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癖神火针灸是一种药艾条实按灸疗法。首见于清代的《种福堂公选良方》。
通经活络,散瘀活血、消痞破积、化痰软坚,宜痹镇痛。
用于各种痞块。
艾绒,木鳖,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莪术,甘草,皮硝,闹羊花,硫磺,山甲,牙皂,麝香,生鸡蛋,桑皮纸,火柴或打火机,灰盒,甲紫等。
灸具制作:艾绒g,木鳖、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莪术、甘草、皮硝各5g,闹羊花、硫磺、山甲、牙皂各10g,麝香15g。除艾绒外,其他药均研为极细末,加入麝香少许,研末和匀。将约一尺见方的桑皮纸一张,摊平铺好。先称艾绒40g,均匀铺在纸上;再称药末10g,均匀掺入艾绒中。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一层桑皮纸,两头约留一寸许空纸,捻紧即成。阴干保存,勿使泄气。每次应准备2支以上。
具体操作:在施灸部位铺上面纸10余层或棉布5~7层。取消癖神火针2支,均点燃一端,将其中一支作为备用,另一支以握笔状执住艾条,正对穴位或部位,紧按在面纸或棉布上,稍留1~2秒钟,使药气温热透入深部,直入病人体内。若患者感觉烫不可忍,略提起药艾条,待热减后再行按压,如此反复施行。若艾火熄灭,可取备用的药艾条接替施灸。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按压7~10次,务使热力持续深透。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易伤皮肤,起疱,甚则溃烂感染;过低,则药力不能透达,达不到治疗目的。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消癖神火针灸法是实按灸,温度要掌握好,避免灼伤。对于初学者更要引起重视。
(2)若是灸后局部起水泡,小者可待其自然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刺破引流,外涂甲紫,以防感染。
(3)施灸时将面纸或棉布捻紧,以免面纸或棉布烧破,损伤皮肤。
(4)将百发神针点燃时,一定要燃透,否则,面纸或棉布一包,或一按压,容易熄灭。
(5)施灸时按在穴位上的力度、热度、时间长短以患者感觉最强为度。
(6)灸后应让患者休息片刻,以使药气周流畅达全身经络,直达病所,驱逐病邪。
(1)《种福堂公选良方》:“蜈蚣一条,木鳖、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莪术、甘草、皮硝各一钱,闹羊花、硫磺、山甲、牙皂各二钱,麝香三钱,艾绒二两,制作如雷火针,以灸治痞块。”
(2)《理瀹骈文》:“蜈蚣一条,木鳖、五灵脂、雄黄、乳香、没药、阿魏、三棱、莪术、甘草、皮硝各三钱,闹羊花、雄黄、穿山甲、皂角各二钱,麝香三钱,甘遂五钱,艾绒二两。”
消癖神火针灸,所谓“消癖”,其“消”是指消散、消除,“癖”是指癖积,即两胁间的积块,痛时才觉得有物鼓起,可以摸到,不痛的时候则鼓起之物消失。消癖神火针与太乙神针的制针法、用法基本上也一样,主要的区别依然是药物组成和治证不同。它所主治的病证为顽固性痞块不消或反复发作的病证,多因寒邪侵犯引起,如肠鸣腹泻,腹痛,胁肋痞满,痛经,胆绞痛,肾绞痛,疝气,心绞痛等。
艾灸培训:大医堂每月1日专业艾灸培训班开课通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全球会员招募公告
《艾草文集》:国内第一本艾草研究文集
《艾草中国》纪录片:面向全球征集艾草故事和拍摄线索
《中国灸法大全》:艾灸师必备随身宝典和艾灸百科全书
全球三大艾灸会议平台
国际灸法大会
艾草产业大会
艾灸馆长大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