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砒霜,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出了名的毒药。因为它无色无味,在古装剧和历史小说里,多少人用它杀人于无形之中。
但是,近日,
国家卫生部前部长陈竺教授和他的团队
采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并因此获得国际大奖,
着实惊艳了很多人。
砒霜目前在医学上有着怎样的应用?
古装剧里常说的“以毒攻毒”真有道理吗?
本文专家:西安交大二附院药学部副主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主任中药师王晓萍砒霜,俗称鹤顶红。是砒石经过升华而成的三氧化二砷的精制品。早在五代时期的著名本草书《日华子本草》中,就已有关于砒霜的记载,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王晓萍砒霜是剧毒类矿物中药,用之不慎,可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导致“七窍流血”或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但如果使用正确,不仅可以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还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据文献记载,比如外用砒霜可治疗痔疮肿痛、颈淋巴结结核、癣疮、鸡眼、斑秃等。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含砷化合物。砷对皮肤和粘膜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在药用价值方面,外用多一些,中医主要用来祛痰,治疗痔疮。但事实上,砒霜在中医上用得非常少,主要因为量不好掌握。王清辉同时,现在也有研究显示,砷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肺癌、骨髓癌及红斑狼疮等,但现在都只是处于实验阶段,证实它有这方面的效果,尚没有应用到临床实际中。
常见的毒性中药“雄黄”中也含有砷在配方药中比较多见除了砒霜中含有砷外,常见的毒性中药“雄黄”中也含有砷,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毒性很大,在配方药中比较多见。
比如药品“安宫牛黄丸”中就含有砷,它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药品“梅花点舌丹”中也含有砷,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药品“牛黄千金散”、“小儿惊风散”等里面也含有砷,也都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效果显著。
以毒攻毒疗法,在我国中医文化中历史非常悠久,《淮南子·修务训》中就记载有古人曾用乌头、附子等毒性药物,救活濒死者的实例。
王晓萍以毒攻毒就是针对致病邪毒的偏性和病机,利用某些药物或疗法的毒性来抑制或消除。常用来治疗肿瘤、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疑难疾病。”通过“以毒攻毒”疗法用于治病的有毒药物还有很多蜈蚣、水蛭、全蝎、蕲蛇、金钱白花蛇、朱砂、雄黄等都被用于治病,比如蜈蚣中医用它来入药治疗半身不遂、偏正头痛、蛇虫咬伤等,中医用水蛭治疗血瘀经闭,中医用朱砂入药治疗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等。
年,国务院曾出台了《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这28种中药为“毒性中药”品种,包括: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比如“壮骨关节丸”、“风湿马钱片”等在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疼痛方面效果很好,“小儿七珍丹”里面含有“生巴豆”,可帮助小儿通便泻火,“六神丸”里含有蟾酥可以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
毒性中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1.是要控制剂量,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使用剂量一定要谨慎;2.是不能长期服用;3.是要合理炮制,以减轻毒性;4.是讲究与其它中药的配伍。比如“生马钱子”虽有毒性,但经过合理炮制后就能发挥药效,“生附子”毒性很大,但它与甘草、生姜合理配伍后,就会减少其毒性,并发挥治病作用。华商报记者卢红曼孟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