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名册III因野花之名上城镇田野

《花名册III》选列百余种野花,全部来自北京及周边山野,由本人或本人朋友在户外登山、徒步穿越甚至郊游散步时遇到并拍摄的,原则上不包括园林花卉和经济作物,更不敢涉及除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北段的山区和京冀平原地区之外的其他野花,因为那将无比浩繁。虽说标题称作“花名册”,但罗列的有些并不是花,也可能是野生植物漂亮的茎、叶、果或有趣的形态。

《花名册III》的编选从田野旅行和提倡观察、浮想的角度出发,本人并非植物学专业人士,认识野花的初衷是有感于自然和美学相勾连的神秘力量,才去渴望了解这种大自然的意象,“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开花朵的力量”。因而在此,野花野草的植物学性质以及药用性、食用性等知识都简略带过,不足全信。意在分享发现它们之时的情景或之后感想。这也是本人的知识所限。如果读者更多的兴趣是想要深入了解这些植物的以上所述科学细节,亦可通过本册提供的花名进行检索——但愿能行得方便。

《花名册III》编辑野花分类的排列顺序按地域分布分成三类——第一类:城镇乡村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第二类:低海拔山地峡谷田野区域;第三类:亚高山林缘和草甸区域。但这种分类并不严谨,有时第一类中的花会在第三类地区发现,第二类的有些花常常在第一类地区大片盛开,如此等等。有时因为两种花非常相似或者神韵相押,即使分布差异很大也会将它们相邻排列。这里的分类只代表本人的看见和喜好。

因字数超限,只得分上、下两册,此为上册:城镇田野和山地峡谷部分

第一类:城镇乡村

↑抱茎苦荬菜摄影:空游无依于天通苑5月8日

↑抱茎苦荬菜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陵5月12日

  科名:菊科,别名:苦碟子、黄瓜菜、苦荬菜,花期:三月、四月、五月

  乱曰:因为它的叶子环抱着茎生长,所以称为抱茎苦荬菜。它恐怕是北京分布最广的“野菊花”。城市空地,路边墙角,田野地头,到处都是它的身影。要是叫它“野菊花”,好象也没错,反正它是菊科的,不过菊科植物有三万多种啊。

↑荠摄影:空游无依于神堂峪4月24日

  科名:十字花科,别名:荠菜、菱角菜,花期:四月、五月

  乱曰:如果要拍一档《舌尖上的野菜》,那么荠菜一定会在隆重的镜头下向世人展显其毫无姿色却让人咽着口水叹服的性感。尽管这野草如此朴素,很少有人没吃过荠菜。尽管如此美味,野生的荠菜却很少被人类规模化栽培,却也并没有因为人类大量采集而减少,娇嫩柔弱,但荠的生长繁衍能力太强大了,春天里,从山野田地,到城市小区的角落,到处可见挖荠菜的人,被荠征服的人类心甘情愿地弯腰曲膝。不过,荠菜开花了,就不好吃了。

↑地黄摄影:空游无依于神堂峪4月24日

↑地黄摄影:空游无依于关门村4月26日

  科名:玄参科,别名:小鸡喝酒、生地,花期:四月—六月

  乱曰:看到这个名字,一准会想起“六味地黄丸”,没错,它就是著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里的主要成份。实际上地黄没多名贵,从南到北的田野大地、废墟瓦砾上,每年四五月份,到处都能看到它开花,只是人们并不太注意。有一次投宿一家小县城的旅馆,看到破旧的前台上用矿泉水瓶插了一束地黄花,顿生好感。

↑糙叶黄耆摄影:空游无依于燕郊5月4日

  科名:豆科,别名:未知,花期:四月

  乱曰:每次穿过城市回家都很匆忙,急迫地渴望从嘈杂和陌生的缝隙中捡回自己,扔进呯地一声关上房门的安全感中。经过小区门卫的时候,瞥见墙角瓦砾堆上星星点点黄色的抱茎苦荬菜,还有几朵地黄的暗紫——毕竟是春天,有一些野性的色彩——不由慢下脚步,突然就看到一蓬以前从未注意过的白花。但惯性还是把我推到小区深处那个熟悉的角落,按下电梯上的某个数字,拿出钥匙咬开房门,换鞋,扔下挎包,脱去外套,陷进沙发……六秒钟后……从沙发上起来,穿上外套,套上挎包,换鞋,拧开房门,按下电梯上的“1”……我要去拍下那一篷糙叶黄耆。耆音,本意是老头子。

↑蒲公英摄影:空游无依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科名:菊科,别名:尿床草、婆婆丁、华花郎、蒲公草,花期:四月—六月

