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暑未消,有没有既生津止渴,又敛肺安神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药新视角”系列文章并非纯中医理论知识,而是从现代科学和营养学角度对食疗养生及药食同源食材进行解读,以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迪智慧,为理解古人的智慧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不知您是否注意过,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有些数字往往有着特殊的含义。

比如“五”。

人有五官“耳、目、鼻、唇、舌”,体有五感“形、声、闻、味、触”,内有五脏“心、肝、脾、肺、肾”,身有五觉“视、听、触、嗅、味”。

“五”往往体现了人与许多生命体自然生命形态的完整、强健与美好。

如果您认为这就结束了,那可就太小瞧我们的传统文化了。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在探索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时,我们会用到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敛聚、木生长、水浸润、火破灭、土融合,相生相克,运转不歇。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中,我们常用到五音“宫、商、角、徵、羽”。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

在描述古代中国的人伦关系和言行准则的时候,我们会提到五伦“忠、孝、悌、忍、善”。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还有五谷“稻、黍、稷、麦、菽(或麻、黍、稷、麦、菽)”、五术“山、医、命、相、卜”、五方“东、西、南、北、中”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小小一个“五”,涵盖了人类许多事物完美存在状态的结构律,是一种“圆满吉祥”的象征。

也难怪我们在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时候往往是求一个“五谷丰登”,在祝祷阖家欢乐幸福安康的时候往往是盼一个“五福临门”。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种“圆满”的本草:五味子。

益气生津

在中医看来,五味子可益气生津,常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本草汇言》中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

《本草备要》:“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止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津伤口渴

中医上是这样解释五味子的生津之效的:五味子甘以益气,使气旺则津生;酸能生津,使津足则渴止,又有良好的益气、生津止渴之功。

那么,现代医学是如何看待五味子的这种“本领”的呢?

我们得先从“津液”聊起。

津液的正常代谢,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其过程复杂,涉及到多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素问·经脉别论》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其过程,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这段话讲的是,饮食水谷进入人体之后,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等的一系列功能作用后,将水谷精微进行吸收,然后输送到脾,向四旁灌溉。

部分上输于肺,肺主宣降,通过三焦水道将津液输送至全身各处。其中向上向外宣发布散的,滋养头面肌表,向下向内肃降的,到达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

代谢后的浊液通过三焦水道被下输于肾与膀胱,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清者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在整个过程中,三焦是津液运行的通道。

如果这些您还是觉得难,没关系,你只要理解一条就可以:津液在我们体内是“运动”着的,一个健康的人,体内的津液应该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

从分子水平来看,与津液相关的代谢机制有很多,其中一条是水通道蛋白。

有研究显示,水通道蛋白可能是津液病证产生的分子学基础,中医学津液病证的发生很多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而五味子可以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从而改善水在细胞内外的转输,缓解津伤口渴的症状。

内热消渴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如您所见,消渴病的临床特征与现代临床上的糖尿病是十分相似的。虽然二者之间不能完全划上等号,但是,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是可以互相进行参考的。

近来研究人员发现,五味子中的乙素、木脂素、多糖、五味子醇对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对内热消渴的调理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这些成分而实现的。

学者们建立了2型糖尿病模型,研究了五味子乙素对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发现五味子乙素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肾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五味子多糖可改善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改善胰岛素抵抗。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不得不提的是,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五味子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五味子乙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组织的研究,发现五味子乙素对模型的早期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炎性反应及氧化损伤。

在调理热伤气阴,汗多口渴及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常与人参、麦冬、地黄等药同用。

补肾宁心

五味子有补益心肾,宁心安神之功,常用于心悸、失眠、多梦等情况。

失眠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及节奏的变化,失眠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巨大难题,而使用西药类镇静催眠药会使人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往往让人们望而却步。

那怎么办呢?

可以试试五味子。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研究人员发现,五味子醇甲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实验模型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减少实验模型自主活动,并加强药物对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对抗咖啡因等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

此外,五味子木脂素对氯苯丙氨酸所致失眠具有催眠作用,该作用与其调节下丘脑5-HT及5-HIAA水平有关。

用五味子来安神,用量不用太大,1~2克熬水喝就可以。

学习和记忆能力

除了调理失眠以外,五味子对改善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也是有帮助的。

研究表明,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五味子化学成分中的木脂素类等成分。

学者们发现,五味子乙素能明显改善慢性酒精中毒模型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并发现其可能通过调控大脑海马组织中PSD-95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的行为学实验中,发现五味子木脂素能改善衰老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脑组织中Prdx6,GPx1的表达水平有关。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由此可见,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记性越来越不好,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接受得越来越慢,不妨泡几颗五味子来喝一下。

在调理阴血亏虚,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时,可与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养心安神药配伍。

止咳

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在中医上广泛用于等多种滑脱证,尤为调理久咳虚喘之要药。

在现代医学看来,五味子对哮喘及肺部病变的调理作用会好一些。

学者们通过观察五味子总木脂素对哮喘模型的干预作用,发现五味子木脂素组的哮喘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组织的炎性损伤得到了减轻,体内IL-4、IL-5和IgE的水平也得到了下降。

