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都在问什么是国家新资源食品,为什么在养生保健知识课堂中,经常出现这个名词,它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有什么区别啊?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首先,先从概念上面定义一下国家新资源食品。
国家新资源食品指的是在中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原来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食品称新资源食品。
我国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规定新资源食品具有以下特点:
(一)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三)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新资源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卫生法》及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对人体不得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其他潜在性健康危害;国家鼓励对新资源食品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卫生部主管全国新资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这是有关于新资源食品的官方定义,可能有人会说,这段话我每个字都是认得的,可是这么一排列组合,我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了。
那么我就给大家做一个解释“新资源食品”,这个名词要分三部分来看,一部分是新,第二部分是资源,第三部分是食品。
先来说说“新”,有新就一定有旧,这里的新旧关系指的就是在国内是否有食用的习惯,是不是新研制出来的、新发现的、新从国外引进的。
凡是在出台《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之前,国内没有食用的习惯,没有新研制出来、新发现、新从国外引进的就都算新,反之就是旧。
举个例子:人参这种植物早就是中药药材了,通过对古代医药研究发现,国内对于人参的药用已经有近三千年历史了,但是我国民众一直以来只将人参当做药物使用,而不当食品食用。
但是,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食用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如果每天不超过3g,它对于人体的作用就是安全无害的,是符合食品标准的。
因此,在年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
使得人参这种中药材成为了国家新资源食品。
再来说说“资源”,资源两个字可是不简单,它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刚刚我们说了新,指之前新研制出来、新发现、新从国外引进的就都算新。
可是这样新的东西就太多了,国外的我们国内没有的食品多了去了,是不是都需要引进,都需要给个新资源食品的牌子啊?
当然不是了,因为国家卫生部给个新资源食品的牌子,为的是鼓励对新资源食品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可不是“剜到碗里就是菜”的,是需要把关和筛选的。
而筛选的标准就是“资源”,什么是资源?用白话说:就是对人体有明显的好处,有好处就是有资源。
所以,每一种为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都必须使用后有相应的功效。如果吃了就是普通食品表现,没有相应的功效,那还有什么科学研究和开发价值呢?
没有这个价值也就不配卫生部发布的公告了。
最后就是“食品”了,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古代人和中医对于食物、药物之间的区分是不明确的。证据就是《本草纲目》上面,猪、牛、羊肉是药;白菜、土豆也是药;生姜、大葱是药;可是水银、砒霜也是药。
弄得天地万物就都是药,那还怎么区分药物和食物呢,所以中国古代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国古人可不傻,药和药是有区别的。
从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开始,中药材之间就有了区分。《神农本草经》中将药材分为了三品,即上、中、下三品。
我来分别介绍下,什么是这上中下三品药材:
先从下品药材介绍起,中药中的下品药材,就是烈性药材,大家都知道中医将药物的秉性分为“四性五味”。四性指的就是温、热、寒、凉;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
其中四性的温、热、寒、凉描述的就是药物的偏向性,其中寒热的偏向性,就要大于温凉的偏向性。
而所谓的下品烈性药材,指的就是药物的偏向性太强烈了,强烈到了普通人、正常人没办法承受的程度。也就是说这样的药材只能在特定的人体疾病情况下应用,正常人用了没病都要生病。
因此,下品药材又有别名称之为“毒药”或者“虎狼之药”,这种药物用好了治病救人,用坏了那就是杀人。就像很多古代医书中都有医家用砒霜治病的记载,而砒霜可是公认的剧毒之物。
中医医家把下品药材标记出来,就是警告医生和百姓不要乱用这些药物,就跟今天临床用药要区分处方药非处方药一样。而且中医医家在应用下品药材,治病的时候也是十分谨慎的,非大病、恶疾不用,而且对病七分即止。
因为心里明镜似的,用这些药物就是以毒攻毒,是肉搏战、拼刺刀。所以占了上风,快打赢了就要见好就收,否则病治好了,人的身体也给你毁了,那你用药还用什么意义呢?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认为还是中医药野蛮,明知道有毒还要用,但殊不知啊,如果按照古代医家标准看今天的现代医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临床药物都要归类为下品药材。
其中像激素类、化疗类的药物“毒性”之大,比起砒霜、孔雀胆等中药著名毒药也不逞多让,甚至对人体的伤害还犹有过之,那该用的时候还不是往血管里注射么?