  乱曰:最浪漫的野草莫过于蒲公英,女孩和小朋友的最爱,歌者和诗人的宠物,摄影师和画家的模特,相思与离别的道具。天真的意象。有一次我在微博吐槽某被开发的古村落景区,村口绿地被建设成欧式园林草坪。我说要是这是一片蒲公英花海多好呀,一位远在芬兰的朋友说他们那儿年年春天被蒲公英飞舞的种子烦恼着,就像北京人烦杨絮一样,我就开始憧憬他们的烦恼,就跟憧憬她看腻了的极光一样。

↑车前子摄影:空游无依于麻田岭

↑车前草摄影:空游无依于营四路

  科名:车前科,别名:车前实、车前子、车轮草、虾蟆衣子、芣苢,花期:五月—七月

  乱曰:车前草深井冰一样喜欢长在道路中间,即使现代道路用水泥硬化封禁土壤,它也要从裂缝里爬出来,冲着来往车辆用被声波忽略的惨绿叫喊着:来呀,有种你来压我呀!——总之,车前子是最有种的野草,比螳臂挡车还牛,它的名字最好意会了。虽然某一些种类的车前子可以入药而受人   其实我的激动是来自《芣苢》——《诗经》中的这首两千年前的古诗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为首句,总共六句,下面五句只改动一个字,其他完全一样,似乎是诗经中最平淡的一首诗,不曲折叙事,无情绪表达。但是读起来有舞蹈一样的节奏,和想像力极强的现场感。上古文辞家说“诗言志”,《芣苢》中却并无言志的感觉;近古大师王国维先生说诗词最重要的是“境界”,现代文史大家扬之水先生在《诗经别裁》里说《芣苢》:“这里边没有个人的事件,如心绪,如遭遇,却是于寻常事物、寻常动作中写出一种境界,而予人一种平静阔远的感觉。”芣苢,音,是车前子的上古名称。古人食用车前子,后来可食用的蔬菜越来越多,慢慢就不吃车前草了,但作为药用,现代仍然是常用中草药。车前草就是这种寻常野草。

↑点地梅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陵

↑点地梅摄影:空游无依于撞道口

  科名:报春花科别名:喉咙草、铜钱草,花期:四月、五月

  乱曰:点地梅的妙处来自于它的不知道谁给取的神形到位恰如其氛的名字。点地梅的花朵米粒一般大小,碎碎点点地撒在荒地里。到处都能找到点地梅,不论是在高山草原,还是在河谷滩地,只要有一丁点瘠薄的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它的种子能自播繁殖,也可在冰天雪地中生存。

↑二月兰摄影:空游无依于龙潭湖公园

  科名:十字花科,别名:诸葛菜、紫金草,花期:三月—五月

  乱曰:传说诸葛亮率军出征时曾采嫩梢为菜,故得诸葛菜之名。农历二月开兰紫色花,故得名二月兰。单朵的二月兰并不特别好看,但它们喜欢集体开花,三、四月份,田野里会有成片成片的二月兰紫色花海,到了五、六月份,花也差不多谢了。

↑早开堇菜摄影:空游无依于龙潭湖公园

  科名:堇菜科,别名:早花地丁、光瓣堇菜,花期:三月、四月

  乱曰:早开堇菜和二月兰、蒲公英都是每年最早开放的常见野花,也同样是小区墙角和公园荒地野花,经常被园林工人清除,又打游击一般左一朵,右一朵,坚持自己的观点。堇菜科也是斑斓多样又常见的野花群,我能分清的没几种,例如如下未确定的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摄影:空游无依于撞道口

  科名:堇菜科,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光萼堇菜,花期:四月

  乱曰:紫花地丁比早开堇菜花期略晚,经常在石缝中见到的,这一丛恐怕是别于早开堇菜的紫花地丁。

↑裂叶堇菜摄影:妞妞

  科名:堇菜科,别名:疔毒草,深裂叶堇菜、奥尼图-尼勒-其其格(蒙名),花期:四月、五月

  乱曰:与前二者难以分辨的堇菜科不同,裂叶堇菜的辨认奥义是叶子的形状。“裂叶”是植物分类学中的形状术语,诸如长叶、圆叶、针叶、羽叶、戟叶、披针叶等等。我认为这些术语都很有趣,因名而生想象力。

↑狗娃花摄影:空游无依于西灵山

  科名:菊科,别名:未知,花期:六月—九月

  乱曰:第一次   科名:旋花科,别名:燕覆子、蒲地参、兔耳草、富苗秧、扶秧、钩耳藤、喇叭花,花期:四月、五月

  乱曰:你若一定说它是“喇叭花”,也没错,起码它的花那么像喇叭。不过我们已经习惯把牵牛花称为喇叭花,它跟牵牛花是不同的。打碗花不攀附,很少见于园林,是地地道道的野花,生长在田间地头,生命力顽强,与庄稼争肥,农民把它当作害草。也曾有人取其嫩茎食用,但是它的花和根都是有毒的,入选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名谱。

