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历史源远流长,最初用作饰物,袋内装香料和生米,是古人喜欢的装饰品。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中药的芳香避秽功能和对人体正气的调养作用,除用作香囊佩戴外,还逐渐应用于生活的较大范围,以清新空气,祛除病邪,防蚊虫,制成可以燃烧的地盘香、塔香、线香,或用相关的药方煎煮熏洗。现在流行的香薰药浴等芳香疗法,正是传统医学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巧妙结合。
1预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药香囊: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量,在药房里磨碎,包成4克/袋,装袋,半月至1月换一包。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觉放枕边2提高抵抗力,增强呼吸道能力的: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3驱除蚊虫香囊: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比例为1∶1∶1∶1即可4儿童防感冒:(1)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2)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
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5解春困:(1)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2)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3)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
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白芷可祛风解表、化湿通窍;丁香能芳香理气、温中降逆。5驱蚊虫的香囊配方:1)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各适量。爱心提示:此方剂量配比没有严格要求,根据需要可随意掌握;保持比例为1∶1∶1∶1即可。2)艾叶10克菖蒲10克鳖甲10克闹羊花20克。6防流感的香囊配方:1)最近在国内流行起一种中药香囊防止流感的方法,中药的治疗作用比较广泛,能够抑制致病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和解热,特别是流感高烧不退,中药解热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安全,另外还有一个中药特有的功能,就是调节免疫功能。香囊采用十五种芳香药材,包含丁香公、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名贵中草药做成的中药香包,可以挂在车里家里,或小孩子身上,也可挂在手机上,钥匙扣上,不但好看,而且能够有效预防秋冬季流感。2)研究表明,香囊中的药物并没有直接杀死病毒和细菌的作用,而是药物散发出持续的芳香气味,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了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灭杀作用,使这些微生物在上呼吸道黏膜不能存活,因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蔻仁各2克,最好能碾碎成小颗粒,扎好口后挂在宝贝胸前,睡觉时放枕边.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还有人自制的香囊配方:丁香公(母)、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冰片、除虫菊等7川芎闻鼻散功用:预防感冒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出处:《内病外治精要》8三香散功用:防治四时流感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9山奈苍术散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10冠心病外用药袋功用:防治冠心病药物:玄参10克、当归10克、菖薄12克.桂枝5克、薤白10克、冰片5克、黄芪30克、麦冬30克、丹参30克、天冬20克、黄精20克、枸杞子15克.苏梗12克、五味子10克、三七10克,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用法:上药干燥,粉碎,过筛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药袋,放置左胸前,并时时以鼻嗅之。用时,如感不适,就需停用几天。出处:《古今中药外治真传》11辰砂囊功用:治不寐多梦(失眠)药物:辰砂适量用法:上药装囊,戴身及髻中,以气嗅鼻出处:《本草纲目》12雄黄嗅鼻散功用:治魇寐不寤(又称嗜睡)药物:雄黄适量用法:将雄黄研末,放纱袋中,挂身上,且时时以鼻嗅闻。13早春散:苍术10克,甘松10克,菖蒲10克,桂皮5克,高良姜15克,雄黄5克,冰片0.5克,樟脑1克,碾成粉末装入香袋即可。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菖蒲:辟秽开窍,宣气逐痰桂皮:祛寒活血舒筋、通脉止痛高良姜:温胃散寒,消食止痛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樟脑: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做个“早春散”挂在脖子,香袋里的药物正好处在天突穴的位置,药味散发出来后不但留香,还可以祛散口鼻周围的不良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病菌通过呼吸系统侵入,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疾病。这个香袋透出一股香味,有点甜,带点微苦,很清新
14端午香袋配方: 1.高良姜g,佩兰、桂皮各50g,冰片20g。 2.雄黄60g,菖蒲80g,桂皮50g,朱砂20g。 3.川芎、白芷、苍术、零陵香各50g。 4.山奈g,雄黄20g,冰片10g,樟脑10g。 上述各方,均研末混匀装于香袋内使用。
15能辟瘟防病的辟疫袋:取贯众、牙皂、薄荷、防风、朱砂、艾叶、石菖蒲各等量,先将除朱砂外的各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朱砂混匀,取药粉30~50克装入小布袋内,能辟瘟防病,用于预防麻疹及流行性感冒。于疫病流行期间,将上药挂于颈部上方,5~7天换药一次。
16适用于小儿谷道脾胃虚弱的脾兜:取公丁香、苍术、陈皮、厚朴、白术、木香、破故纸、吴茱萸。诸药各等量共研细末,制成腹兜,每兜用药50克。佩戴于脐部。症状消失后不再佩戴。能温中健脾、行气止痛。适用于小儿谷道脾胃虚弱之泄泻、气滞腹胀、腹痛等症。17适用于小儿积滞的消食香袋:取炒山楂、炒谷芽,炒神曲各10克,藿香、苍术各6克,陈皮、木香各3克,共研细末,放入以丝或绸做成的小袋内,悬挂于颈部,药袋平天突穴处,一周换药一次。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积滞症。
药甜味配方
主要功效:芳香化湿,辟疫防瘟。
本配方包含了多种中草药:九节菖蒲,苍术,香白芷,关防风,丁香,山奈,川羌,广藿香,苏叶,佩兰,桂花,零陵香,罗勒,香茅,肉桂,水安息。
藿香、苏叶、佩兰、桂花,既是传统香料,也是芳香化湿、防疫辟秽的重要中药,挥发度极高,能刺激大脑嗅神经。
石菖蒲、苍术、白芷、防风、丁香、肉桂,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帮助脾胃运化,促进营养吸收和新陈代谢。
零陵香、罗勒、茅香、安息,能疏通经络,调整神经,舒缓压力,振奋精神。
凉香味配方
主要的功效:提神醒脑、清热解暑。
本配方包含了多种中草药:辛夷,荷叶,抹茶,荆芥,茅香,桑叶,芸香,金银花,薄荷叶,薄荷脑。
辛夷、薄荷,可以缓解头风脑痛、晕车晕船,通鼻塞、除浊涕,是清神醒脑的主要药植物。
金银花,可以清暑热、解暑气、化暑湿,是解暑妙药。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酶物质,具有抗衰老,轻身健体的良好功效。