现代的医生还有几人会考虑到药物的身体损伤,讲一个对病七分即止呢?这就是中药中的下品药材。
再说说中品药材,中品药材药性就比下品药材缓和的多了,对人体的作用也没有那么极端,但是也只能说有有利的地方,也有有害的地方。
中品药材所具有的是最典型的药材属性,很贴近于我们对于药物的理解,就是要病的时候用来治疗疾病的。其偏性根人体的病性是相对的,中医医家用其偏性针对疾病的病性,二者相互抵消,人体就会恢复平衡状态了,疾病也就痊愈了。
所以,在中药典籍上面中品药材是最多的,描述也是最清楚的,我们常喝的苦中药里面的组成大多都是中品药材。而古代医家对于中品药材的使用也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是中病即止。
中病即止就是病情消失,疾病得到控制后就应该停药了。因为药物都是“是药三分毒”的,你病都好了,就说明人体已经恢复了相对的平衡,这时候还用具有偏性的药物,就只能造成平衡的破坏,治好的身体就又变坏了。
所以,吃药治病的时候可千万不要病好了,还照方抓药继续吃一段时间,名曰:巩固一下,那不是巩固,是造病。那古代书中描述医家给病人,治完病还为病人开方巩固就是假的了么?
也不是的,这个时候的巩固是另开了方子的,而方中的药材也变化了,由针对疾病的中品药材变为倾向于调理身体的上品药材了。
这就涉及到什么是上品药材了,《神农本草经》言上品药材: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身。直到今天中医仍然在沿用这个标准,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有一定的身体调理功效、没有毒副作用、偶尔吃多了和长时间的服用不会造成身体的损伤。
从这个标准来看国家新批准的新资源食品,都应该属于上品药材范围,当然属于以前没发现或者国内没有,新发现、新引进的上品药材。也是因为这个新资源食品才更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讲到这里大家对新资源食品就应该由一个清楚的认识了,它就是一系列的,具有保健和调理功效的、原来不为我们认识和应用的药食两用的上品药材。它们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中,对于人体有益而无害。
对了,还要强调一下,古代医家对于药物的认识毕竟是片面的,《神农本草经》上列出的味上品药材,在今天看来其中很多,是够不上上品药材标准的,大家可千万不要拿着《神农本草经》对号入座,找药材来吃以图延年益寿,那样无异于缘木求鱼,万一吃坏了可就悔之莫及了。
那么中药药食同源的药物现在有没有有定论的呢?这是有的,国家卫计委就公布了这样的几个名单,我来为大家介绍下:
卫计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两用中药材物质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为年公示的86种)
新增15种中药材物质:人参、山银花、芫荽(香菜)、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注:以上所有药食同源物质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比如人参每天服用量要≤3g。
卫计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物质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坷子、赤芍、远志、麦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缨子、青皮、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葫芦巴、茜草、筚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保健食品禁用中药名单(注:毒性或者副作用大的中药,平时开药也要谨慎使用):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黄、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新资源食品原料明细及功效汇总如下:
中文名称
功效
茶氨酸
促进吸收代谢;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镇定作用;改善经期综合征;保护神经细胞;降血压
纳豆激酶
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
柑橘纤维
膳食纤维
玉米须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松花粉
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松花粉包含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单糖、多糖等营养物质,总含量达余种。
玉米花粉
利胆消肿、退黄、利血、利尿、降血压,并对人体肾功能扶正固本有相当的疗效。可预防治疗肾炎水肿、尿闭、胆囊炎、胆结石、黄胆型肝炎、降血压、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专治男性病。
小麦苗
除烦热,疗黄疸,解酒毒。
芝麻花粉
止血行痢,清肿止痛,有强心作用,可作神经系统平衡剂和止痛剂。还有健胃、降血压、降血脂、美容之功效。
向日葵花粉
可以调节内分泌,可治疗妇女因内分泌不调而引起的经期和更年期的疾病,还能促进皮肤代谢,祛除各种色斑、痘类,使肌肤洁白、柔嫩、滋润、富有弹性达到健康美容的目的。
低聚果糖
低热量,防龋齿,增殖益生菌,降低胆固醇,促进钙吸收,防治腹泻和便秘。
高粱花粉
具有强体力、增精神、迅速消除疲劳、美容和抗衰老等作用”。