↑打破碗花花摄影:空游无依于南北陀

  科名:毛茛科,别名:猫爪草、秋芍药、野棉花、霸王草,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强迫症般地非把“打破碗花花”列在“打碗碗花”的下面。它们形象各异,不同科属,分布环境也完全不同。只是因为他们俩的花名就象小朋友练习绕口令:“打破碗花花打碗碗……”

↑大蓟摄影:空游无依于麻田岭

↑大蓟摄影:空游无依于南北陀

  科名:菊科,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花期:六月—八月

  乱曰:大蓟的花是个大朵的紫绒球,很少见被昆虫破坏或者病态,因而看起来是一种健康的美,除了山野,有时在城市建筑废料渣土堆上也能见到它生机勃勃开出健美的花。我被大蓟扎过好多次,它的茎和叶片上都有刺,虽然扎人,但并不利害。以前我会把它和漏卢弄混,被扎几次后,分清了。因为漏卢是没有刺的。

↑小蓟摄影:空游无依于蒲洼

  科名:菊科,别名:刺儿菜、野红花、小刺盖、刺菜、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刺角菜、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尖头草、锯锯草、萋萋芽、踢踢芽、刺牙菜。花期:六月—八月

  乱曰:植物的别名来自各地方的名间叫法,野草名中有“菜”字的,大多是可以食用的,小蓟众多的别名和名中的“菜”字,说明它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而且全国各地的乡村古民都曾经有采食小蓟的经验。大蓟小蓟花开漂亮,又野性十足,引人注意。蓟和北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燕”、“幽”一样,“蓟”也是北京的古称之一。北京北三环有蓟门桥,北京东有古城蓟县。北京地区古代时属燕国,燕国都为蓟城,其遗址一说在北京广安门附近,一说在蓟县,漫不可考。蓟门桥之名其实来自于乾隆的趋风附雅;蓟县是古蓟州渔阳城,都跟古燕国都蓟城有关。但谁能说历史中的蓟和植物中的蓟会没有一点关联呢?

↑漏卢摄影:空游无依于海坨

  科名:菊科,别名:祁州漏卢、山防风、野兰、荚蒿、鬼油麻,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这丛漏卢花其实拍自海坨山海拔一千米以上的草甸子,放在第一类分类里其实是乱来,但是为了区分它跟大蓟小蓟,就跟在它们后面,它们仨的花朵很像。漏卢常见于山地路边,花开则招蜂引蝶。

↑黄鹌菜摄影:妞妞

  科名:菊科,别名:毛连连、野芥菜、黄花枝香草、野青菜、还阳草,花期:四月

  乱曰:黄鹌菜、蒲公英、苦荬菜,不好分清,人们普遍习称“野菊花”的一种,它的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称它为一级无公害蔬菜,但好象并没多少人吃它,可能味道一般吧。

↑马兰头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陵

  马兰头科名:菊科,别名:马兰、马莱、马郎头、红梗菜,花期:四月

  描述:马兰头是最有名的野菜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又田边地头,到处生长。马兰头开花了,也就不好吃了。

↑阿拉伯婆婆纳摄影:空游无依于赤峰

  科名:玄参科,别名:波斯婆婆纳,花期:五月—七月

  乱曰:虽然本图是在内蒙古赤峰拍到的,其实北京也很常见,因为花朵太小,在北京周边时没认真拍过,因此选用这张在赤峰喀喇沁亲王府参观无聊时认真拍下的阿拉柏婆婆纳。阿拉伯婆婆纳的花朵小而密集,清碧浓密的草叶上浮着碎碎点点的蓝。从名字不难猜到,它是外侵物种,原产于西亚,生命力极强,如今已遍布全国。

↑猫眼草摄影:空游无依于神堂峪

  科名:大戟科,别名:乳浆大戟、烂疤眼、乳浆草。花期:四月、五月

  乱曰:第一次注意到它时,我以为是花,细看原来是叶,再细看却又是花。据说猫眼草的花语是“善变”。喵星人善变所以地球人愿意充当铲屎官。于是每年春天,我都会去田野里寻找猫眼草,为它拍照。

↑泥胡菜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陵

  科名:菊科,别名:猪兜菜、苦马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花期:四月、五月

  乱曰:也是一种适应能力超强的小花,全国到处都有分布,甚至在盐碱地里都能生长。江浙一带清明节吃青团,主要用青艾,但也有用泥胡菜和鼠曲草的。但泥胡菜对人类的主要贡献是优质牧草。脑洞乱开地想到亚伯拉罕后裔渴望的“流奶流蜜的地方”(圣经语)盛开着泥胡菜。

