耿于怀。币改这个事,还要是接着干。但是不能贸然行事,离朝好几年了,朝中什么人都有,得打扫干净了才行。

宋制规定,凡诏令都由中书门下议定,然后令学士草拟。中外学官很多以时政为题考试的。提举淮西学士苏木或想巴结蔡京,献策议请搜取五年来的考试题,进行询问比较,以观向背,有三十多人因此获罪。

打理前朝,蔡京真是轻车熟路,很快就恢复蔡党天下。但是,蔡京的两次贬谪让他明白龙椅上坐着的那个,不是马粪包,驭臣之术不低,必须哄他开心,才能安心做事。毕竟,做人最重要的就开心么。

蔡京以一手好文章、一手好字开路,跟着赵佶左右。赵佶请他太清楼吃饭,他就写一篇《太清楼侍宴记》,主题宏大,文风华丽,正切赵佶的小心脏。

到大观年间,大量祥瑞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民间有人献上元圭,蔡京就写《元圭议》,论述元圭乃极为神圣之物,文言“盖天下之大器也。恭惟皇帝陛下缵禹之绪,与尧同功,天所复命。授以至宝,而臣等亲逢尧舜,复考尧禹之制与千古之下,与万邦黎献舞手蹈足,不胜大庆”……不得不佩服蔡京文章,这如果不是拍马屁用的,应是千古佳作。如此盛赞,赵佶蒙了,定为冬至日与大庆殿受元圭,命蔡京撰文奏告昊天上帝,何执中告皇地祇,皇弟越王偲告太庙,皇兄豫章郡王孝参告别庙,史部尚书张克公告太社太稷。

受元圭后,大臣整体升官。蔡京晋鲁国公;何执中加少傅,为太宰;郑居中为特进;童贯加太尉。

赵佶高兴了,蔡京提出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其子王雾为临川伯,配享文宣王庙。

政和三年(3年)三月一日,太史局推算的是午时八刻日蚀,从西北起蚀及三分。天狗吃太阳了。刚受完元圭,这天狗也真是不给面子。太史局很为难,别人报的都是好事,凭什么我们就报灾呢?这不是给皇帝上眼药么?蔡京也郁闷,大大地夸耀了赵佶一番,这就日蚀了,这不是给我上眼药么?太史局与蔡京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蔡京率文武百官拜表称贺日蚀。古代发生日蚀不是不吉利吗,他怎么还敢庆贺呢?这些扯皮的事情,吉与不吉全在怎么说。太史局说:太阳当局至未时七刻(下午点45分)后日体圆明,全不亏蚀。事实上,就是日蚀过了再报,本来是要日蚀的,但是皇帝您的光辉感召了太阳,太阳“全不亏蚀”。

没办法,皇帝喜欢好听的,周围人绝不报灾伤。

蔡京不但哄赵佶,连赵佶宠信的道士一起抬举。玉清和阳宫(道观)安奉神像,蔡京乐颠颠当礼仪使。

建保和殿、建明堂,一切土木,蔡京一概支持。赵佶很高兴,把学生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给蔡京,蔡京提笔作跋。

风雅的赵佶忽然觉得“公主”这名号太土了,蔡京就给拟了个名字叫做“帝姬”。从此,徽宗的女儿都叫帝姬,不叫公主了。

蔡京努力陪吃陪玩陪风雅,政务没有荒废。

烂人战斗机群,有的还在卧薪尝胆。后面再说。

预告下篇

蔡京的凯恩斯主义

——从文化基因看北宋灭亡五

往期阅读

妖道狂欢万岁山来穷九州

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群魔乱舞(3)

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群魔乱舞()

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群魔乱舞(1)

宋帝国妖孽的养成?童贯开挂

宋帝国妖孽的养成?蔡京还朝

北宋死于翻书——从文化基因看北宋灭亡(一)

燕云十六州的前世今生从文化基因看北宋灭亡之前言北宋被“易容”的历史——杯酒释兵权你迷恋的宋朝到底有多好

被贬的韩愈——在阳山(下)

被贬的韩愈——在阳山(中下)

被贬的韩愈——在阳山(中)

被贬的韩愈(上)

被贬的刘禹锡诚信不是制度,是文化

被贬的柳宗元

史上最早的和亲

我们离文明有多远

琵琶曲——十面埋伏

封建帝王的年龄

从《几何原本》看文化基因的缺陷

扭曲和遇见

从底层的苦,看底层的底层中国人为什么把“死”叫做“归西”?

走出非洲——人类史就是全球化的历程

花园口惨案

思想者——坐在地狱之门上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一统的起源

大唐盛世谁的江山

~~~~~~~~~~~~~~~~~~~~~~~~~~~~~

华胥传媒联系方式

影视、出版、文化营销、文化产业投资电影:警匪喜剧《来者不善》、主旋律《人民币》连续剧:历史偶像《万人之上》、金融大剧《白银天下》邮箱:huaxumedia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gx/8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