苦丁茶
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
牛蒡根
清肠通便,降血压,抗菌,降血糖,利尿抗肿瘤
魔芋
排毒、减肥、通便、洁胃、降血糖等作用
紫云英花粉
有化痰、益肾、散寒、通经活络、提神益智、血液再生之功效。
五指毛桃
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之功,岭南地区的中医或少数民族民间医生常用于治疗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带下、产后无乳、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水肿等症。
钝顶螺旋藻
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胃蠕动、补充机体的常规元素和微量元素。
沙棘叶
增强毛细血管功能,可以解痉、抗白癜风、麻醉、解热和利胆等
耳叶牛皮消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可治神经衰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等。
极大螺旋藻
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藻蓝蛋白含量最多,并含有高活性SOD,因此螺旋藻被广泛的应用于健康食品之中。
荞麦花粉
芸香甙含量较高,它对毛细血管壁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可防止流血和出血,并可减少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使心跳速度放慢,用于心悸、心脑衰弱和毛细血管脆弱等症状。还有缓和心悸、健脾、理气、补血之功效。
白毛银露梅
花、叶入药,有健脾、化湿、清暑、调经之效。
刺梨
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具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
天贝
降低胆固醇,抗氧化,降血糖,有利于肠道健康和女性健康
桑叶提取物
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与葛根提取类黄酮物质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cics),适合用于治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
玫瑰茄
清热解暑、养颜、消斑、解酒等功效
人参组织培养物
人参内含有一种叫人参皂甙的化学物质,它对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强心、抗疲劳、调节物质代谢等有明显功效,所以对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的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蚕蛹
有温阳补肾、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之功,适用于肾阳亏虚,阳痿遗精,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等。《本草纲目》言其"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医林纂要》言其"和脾胃,祛风湿,长阳气"。
黑果枸杞
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明目作用,改善睡眠
低聚木糖
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抑制病原菌和腹泻;防止便秘;促进机体生成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油菜花粉
含黄酮醇较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降低胆固醇和抗辐射作用。并对便秘有特效。
透明质酸钠
广泛应用于高档化妆品行业,用于眼干燥综合症。
叶黄素酯
补充眼睛黄斑区色素,预防AMD,增强免疫
L-阿拉伯糖
抑制蔗糖的吸收与代谢,控制血压升高,抑制脂肪生成,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解救护肝
短梗五加
无梗五加根、皮、茎、果实中都含有黄铜和皂苷,嫩叶中含有强心苷,就具有祛风化湿、活血化瘀、健胃利尿等功效。
库拉索芦荟凝胶
芦荟凝胶冻干粉在滋润干燥肌肤、祛斑除痘、削除皱纹、恢复皮肤弹性,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缓解发炎和受损皮肤的疼痛等方面有着独特神奇的功效。现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将其广泛用于化妆品、卫生用品、OTC药品和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
嗜酸乳杆菌
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嗜酸乳杆菌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拈抗作用。嗜酸乳杆菌能分泌抗生物素类物质(嗜酸乳菌素(acidolin)、嗜酸杆菌素(acidophilin)、乳酸菌素(1aetocidon)),对肠道致病菌产生的拮抗作用。
低聚半乳糖
增殖益生菌
副干酪乳杆菌