研究人员经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五味子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PPAR、IL-17等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发挥调理哮喘的作用。

在肺部病变方面,学者们发现五味子酯乙通过底物竞争性抑制P-gp的药物外排功能和下调其蛋白水平,从而有利于肺部疾病的调理。

在调理肺虚久咳的时候,多与罂粟壳同用;调理肺肾两亏的喘咳,常与山茱萸、熟地黄、山药等补益肺肾之品同用。

除此之外,因为五味子味酸又能敛肺止汗,在调理自汗盗汗的时候,可与麻黄根、龙骨、牡蛎等同用;调理脾肾虚寒,久泻不止的时候,可与吴茱萸、补骨脂、肉豆蔻等温补脾肾、涩肠止泻药配伍。

南北五味子

熟悉中医的人可能都知道,五味子分南北。

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为北五味子,S.sphenantheraRehd.etWils.为南五味子。

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区分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看颜色:“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

也就是说,颜色偏红的是南五味子,颜色偏黑的是北五味子。

◎八岁手绘

在日常调理方面:“北五味子补益五脏、养阴安神之力较佳,南五味子疏散表邪、散寒平喘之功为最。”

所以,如果我们想用五味子来调理失眠、养心安神,可以选择北五味子;如果我们想用五味子来止咳、平喘,可以选择南五味子。

关于南北五味子的本草考证

如果您读的医书比较多,您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一开始五味子就分南北的,在明清时期,人们才将五味子详细进行区分。

下面亦茹带着大家一起来捋一下时间线。

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中是这样记载的:“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

“高丽”地处于现在的朝鲜半岛的位置,想来那里产出的五味子与现如今我国东北地区所产的五味子是有相似之处的。

而那个时候的“青州、冀州”包括现在的山西、山东、河北、北京等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也是属于北方地区的。

唐代的《千金翼方》中讲到五味子产于华州、蒲州。

书中所提到的“华州、蒲州”相当于现在的陕西、山西等地区,也是偏北方的。

您看,当时间线到目前为止,人们所用的五味子大多仍旧是北五味子。

所以在您读古医书的时候,如果是这个时间之前用书中记载的五味子,大多可理解为北五味子。

宋朝《本草图经》中是这样写的:“五味子,生齐山山谷及代郡,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生青熟红紫。”

可见,在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发现五味子是有南北之分的了,但是没有详细进行区分。

直到明代李时珍讲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

至此,彻底将南北五味子“分清楚”。

张景岳认为:“南者治风寒咳嗽,北者疗虚损劳伤。”

也就是说南五味子调理风寒犯肺、咳逆上气功用较好,而北五味子补益本领更强,在益肾宁心、补虚生津时更为常用。

还有很多医家也是持有相同观点的,至此,医者间形成默契:“南五味子用于外感风寒诸证,北五味子用于补益虚劳。”

在现代医学看来,南北五味子的药理作用也是有差异的。

比如,与南五味子相比,北五味子的镇静作用稍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古人的结论是有道理的。

五味子的服用

五味子有两种服用方法:捣碎和直接煮。

所谓捣碎,并不一定是“碎成渣渣”,而是简单地把五味子切成两半,让核露出了就可以了。《雷公炮炙论》里面是这样写的:“凡用,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

五味子的果肉是酸甘咸的,果核是辛苦的,因此,切成两半后的五味子方能“五味兼具”。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入煎剂的时候,大多都是会将其切开或捣碎的。

◎亦茹摄影

那么,五味子就不能直接煮了嘛?

也是可以的。

如果您想泻火,那么就把它捣碎后再煮水,因为它的核是苦的,苦能降火;

如果您火气没有那么大,又想通过五味子来补虚或者生津,那么不用捣碎,直接煮就可以。

伏天气喘

有的人在伏天的时候总觉得气不够用,经常是又累又困,甚至会出现气喘。

对于这一部分人群,可以用党参3克、麦冬3克、五味子7枚煮水来喝。

伏天出汗、失眠、烦躁

虽然现在已经入秋了,但是伏天还没有过去。

依旧有人一整天都被汗水“包围”着,不仅如此,一到晚上就心烦气躁,睡不着觉。

这种情况可以用五味子搭配茯神来喝。

“汗为心之液”,汗从皮肤出来,五味子收敛肺和皮肤,茯神宁心利水,让汗水从小便而出。

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有些年龄稍微大一些的人,容易出现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的情况。

怎么形容呢?

简单来说,就是冬天瑟瑟发抖,夏天烦躁出汗,怎么都不舒服。

这种情况,可以熬一些五味子来喝,将五味子和白糖一起煮,夏日生津,秋冬敛肺生肾,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咳嗽痰多

有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疾病,但是一到黄昏的时候就咳嗽,这其实是肺气不降的一种表现。

古人讲:“凡咳嗽在黄昏,乃虚火浮于肺,不要轻易用寒凉,应重用五味子以敛降。”

对于这种类型的咳嗽,可以用3~6克南五味子煮水来喝。如果咳得比较严重可以再加上3~6克的干姜。

需要注意的是,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五味子。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转眼间,秋季到了,时光就是这样,清浅又悠长。

那日,亦茹倚一扇小窗,拾掇几件寻常古书,闲置于庭院。案几上,清风翻起了书页,已辨认不出是哪个朝代的墨迹。

只隐隐见到:“五味......”