↑菖蒲摄影:空游无依于鲜花港

  科名:天南星科,别名:泥菖蒲、香蒲、野菖蒲、臭菖蒲、山菖蒲、白菖蒲、剑菖蒲、大菖蒲,花期:五月—七月

  乱曰:池泽湿地植物菖蒲在中国文化里是种高雅的植物,可成赏玩盆景,可悬于楣下避邪,可制香料,可驱蚊虫。屈原诗中最爱用香草指代,代表作《离骚》按现代语言说是“遭遇忧患”的意思,长诗中有“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的句子,兰、芷、荃、蕙是四种香草,象征高洁优雅的气质。诗意是:“(我的忧伤啊),是兰和芷变得不再芬芳,荃和蕙成了茅草。”据说“荃”就是菖蒲。菖蒲被人类喜爱,菖蒲有毒,人类食用菖蒲能致幻视。

↑旋覆花摄影:空游无依于雾灵西峰

↑旋覆花摄影:空游无依于蒲洼

  科名:菊科,别名:金佛花、六月菊,花期:五月、六月、七月

  描述:成千上万种野生菊科植物都可以称作“野菊花”,而旋覆花是最灿烂的“野菊花”吧,我相信林志颖的《野菊花》唱得就是它。

↑矢车菊摄影:空游无依于密云

  科名:菊科,别名:蓝芙蓉、翠兰、荔枝菊,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纠结再三,还是把矢车菊保留在《花名册》里。矢车菊是经过多年培育的园林花,原产欧洲,是德国的国花。在密云一个花田景区里拍到这束水边的矢车菊,似乎疏于园林管理,有一点野性的味道。

↑笔龙胆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

  科名:龙胆科,别名:绍氏龙胆,花期:4、5月

  乱曰:其实我并不太确定它是“笔龙胆”,不过是龙胆科的无误,它的花细小得跟点地梅一样,你一转身,再回过头来,就找不到它了。它喜欢用细小来跟你捉迷藏,好在它的花很漂亮。但这种漂亮需要你凑近——凑得很近才能发现。

↑秦艽摄影:空游无依于麻田岭

  科名:龙胆科,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其实这两茎秦艽是在海拔将近两千米的麻田岭拍摄的,因为跟笔龙胆很像,又是同科的,索性列在一起,作一对比。秦艽被列入中草药重典。秦艽分布很广,中国北方和西北、东北都有,我疑心最早发现其药用价值时是在陕西的郊野采集——秦是陕西,艽是荒野的意思,音。陈渠珍有书《艽野尘梦》,是一本文言文体的荒野生存笔记。

↑通泉草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陵

  科名:玄参科,别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黄瓜香,花期:四月—六月

  乱曰:也是习惯被人忽略的小野花,常见,以至于海拔两千五百米以下几乎全国都有分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山林还是田野。

↑委陵菜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陵

  科名:蔷薇科,别名:翻白草、蛤蟆草、天青地白,花期:五月—七月

  乱曰:委陵菜和苦荬菜、蒲公英构成春天里城市人欣喜欢呼:“好多小野花!”的主要诱因。

↑小药八旦子摄影:摩托于后河

  科名:罂粟科,别名:未知,花期:四月

  乱曰:亲切的小名儿,未知因何来得来。植物学家都曾忽略过它,长期被并入延胡索,后来才发现它独辟蹊径自成一派。

↑骆驼蓬摄影:空游无依于开阳堡

  科名:蒺藜科,别名:臭骨朵,花期:六月

  乱曰: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沙漠化地区的植物,我在河北阳原县探访开阳堡村时,在村堡的土城墙上发现它。桑干河流域的古村落。桑干河已没有河水。太阳依然照在桑干河上。骆驼蓬在人们的无知无觉里盛开。

↑披针叶野决明摄影:空游无依于摆宴坨

  科名:豆科,别名:披针叶黄华、黄花苦豆子、黄华、绞蛆爬、苦豆子、拉豆、面人眼睛、牧马豆、枪叶野决明、青海野决明,花期:六月

  乱曰:曾经在开阳堡也见过,但这一丛是在蔚县摆宴坨穿越时拍的。

↑萝藦摄影:空游无依于蒲洼

  科名:萝藦科,别名:芄兰(《诗疏》);斫合子(《本草纲目拾遗》);白环藤、羊婆奶、婆婆针落线包(河北);羊角、天浆壳、蔓藤草、奶合藤、土古藤、浆罐头、奶浆藤(华北);斑风藤(湖南);老鸹瓢(辽宁);哈喇瓢、鹤光飘(东北);洋飘飘(江苏);天将果、千层须、飞来鹤、乳浆藤、鹤瓢棵、野蕻菜、赖瓜瓢、老人瓢(华东)、俏瓜瓜、巧呱(gu)呱(河北保定)、木瓜瓜(陕西咸阳);雀儿瓢。花期:七月、八月、九月。