荷叶,也常用于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抹茶,清香提神,解毒利湿。
芸香,气味清香,经久不散,是古人最常用的防虫香料。
薄荷脑,提取自薄荷的叶和茎,外用可以局部止痛,止痒,防蚊虫叮咬。
茅香,不仅是香草,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和用来防衣料虫蛀。
除了独家秘方,紫元对香囊原材的选用、制作也有严苛的标准:
功效实在的天然高等级药材选用在特定地域内的药材,药材的栽培、采收、加工都很有讲究。药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例如,选用产自东北三省品质最好的防风、四川阿坝州及甘孜州等地的川羌。
药材干净且只选有效部位不含泥砂、杂草等杂质,不含与有效部位不符的材料。
安全规范炮制不使用硫磺熏制,除特殊情况外只选用当年新收的草药。
预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药香囊:藿香、艾叶、肉桂、山萘等量,在药房里磨碎,包成4克/袋,装袋,半月至1月换一包。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觉放枕边提高抵抗力,增强呼吸道能力的: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驱除蚊虫香囊: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比例为1∶1∶1∶1即可儿童防感冒:1、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2、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解春困:1、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2、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3、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苍术、佩兰、艾叶、冰片、藿香、樟脑、陈皮、薄荷等中草药,其中苍术能祛风散寒、开窍;白芷可祛风解表、化湿通窍;丁香能芳香理气、温中降逆。驱蚊虫的香囊配方:1)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各适量。爱心提示:此方剂量配比没有严格要求,根据需要可随意掌握;保持比例为1∶1∶1∶1即可。2)艾叶10克菖蒲10克鳖甲10克闹羊花20克。防流感的香囊配方:1)最近在国内流行起一种中药香囊防止流感的方法,中药的治疗作用比较广泛,能够抑制致病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和解热,特别是流感高烧不退,中药解热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安全,另外还有一个中药特有的功能,就是调节免疫功能。香囊采用十五种芳香药材,包含丁香公、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名贵中草药做成的中药香包,可以挂在车里家里,或小孩子身上,也可挂在手机上,钥匙扣上,不但好看,而且能够有效预防秋冬季流感。2)研究表明,香囊中的药物并没有直接杀死病毒和细菌的作用,而是药物散发出持续的芳香气味,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了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灭杀作用,使这些微生物在上呼吸道黏膜不能存活,因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蔻仁各2克,最好能碾碎成小颗粒,扎好口后挂在宝贝胸前,睡觉时放枕边.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还有人自制的香囊配方:丁香公(母)、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冰片、除虫菊等川芎闻鼻散功用:预防感冒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黄1.5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出处:《内病外治精要》三香散功用:防治四时流感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山奈苍术散功用: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用法;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冠心病外用药袋功用:防治冠心病药物:玄参,当归,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各适量。用法:上药干燥,粉碎,过筛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药袋,放置左胸前,并时时以鼻嗅之出处:《古今中药外治真传》辰砂囊功用:治不寐多梦(失眠)药物:辰砂适量用法:上药装囊,戴身及髻中,以气嗅鼻出处:《本草纲目》雄黄嗅鼻散功用:治魇寐不寤(又称嗜睡)药物:雄黄适量用法:将雄黄研末,放纱袋中,挂身上,且时时以鼻嗅闻。早春散:苍术10克,甘松10克,菖蒲10克,桂皮5克,高良姜15克,雄黄5克,冰片0.5克,樟脑1克,碾成粉末装入香袋即可。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菖蒲:辟秽开窍,宣气逐痰桂皮:祛寒活血舒筋、通脉止痛高良姜:温胃散寒,消食止痛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樟脑: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做个“早春散”挂在脖子,香袋里的药物正好处在天突穴的位置,药味散发出来后不但留香,还可以祛散口鼻周围的不良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病菌通过呼吸系统侵入,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疾病。这个香袋透出一股香味,有点甜,带点微苦,很清新。
使用香囊时要注意防水、防潮,孕妇慎用。若直接接触皮肤而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取下香囊,将香囊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局部皮肤外搽皮炎平或肤轻松软膏即可。不过现在市面上好像不容易买到正宗的香囊了,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啦,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碎布、药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中药香料粉(从中药店选取上面所提中药中的三种以上药粉即可)工具:剪刀、针、缝衣线做法:(1)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等。(2)剪下相对的两片(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香料粉根据需要自己选择。(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香囊原料大料、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香囊做法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为克左右,其他几味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间。把全部药物研碎后放入缝好的布袋中,假如是挂在家里,可以做一个大些的,假如随身携带,就把研碎的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装入布袋中。
为更好的服务客商及农户成立玫瑰信息平台,提供玫瑰相关产业产品供需信息,帮助广大玫瑰企业及农户更及时准确安全的了解发布相关玫瑰信息。笑迎八方来客共商发展,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