能促进机体微生物菌群和酶的平衡以及刺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防某些疾病、促进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酸乳杆菌
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
鼠李糖乳杆菌
肠道黏着率高,定植能力强,并具有高效降胆固醇,促进细胞分裂,可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癌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
水解蛋黄粉
可以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并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成;激活骨骼自身的原动力、促进骨骼的伸长;促进骨骼的钙质沉结,强化骨骼的韧性;抑制破骨细胞的生长,维持骨量的平衡。
异麦芽酮糖醇
一种功能性糖醇,是蔗糖、淀粉糖及其它糖醇的优良替代品。甜度是蔗糖的50~60%,具有低吸湿性、高稳定性、高耐受性、低热量、甜味纯正等特点。
植物乳杆菌
免疫调节,抑制致病菌,降低胆固醇,平衡菌群,促进营养吸收,缓解乳糖不耐症
植物乳杆菌
免疫调节,抑制致病菌,降低胆固醇,平衡菌群,促进营养吸收,缓解乳糖不耐症
珠肽粉
应用于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消化系统疾病、低过敏体质、老年人等特殊生理需要人群的肽类功能性保健食品;应用于需要进行蛋白营养强化的奶粉、面包、饼干等食品和强化营养的运动型饮料中;应用于火腿肠、腊肠等肉制品,起到改善风味和乳化作用。
菊粉
控制血脂,降低血糖,促进矿物质吸收,增殖有益菌,防便秘
γ-氨基丁酸
促进脑的活化性,健脑益智,抗癫痫,促进睡眠,美容润肤,延缓脑衰老机能,能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
初乳碱性蛋白
活性蛋白,分子量更小,仅有30KD;可直接作用于骨骼细胞,促进骨骼新陈代谢;能协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促进骨骼生长,修复骨质;
共轭亚油酸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提高运动成绩,血管清道夫。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提高运动成绩,血管清道夫。
植物乳杆菌
免疫调节,抑制致病菌,降低胆固醇,平衡菌群,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杜仲籽油
"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茶叶籽油
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消除人体自由基,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抗衰老、防"三高"等功能。
盐藻及提取物
清除自由基,调节酸碱平衡,全面补充细胞营养素
鱼油及提取物
调节血脂,保心护脑,清理血栓,调节血压,预防动脉硬化,补脑健脑,提高记忆力,缓解眼疲劳,保护视力
甘油二酯油
减少内脏脂肪、抑制体重增加、降低血脂的作用
地龙蛋白
对体内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既可明显降低大鼠血小板黏附率,延长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体内血栓,又能增加大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地龙提取物还能提高小鼠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障碍。
乳矿物盐
,含较多的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可以作为食品强化剂和营养补充剂使用,但婴幼儿食品禁止添加。
牛奶碱性蛋白
提高免疫力
酸角
开胃,消滞,清火,明目
DHA藻油
促进婴幼儿视网膜和大脑发育;
棉籽低聚糖
增殖双歧杆菌,调节肠内菌群;
防止便秘,抑制腹泻,双向调节;
抑制内毒素,保护肝脏功能;
增强免疫力,提高抗肿瘤能力;
抗敏祛痘,保湿美容;
合成维生素,促进钙吸收;
调节血脂,降低血压;
抗智齿,低热量,
具有膳食纤维生理功效
植物甾醇酯
降血脂,应用于乳制品、焙烤制品、香肠、植物油、果汁
植物甾醇
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是甾体药物和维生素D3的生产原料。
花生四烯酸油脂
提高智力和视敏度;酯化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调节血细胞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
白子菜
清热解毒,舒筋接骨,凉血止血。用于支气管肺炎,小儿高热,百日咳,目赤肿痛,风湿关节痛,崩漏;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乳腺炎,疮疡疔肿,烧烫伤
御米油
提高睡眠质量和强化体能,有助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调理和营养平衡,有助于保持血脂、血压正常,利于护肤养颜,能预防大脑早衰,防止和缓解某些人体器官机能障碍
玫瑰花(重瓣红玫瑰)
具有强肝养胃,活血调经,润肠通便,解郁安神之功效,可缓和情绪、平衡内分泌、补血气、对肝及胃有调理的作用,建议女性可多饮用。
凉粉草(仙草)
清暑,解热利尿
金花茶