  乱曰:藤蔓植物萝藦的花很不起眼,有香味,很好闻。但这不是重点,你看它那么多“别名”就知道它有很多故事。关于萝藦的雅话诗说和野语村言可以写一萝筐,但我只说三个:一、萝藦是《诗经》里的植物,最雅致的别名叫“芄兰”,诗经中有《芄兰》篇,是一首两千年前的爱情诗,一位女子以萝藦起兴,埋怨心上人;二、萝藦的种子和蒲公英一样靠风播,但不同于蒲公英的种子外露,萝藦的种子包在一个荚里,荚熟后裂开,带丝绒的种子才飞出去,乡里人说就像是打开针线包,因此叫“婆婆针落线包”;三、也有人说萝藦的荚裂成两半后就象是葫芦瓢,但这么小的瓢,只有家雀儿喝水才能用,因此叫“雀儿瓢”。

↑曼陀罗摄影:妞妞

  科名:茄科,别名: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大喇叭花、山茄子。花期:五月、六月

  乱曰:曼陀罗是一种即神秘又常见的半野半家的花,曼陀罗有巫师、毒侠、波西米亚、哥特风格的气质。即美丽而有毒,通达神秘的境界,很多哥特式小说中以曼陀罗炼毒害命,有传说华佗的“麻沸散”的主要成份就是曼陀罗,但实际上曼陀罗原产于墨西哥,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它才遍布全世界。曼陀罗有大毒,却又是良药。

  再乱曰:曼陀罗这个词汇的另一个意义与曼陀罗花并不相干。曼陀罗也是佛教名词,也译作曼荼罗,是一种修行的规仪,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心中的宇宙图形”,例如坛城,例如曼陀罗画。佛教中亦有曼荼罗花,据说就是茶花,传说佛祖某次说法时不言语,拈花示众,就是曼荼罗花,众人不解,唯有伽叶一笑,漫天降下曼荼罗花雨。

↑鸭跖草摄影:空游无依于蒲洼

  科名:鸭跖草科,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花期:六月—八月

  乱曰:鸭跖草常见于南方诸省,原以为北方很难看到,所以我在京西南房山区的山村里发现它时,有如偶遇故友。鸭跖草花其实很小,但你凑近观察时会发现它这么漂亮,仿佛是动画片里精灵仙子舞蹈的定格——哦不,风一吹,它就动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灵动”吧。

第二类:山地峡谷田野区域

↑白头翁摄影:妞妞于后河

↑白头翁摄影:空游无依于撞道口

  科名:毛莨科,别名:奈何草、白头草、老姑草、老翁花。花期:四月

  描述:上图为白头翁的果实,下图为花,白头翁花是早春时我们山地徒步经常偶遇的蓝色小惊喜。果实跟蒲公英果实一样靠风传播,未风凌乱的发型是它名称的由来,我倒觉得不像白发老头,更像把头发染白的摇滚青年,有点二次元的味道。

↑桃叶鸦葱摄影:空游无依于撞道口

  科名:菊科,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黄花地丁,花期:四月

  乱曰:与白头翁一样,鸦葱是我们春天徒步山野时经常偶遇的金黄色喜悦。

↑紫堇摄影:空游无依于错长城

  科名:罂粟科,别名:楚葵、蜀堇、苔菜、水卜菜。花期:四月

  乱曰:在南方分布极广的丛簇生长的小野花,但我在北京比较少见到他们。

↑珠芽蓼摄影:空游无依于海坨

↑珠芽蓼摄影:空游无依于小五台

  科名:蓼科,别名:猴娃七、山高梁、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花期:六月—八月

  乱曰:分布全国各地的常见野花。这个蓼字让我想起《水浒传》的最后一章“蓼儿洼”,话说宋江受招安后被贬到楚州任一小官,闲时常出城游玩,乃是迷恋一处叫做“蓼儿洼”的地方,他心中暗想,“我若死于此处,堪为阴宅。但若身闲,常去游玩,乐情消遣。”这蓼儿洼,是不是就开满了蓼花呢?

↑白屈菜摄影:空游无依于错长城

  科名:罂粟科,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山黄连、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花期:四月

  乱曰:生于山坡或山谷林边草地。因为可以药用,也有栽培。但它实是山间沟涧溪谷最常见的小黄花之一,因为花朵较大,色泽明丽而容易受到山野徒步爱好者的注意。

↑鳞毛蕨摄影:空游无依于海坨

  科名:鳞毛蕨科,别名:未知

  乱曰:蕨类植物在植物分类学江湖中的独立门派,也是最古老的门派,可以一直上溯到恐龙时代之前。此门派中长老“桫椤”为世人所崇敬,本人曾在四川和贵州一睹风采。小型蕨类植物种类极多,分布也极广,特别是南方,有时遍山皆是,春天时凤尾蕨科的植物嫩苗被人类采摘,就是蕨菜。但鳞毛蕨不能食用,在北方山沟阴凉处也是常见的植物,春天时曲卷的嫩叶像婴儿一样张开。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被称为“诗魔”的汉语大诗人洛夫在《金龙禅寺》中写道:“晚钟/是游客下山的小路/羊齿植物/沿着白色的石阶/一路嚼了下去”