惹得亦茹不禁思考,五味?那生活是什么味道的?

酸?苦?甘?辛?咸?

但好像,结论并没有那么重要。

就好像亦茹手捧的这一杯五味子一样,即便五味杂陈,只要静下心来,用心去体会,我们总能嗅到其中的那一份甜美的芬芳。

就犹如清冽的泉水,带着淡淡的自然韵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管它是五味还是百态,只要能和心中惦念的人一起吹吹晚风,就是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董培良,刘浃祺,韩华。五味子及其药对的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

2.TotallignansofSchisandrachinensisamelioratesAβ1-42-inducedneurodegenerationwithcognitiveimpairmentinmiceandprimarymouseneuronalcells.PLoSOne,.

3.Schisandrachinensisproducestheantidepressant-likeeffectsinrepeatedcorticosterone-inducedmiceviatheBDNF/TrkB/CREBsignalingpathway.PsychiatryRes,.

4.陈霞,杨鸽华。五味子-黄芪不同比例配伍对混合多糖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

5.Theefficacyandmolecularmechanismoftheeffectofschisandrinbonthetreatmentoferectiledysfunction.IranJ,.

6.王梓,梁俊彬,侯强等。五味子酒对小鼠睡眠及记忆功能的影响。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7.马骏池,赵晋彤,高世勇等。五味子乙素提纯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

8.AnalysisoflignansinSchisandrachinensisandratplasma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andquadrupoleiontrapmassspectrometry.RapidCommunMassSpectrom,.

9.王艳艳,张建霞,卞宏生等。五味子乙素神经精神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0.任晨晨,王玉琳,李文静等。五味子醋蒸前后药效差异比较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

11.Schizandrin,anAntioxidantLignanfromWuweizi(Schisandrachinensis),Amelio-ratesAβ1-42-InducedMemoryImpairmentinMice.OxidativeMedicineandCellularLongevity,.

12.邢楠楠,屈怀东,任伟超等。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3.林河炜,刘泽润,林虹敏等。五味子木脂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特产研究,。

14.SchisandrasphenantheraextractfacilitatesliverregenerationafterpartialHepatectomyinmice.DrugMetabDispos,.

15.苏振宏,周小曼,黄玉迪等。五味子甲素的提取鉴定与功能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

16.张明晓,黄国英,白羽琦等。南、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

17.白晓蕾,宋琳,郑远武等。五味子醇甲药理研究进展。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8.Anti-diabeticeffectsofpolysaccharidesfromethanolinsolubleresidueof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onAlloxaninduceddiabeticmicechem.ChemJChinUniver,.

19.张丽凤。五味子乙素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

20.付亚东,陈佳美,刘伟等。五味子酯甲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调节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1.AntitussiveactivityoftheSchisandrachinensisfruitpolysaccharide(SCFP-1)inguineapigsmodels.JEthnopharmacol,.

22.张雯,朱雅迪,张起尧等。五味子在肝脏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

23.杨波,许智莹,林程程等。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食品工业科技,。

24.Antioxidantandanti-inflammatoryeffectsofSchisandraandPaeoniaextractsinthetreatmentofAsthma.ExpTherMed,.

25.邹丽,王秀秀,钱薇等。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中成药,。

26.梁晗业。五味子甲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

27.SchisantherinAprotect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inmicethroughinhibitingNF-κBandMAPKssignalingpathways.IntImmunopharmacol,.

28.余黄合,李鑫,杨珍等。中药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环球中医药,。

29.王卫明,刘亮,彭慧等。南五味子和五味子的基原考证和现代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

30.EfficacyofSchizandrachinesispolysaccharideoncyclophosphamideinduceddyszoospermiaofratsanditseffectsonreproductivehormones.ChinJIntegrTradiWesternMed,.

31.陈舒妤。五味子药材的品质评价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

32.刘媛媛。五味子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活性组分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吉林大学,。

33.EffectofschisandrinBonlipoperoxidativedamagetoplasmamembraneofratliverinvitro.ActaPharmacolSin,.

34.任海风,王世华。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35.张旻昱,吴宏伟,许利平等。五味子及其活性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

36.ProtectiveeffectsofschizandrinandschizandrinBtowardscisplatinnephrotoxicityinvitro.JApplToxicolJat,.

37.姚辛敏,王琪,周妍妍等。五味子醇甲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

38.王志明,刘久石,郭耀杰等。五味子果实不同部位中木脂素成分的分布规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经典用心传承,经验从“新”验证。这里是中药新视角栏目,带您从生活走进科学,从中医走向世界。大家还希望了解哪些药食同源食材的相关前沿知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THEEND—

相关文章回顾

?消暑、化湿、健脾的“豆”,就在您身边!

?活血化瘀不寒凉的水果,夏季正当时!

?伏天想要补津液,只靠喝水可不行!用啥来补能一举多得呢?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jb/9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