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
显脉旋覆花(小黑药)
补肺止咳,滋肾养心之功效。用于劳嗽,虚咳,乏力,肾虚腰痛,头昏,心悸。
诺丽果浆
调节肠胃;增强免疫系统,预防疾病,抗氧化,抗疼痛,改善睡眠
酵母β-葡聚糖
抗辐射、中和化学毒素作用,修复细胞,调节血脂,抗肿瘤
雪莲培养物
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辐射、和抗疲劳
针叶樱桃果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特有的抗衰老因子(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雨生红球藻
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含有较高含量花青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抗血栓形成、抗血管增生、抗炎以及抗肿瘤
水苏糖
调节肠道pH值、灭杀致病菌,阻遏腐败产物生成,抑制内源致癌物的产生和吸收
磷脂酰丝氨酸
增强大脑记忆,舒缓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加脑部供血
翅果油
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生命活力,延缓衰老,‘天然母乳’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促进肌肉生长,增强免疫力,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
元宝枫籽油
抗癌,调节免疫力
牡丹籽油
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预防糖尿病癌症,防脑中风和心肌梗塞,清理血中有害物质,预防心脏病,治疗便秘腹泻和胃肠综合征
玛咖粉
对人类健康、繁衍、对抗衰老、提供生命动力的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
蚌肉多糖
保肝、护肝、美容、养颜、抗衰老
平卧菊三七
清热解毒、止血止咳、减少血管紫癜、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泻火、凉血、消炎、生津等功效,对于肿病有一定的疗效。
大麦苗
增强体质,优化机体;排毒养颜,延缓衰老;调控血糖,减肥瘦身;均衡营养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
小麦低聚肽
抑制胆固醇上升;具有ACE抑制作用、免疫调节、抗氧化;
人参(人工种植)
抗疲劳,预治缺氧的急性慢性高原病;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梨果仙人掌(米邦塔品种)
清肺止咳,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肺痨咯血,痢疾,痔血,乳痈,痄腮,痈疮肿毒,烫火伤,秃疮疥癣,蛇虫咬伤。
蛋白核小球藻
抗肿瘤、抗辐射、抗病原微生物;对于放、化疗之后的消化性溃疡及体能恢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提高免疫力。
乌药叶
温中理气,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小便频数,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烫伤。
辣木叶
降血糖、降脂、降压、抗肿瘤
蔗糖聚酯
防止肥胖疾病;降低胆固醇
茶树花
解毒、抑菌、降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和增强免疫力
盐地碱蓬籽油
不饱和脂肪酸占90.65%,其中亚油酸占68.74%,油酸占13.93%,亚麻酸占4.17%。
美藤果油
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其中:亚麻酸(C18:3)≥35%,亚油酸(C18:2)≥30%,油酸(C18:1)≥5%.美藤果中还含有生育酚、甾醇、多酚等脂质活性物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植物油之一。
盐肤木果油
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含量比),油酸(C18:1)≥52%,亚油酸(C18:2)≥14%,棕榈酸(C16:0)≥5%
广东虫草子实体
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脂质的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对肝癌细胞和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疲劳和果蝇延寿作用。
阿萨伊果
抗氧化;‘紫色黄金’
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
抗炎、抗病毒、治疗肿瘤和糖尿病。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降血糖
裸藻
强效抗氧化、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抗癌、抗细菌活性,抗病毒(HIV)活性的能力极为强悍;保护肝脏、缓和过敏性皮炎、抑制嘌呤吸收和预防改善痛风
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