↑兔儿伞摄影:妞妞于后河

  科名:菊科,别名:小鬼伞、铁灯台、龙头七

  乱曰:被它有趣的形状打动,下雨天,野兔在它四处漏雨的伞下躲避吗。

↑大花溲疏摄影:空游无依于“错长城”

↑大花溲疏摄影:空游无依于杏黄

  科名:虎耳草科,别名:步步楷、脆枝、华北溲疏、空竹花、喇叭枝,花期:四月

  乱曰:四月间,京郊的山地还是枯槁贫瘠的样子,刚刚有一点新绿,它就开花了。

↑接骨木摄影:空游无依于西灵山

  科名:忍冬科,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

  乱曰:“四处挂满接骨木的种子,童年安静地栖息/在蓝色的洞穴里”许多年以前,我就因为德国诗人特拉克尔的这首《童年》而对接骨木备感好奇,按“诗意”去寻找一种植物是我的私心。许多年以后我打算编辑《花名册III》,翻查对比多年来拍摄野花植物的图片,在年9月西灵山徒步登山活动的文件夹中看到这一蓬红果,觉得非常像接骨木。

↑华北绣线菊摄影:空游无依于黄花城

  科名:蔷薇科,别名:柳叶绣线菊、蚂蝗梢,花期:四月—六月

  乱曰:五六月间,京郊山地灌木丛里最密集的野花之一,有时一面山坡,白花花全是绣线菊,如同下过雪一般。

↑独根草图片摄影:空游无依于杏黄

  科名:虎耳草科,别名:未知,花期:四月

  乱曰:独根草是中国特有植物,长在悬崖缝里,早春时花发,如同一根点燃的红色引线。独根草在北京的博物爱好者圈里,被称为“悬崖三宝”之一,另二宝是槭叶铁线莲和房山紫堇。

↑槭叶铁线莲和独根草摄影:空游无依于杏黄

↑槭叶铁线莲摄影:空游无依于杏黄

  科名:毛茛科,别名:岩花、北京铁线莲,花期:四月

  乱曰:槭叶铁线莲还有一个名字叫北京铁线莲,因为它是北京独有的野生植物,是保护级的野生植物。只有在北京房山区的深山悬崖石缝里才能找到它——只有房山区,别的区县,至少我从未发现。但在房山的上房山山区深处,四月份随处能见到悬崖上它的粉白奇葩,当地人叫它岩花。北京的自然爱好者每年四月都心心念念要去房山寻找它在悬崖上舞蹈的倩影,它经常和独根草伴舞。人们将它和独根草、房山紫堇称为“悬崖三宝”,但很可惜的是房山紫堇我从未拍到过。房山紫堇虽然以“房山”命名“,但并非房山独有,分布在广义的太行山系里,河北河南山西都能见到,因为标本是在房山采集,故名。槭叶铁线莲却真是房山独有。

↑芹叶铁线莲摄影:空游无依于嵯山

  科名:毛茛科,别名:未知,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铁线莲也是一大属,芹叶铁线莲的生长海拔较高。但我决定把几种发现的铁线莲都放在一起。

↑棉团铁线莲摄影:空游无依于营四路

  棉团铁线莲科名:毛茛科,别名:铁脚威灵仙、狭叶铁线莲、威灵仙、灵仙、山蓼、山姜、山辣椒秧、棉花花、棉花团、棉花团花、棉花子花、棉花茧子、山棉花、山棉花秧、野棉花、黑薇、黑汉子腿、搜山虎、驴笼头菜、马笼头、铁扫帚、依日会,花期:五月、六月

  乱曰:山林中最密集的野花之一,经常成片成片地生长。

↑重瓣铁线莲摄影:空游无依于海坨

  科名:毛茛科,别名:未知,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在海坨山经常能看到篷聚丛生的重瓣铁线莲。生长海拔较高。妞妞每次看到它都尖叫一声赞叹,我受她感染,在各处看到它都要过去观察一下。

↑金樱子摄影:空游无依于西灵山

  科名:蔷薇科,别名: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罐,花期:六月

  描述:小时候在南方,我会小心翼翼地摘几颗金樱子刺猬一样的果实,在岩石上把表面的芒刺蹭掉,剥开,把多毛的籽弃掉,将内壁上的绒毛抠干净,然后扔进嘴里——这么麻烦,而且只是略微有点甜味,并不特别好吃。但每年吃一两次,就是我的童年。北方金樱子并不太多,偶尔遇见一篷,它的花大而鲜艳,但是很容易受损,虫或雨水,品相就不是那么很好了。

↑瓦松摄影:妞妞

  科名:景天科,别名:瓦花、瓦塔、狗指甲

  乱曰:瓦松种类很多,近年很多人爱养多肉植物,很多都是瓦松属的。野生的瓦松在碎岩山地很常见,山地农村老房子的瓦顶,经常会长出瓦松,这恐怕也是它名字由来的原因吧。

↑山莴苣摄影:妞妞

  科名:菊科,别名:别名:山苦菜,花期:四月

  乱曰:小野菊花,一种野菜。

↑勿忘草摄影:妞妞

  科名:紫草科,别名:勿忘我、星辰花、补血草、巩松,花期:五月、六月

  描述:非常文艺的小花,花朵极小,在草丛中星星点点地提醒人们:“别忘了我。”花语:永恒的爱、浓情厚谊、永不变的心。

↑女娄菜摄影:空游无依于香八拉

↑女娄菜摄影:空游无依于嵯山

  科名:石竹科,别名: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大叶金石榴、土地榆、金打蛇、大米罐、山牡丹、真珠红,花期:四月—六月

  乱曰:从海拔米到0米都能生长的小野花。

↑繁缕摄影:妞妞

  科名:石竹科,别名:鹅肠菜、鹅耳伸筋、鸡儿肠,花期:五月

  乱曰:繁缕和女娄菜都是花朵细小到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小白花,凑近细观,其实很美。繁缕是可食用的野菜,也能入药。

↑红花锦鸡儿摄影:空游无依于狗牙山

  科名:豆科,别名:未知,花期:五月、六月

  乱曰:南北皆有分布,生长在丘陵山地,木本野树。很多山区村镇人家会移植庭院。我确信我吃过锦鸡儿花炒的鸡蛋。

↑小叶梣摄影:空游无依于狗牙山

  科名:木樨科,别名:未知,花期:六月

  乱曰:木本野花,和红花锦鸡儿一样生长在干燥碎石山岗。

↑沙棘摄影:空游无依于西灵山

  科名:胡颓子科,别名:醋柳、黄酸刺、酸刺柳、黑刺、酸刺,果期:九月

  乱曰:在山里徒步渴了摘一粒沙棘放在嘴里,立刻满嘴的口水,酸啊。我很喜欢沙棘汁。京郊并不多见,但去西灵山登山时,山谷里有一大片沙棘丛林。

↑虎掌南星摄影:空游无依于海坨

  科名:天南星科,别名:一把伞南星、天南星、掌叶南星,花期:六月

  乱曰:第一次见到它是在海坨西大庄科的山谷林带,无意中看到它藏在叶片底下的花,好奇得要命。

↑华北耧斗菜摄影:妞妞于后河

  科名:毛茛科,别名:五铃花(山西中阳)、紫霞耧斗,花期:五月、六月

  乱曰:这是我最喜欢的北京地区山地野花,很奇怪在园林花卉中没见过它,这么漂亮。

↑黄花列当摄影:空游无依于十三陵

  科名:列当科,别名:未知

  乱曰:肉质的形状很可爱。但民间最爱听的一句话是“补肾助阳”,黄花列当据说正是有这功能的。黄花列当是寄生植物,寄主是蒿类植物,我在十三陵一个干涸多年杂草丛生的河床里看到它们。

↑黄栌摄影:空游无依于京西古道

↑黄栌摄影:空游无依于坡峰岭

  科名:漆树科,别名:摩林罗、黄杨木、乌牙木、烟树,花期:五月初

  乱曰:黄栌是秋叶树,北京秋天的红叶景区,很多是以黄栌林为主的。但黄栌是秋叶树(枫树、槭树、槲树、银杏等)中唯一一种春季开花也非常好看的树种。它的花丝羽状暗红色,如同烟霞,因此得名“烟树”

↑红菇娘摄影:空游无依于杏黄

↑红菇娘摄影:空游无依于杏黄

  科名:茄科,别名:灯笼草、挂金灯、锦灯笼、酸浆

  乱曰:网络上流行过一个据说是真实的段子,说一位在北美留学的姑娘有一天很激动地在社交网络上说在超市买了一种很奇特的水果,以前在国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叫作Pearlfruit,译成中文叫“珍珠果”,很高大上的样子,然后发了几张珍珠果的图“拉仇恨”。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朋友一看,笑了,这不就是菇娘么,俺们那旮旯多了去了。菇娘原产中国,山林中野生,也有种植,种植的以东北地区多见。据说中国种植菇娘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菇娘有两种,一种如图叫红菇娘,另一种叫黄菇娘,东北产量较大。夏天时我在房山霞云岭乡的山地小村落杏黄拍到半成熟的红菇娘,来年早春,又去杏黄,捡到一枚经冬后破灯笼一般枯萎之美的红菇娘。

↑黄芩摄影:空游无依于嵯山

  科名:唇形科,别名:山茶根、黄芩茶、下巴子等,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黄芩是著名中草药,各种古医书都有详细记载。

↑藓生马先蒿摄影:空游无依于南北坨

  科名:玄参科,别名:土人参、露如木保(藏药名)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藓生马先蒿中国特有植物,其实北京地区比较少见,这张照片来自河北山西交界的南北坨山地区。