果糖二磷酸钠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外源性果糖二磷酸钠能激活磷酸果糖激酶和酸激酶的活性,使细胞内ATP的浓度增加,促进钾离子的内流,有利于缺血性缺氧状态下细胞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对损伤的细胞和器官起保护和恢复的作用。
丹凤牡丹花
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狭基线纹香茶菜
治急性黄胆性肝炎、急性胆囊炎,并可驱蛔虫
长柄扁桃油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改善消化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内分泌系统;保护骨骼,预防癌症
光皮梾木果油
可以调节血脂、清理血栓、免疫调节、维护视网膜提高视力、补脑健脑,减少细胞耗氧量,使人更有耐久力;有助减轻腿抽筋和手足僵硬;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青钱柳叶
用于皮肤癣疾
低聚甘露糖
改善人体肠道功能的作用,防止便秘,保护肝脏,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力,可用作食品或饲料添加剂及保健食品。
磷虾油
对心血管,神经,骨骼和关节,视力,皮肤保健等。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可食用菌
显齿蛇葡萄叶
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具有抗氧自由基的作用,能抑制体内血栓的形成,对降血脂等有独特效果。
壳寡糖
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增强免疫力
水飞蓟籽油
水飞蓟油色浅黄透明,无臭无味,无毒,含大量亚油酸,其营养价值与豆油相等,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保肝的作用。
柳叶蜡梅
黄金茶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并有较好的降脂、健脑、减肥、醒酒之良效。
杜仲雄花
强肝、补肾、通便、安眠、降三高
乳酸片球菌
调节胃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激活酸性蛋白酶的活性,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防止有害物质产生。
戊糖片球菌
抑制食源性致病菌、调节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益生功能
塔格糖
低热量甜味剂;阻湿剂;组织改进剂;稳定剂
奇亚籽
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
圆苞车前子壳
补充膳食纤维,润肠通便
罗伊氏乳杆菌
具有改善过敏体质、预防过敏反复发作,以及调节肠道功能的益生菌。
蛹虫草
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植物甾烷醇酯
降血脂,降胆固醇
线叶金雀花
抗氧化类黄酮,对清除人体自由基,调节人体机能,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
海藻糖
番茄籽油
对前列腺癌、消化道癌、宫颈癌、皮肤癌等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常食番茄籽油,可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人体发育,并可防止细胞老化,增强皮肤弹性,起到润肤美容作用,在食品和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
枇杷叶
平喘镇咳作用;降低血糖作用(中药)
湖北海棠(茶海棠)叶
消积化滞;和胃健脾。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痢疾;疳积
竹叶黄酮
对抗心肌梗塞和保护心肌缺血,抑制凝血过程和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抗氧化,调节血脂
燕麦β-葡聚糖
降低胆固醇;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癌;改善肠道;美容
清酒乳杆菌
可食用菌
乳木果油
抗氧化,滋润易吸收,促进表皮细胞再生,防止干燥开裂
宝乐果粉
抗氧化,抗炎抗红斑,消除疲劳,稳定血糖血压
N-乙酰神经氨酸
神经节苷脂的传递递质,抗病毒,抗炎,抑制色素沉着
顺-15-二十四碳烯酸
预防低密度胆固醇的氧化,保护血管壁,预防心脏病
西兰花种子水提物
抗癌,抗氧化,防止痛风,
米糠脂肪烷醇
抗疲劳,降三高,减轻肌肉疼痛,增进耐力
γ-亚麻酸油脂
降三高,抗脂质过氧化,减肥,抑制溃疡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可促进肌肉细胞生长,提高斜体组织,肌肉恢复和减少因过度劳累导致肌肉损伤的作用,可提高运动强度和耐力
木姜叶柯
降三高,抗过敏,抗炎
(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
抗氧化,防止膜脂过氧化,减少脂褐素生成,预防白内障
以上就是有关于药食两用上品药材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大家能够有所认识,在进行养生调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所应用。
南京博医堂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