↑苦参摄影:空游无依于营四路

  科名:豆科,别名:地槐、好汉枝、山槐子、野槐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一种著名中药。

↑蚂蚱腿子摄影:空游无依于错长城

↑蚂蚱腿子摄影:空游无依于“错长城”

  科名:菊科,别名:万花木,花期:四月、五月、六月

  描述:蚂蚱腿子长在乱石岗、岩砾缝间,是菊科里唯一的灌木。它枝条坚韧,根部抓附很结实,攀山时我们经常抓着它们借力。蚂蚱腿子花朵细小但密集,四五月间成片开花,有一股闷闷的香味,我不是很喜欢闻。

↑马蔺摄影:空游无依于利化尖

  科名:鸢尾科,别名:马莲、马兰、马兰花、旱蒲、蠡实,花期:四月、五月、六月

  乱曰:马蔺就是我们小时候唱的马兰花马兰花。马兰花和马兰头又是两回事,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鸢尾科的花朵都很漂亮,马蔺鸢尾是最朴素的。

↑白射干摄影:空游无依于蒲洼

  科名:鸢尾科,别名:野鸢尾、二歧鸢尾,花期:六月—九月

  乱曰:鸢尾是著名的观赏花,诗人舒婷对它尤其钟爱。在《会唱歌的鸢尾花》中,舒婷说:在你的胸前/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

↑毛蕊老鹳草摄影:空游无依于麻田岭

  科名:牻牛儿苗科,别名:未知,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徒步山间,在湿润的树林或灌木丛边缘,经常能看到它。

↑荆条摄影:空游无依于白河

  科名:马鞭草科,别名:黄荆柴、黄金子、秧青,花期:五月—八月

  乱曰:荆条花也是平常到吸引不了目光的,荆条树遍布全国,我们小时候用荆条枝做成飞机的形状玩。

↑桔梗摄影:空游无依于蒲洼

  科名:桔梗科,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花期:五月—七月

  乱曰:桔梗,著名的文艺花,桔梗的花语是永恒不变的爱;真诚,柔顺,忧伤。很多日本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以桔梗命名的女子,高桥留美子的《犬夜叉》中,桔梗是位美丽忧伤的亡灵女巫师。桔梗原产地在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在中国,桔梗是中医常用药,在朝鲜半岛,有《桔梗谣》歌唱它。桔字在此不念作,而是念作。

↑蓝刺头摄影:空游无依于蒲洼

  科名:菊科,别名:蓝星球,花期:六月、七月

  乱曰:蓝刺头最好认,晚夏时亚高山地带蓝球如紫色的小沙锤。

↑玉竹摄影:妞妞于后河

  科名:百合科,别名:黄精,萎(神农本草经),地管子(河北),尾参(湖北),铃铛菜,葳蕤,花期:五月—七月

  乱曰:玉竹的名字真好听,和形象一样柔美清秀,腋生的小白花很容易被忽略,但一但发现了,就很吸引眼光。它还有个更雅致的名字叫葳蕤。入选《唐诗三百首》第一篇的张九龄之五律《感遇》第一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葳蕤是草木繁茂欣欣向荣的意思。玉竹是黄精属植物的一种,黄精是一种常用中草药,玉竹也是。

↑黄精摄影:空游无依于十八磴

↑黄精摄影:妞妞于后河

  科名:百合科,别名:龙衔、白及、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重楼、救穷、老虎姜、鸡爪参,花期:六月

  乱曰:黄精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在民间名气很大,有传说故事,说美丽穷少女被财主欺负跳崖,靠吃黄精不但没死反而愈加健康云云。看起来像是五六十年前编的。黄精与玉竹的区别可以看叶子。黄精的叶子围绕着茎节生长一轮,叫做和轮生叶序;玉竹的每茎节上只生一片叶子,此一节生在左,下一节生在右,因此叫互生叶序。

↑舞鹤草摄影:妞妞于后河

  科名:百合科,别名:未知,花期:六月

  乱曰:北方分布很广的,山地阴坡林下生长。

↑狭苞橐吾摄影:空游无依于南北坨

  科名:菊科,别名:未知,花期:七月

  描述:第二次见到狭苞橐吾,居然是到了青海黄南州。

↑远志摄影:空游无依于黄花城

  科名:远志科,别名:葽绕、蕀蒬、棘菀、细草、小鸡腿

  乱曰:花朵细小奇异。也是著名中药,被古代医书列为上品。我在黄花城野边墙的砖缝中见到这株远志。

↑迎红杜鹃摄影:空游无依于错长城

↑迎红杜鹃摄影:空游无依于海坨

  科名:杜鹃花科,别名:迎山红、尖叶杜鹃、金达莱

  描述:著名的观赏花卉,朝鲜的国花金达莱。北京海坨山灌木丛中能发现。

未完,因篇幅所限,亚高山草地部分请见

赞赏

长按







































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gx/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