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小白进阶口粮之植物的智慧冻干水

《植物的智慧》,是李振基和李两传老师合写的新书。

李振基,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与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出版有《生态学》等专著。

李两传,荒野基金会国际自然教育讲师,熟识各种昆虫、植物特性,积累了大量生态保育知识。成立了传承生态工作室。

全书13万字,页,共七章,分别讲述了植物的生态智慧、生理智慧、数学智慧、化学智慧、物理智慧、拟人智慧和特色智慧。

每一句都是干货,配以大量的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示说明,植物小白每看一句,就进阶一点点。就像在吃那种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作的水果干,一片片香脆爽口,又保留了水果大部分营养物质,非高温无油炸,也无任何添加物,绿色健康。

嗯,李老师没有给我广告费,不过这书看了也就赚到了。下面略展示一二。

▍摘自引子

这朵睡莲中的部分花瓣与外圈雄蕊张开,内圈雄蕊将雌蕊包住,达到异花授粉的目的(上图为书中插图)。

一天早上从宾馆出发去海边,路上看到一盆睡莲,几朵睡莲仿佛刚起床,花瓣才微张,其中一朵睡莲中间的雄蕊已经站了起来,另一朵睡莲中间的雄蕊却肩并肩,窃窃私语,没有要站起来的意思,其他的几朵还没从睡梦中醒来。等约莫半小时后,我从海边观察螃蟹回来,这几朵睡莲的花瓣已经全部张开。其中,昨天已开放的两朵里面的雄蕊全张,而另一朵今天刚绽放,内圈雄蕊将雌蕊包住,站立的雄蕊花粉饱满,正等待访花昆虫到来,这正是睡莲第一天花与第二天花的差别。

一盆睡莲如此,其他植物也如此,植物从远古一路走来,发展成今天的30万种,每一种植物都有许许多多的妙招。

▍摘自第一章生态智慧

上图为书中插图

竹笋从芽开始,慢慢长大,破土而出,力量大到可以挡住它冒出的石头。在这个过程中,保护笋的是一盔甲,如同穿了一件又一件厚衣服,即笋箨(tuo,四声)。笋箨中纤维发达,外面有很多毛,里面光滑。竹笋在长高的过程中,笋尖被保护在笋箨里面,里面的温度比空气中高基督,保护笋尖不受低温冻害;雨季时,雨水顺着笋箨表面的毛往下流,保护竹笋不受雨水影响;笋箨还可以阻止象鼻虫的钻噬。在整个笋期,笋箨把笋保护得严严实实,直到笋长高长大了,笋箨才脱落,功不可没。

▍摘自第二章生理智慧

在这株铁杉倒木上可以看出,树木都是靠每年积累一小圈而逐渐变粗的(上图为书中插图)。

植物与动物的关系是复杂的,植物需要动物帮助授粉、传播种子,但是,如果动物过度利用植物,则植物无法维持下去。植物在成长过程中,含水量多的幼嫩部分转变成了含水量少硬而老的部分以避免被动物啃食。例如,毛竹,刚长出来时茎秆的粗细和成熟后是一样的,但其硬度不一样,刚长出来时,茎秆很娇嫩,一个月后木质化,可承受狂风吹袭,两三年后,茎秆的韧性、硬度十足,四五年后,有点黄绿色,更老的竹杆渐渐偏白色并产生老年斑。

......

不同的植物,其木质部的木质素或其他化学组成并不一样。例如,樟树有精油等物质,能够防止昆虫啃食,而银杏体内也有氢氰酸、白果酸、白果酮等成分,亦让昆虫望而生畏。

▍摘自第三章数学智慧

石莲按逆时针方向转度28分后长出下一片叶,以此类推。上图为书中插图。

地球上的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的数学智慧出乎我们意料。例如,石莲、大蓟、菊芋等很多叶片的着生与排布位置,都符合裴波拉契数列规律,是最能有效获得太阳能的排布;又如向日葵、大丽花和兔尾草盛开的每一朵小花,也都符合裴波拉契数列规律。

▍摘自第四章化学智慧

在很多地方,人们会采杜鹃的花朵来吃,吃起来微酸,但唯独不吃黄杜鹃。黄杜鹃指的是羊踯躅,又名闹羊花,体内含有闹羊花毒素、马醉木毒素、石南素等成分,人误食会腹泻、呕吐或痉挛;羊误食往往踯躅而亡,故此得名。

▍摘自第五章物理智慧

葡萄已经准备好卷须便于攀爬,仔细观察可以注意到,其卷须和叶片对生,实际上卷须是叶片的特化(上图为书中插图)。

众所周知,藤本植物无法直立起来,但同样需要沐浴阳光。那怎么办呢?

于是藤本植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吸的吸,卷的卷,或借一下力,靠种种办法爬到林冠层去透透气,享受阳光浴。

豌豆、葡萄在茎节叶腋部长出缠绕须,一搭到它物,就马上卷紧枝条,如此便可以牢牢往上攀爬上叶冠,抢到充足的光照。

▍摘自第六章拟人智慧

伞型科植物开花之时,芳香馥郁,向昆虫发出邀请函(上图为书中插图)

植物开花时,其花色与香味都成为邀请动物到来释放的信息,但在不希望被取食时,植物会散发不同于平常的气味,告知其他同类植物:有敌情,做好防范。

▍摘自第七章特色智慧

昙花(上左)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是仙人掌科植物,晚上开花。量天尺(商品名火龙果,上右)也是仙人掌科植物,原产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也是晚上开花(上图为书中插图)

不少植物靠错开开花时间来避免被动物啃食,例如,仙人掌科植物多在夏季傍晚开花,但开花时间很短,一般只有短短3-4个小时。因为它们主产于热带美洲荒漠区域,白天气温高,而且晚上8-9点正是夜蛾等昆虫比较活跃的时候,这个时间开放,有利于传粉,于是就有了“昙花一现”。这是长期协同进化的成果。

最后,晒下李振基老师的签名。

那天李老师做完分享,签名售书的队伍好长。李老师说他视力不好,可是他恭恭敬敬问清每个人的名字,认认真真写下请某某老师惠正,我一边感动一边纠结,又想又不忍让老师为我签名。能为李老师的这份求索与敬畏之心,尽微薄之力来传播,也算是一种报答吧。

--全文毕--

原创图文,如有错误、请指正。欢迎原文链接转发。转载请留言。

这是我的第30篇小文,推荐阅读:

我去看紫藤

小区种野草花

繁缕离家记

水彩刘寿祥

二球的画展

树蕨

花草小结

七仙女和董永仙化的双峰山上有啥花

看图写话:大天鹅

云雾秋山

寻熊记

大雪山的花季

路过东湖

贝林大河:石头讲述大河沧桑

天天“六一”之一排紫晶蘑

门前的鹅掌楸:濒危与常见

蔷薇姐妹:重新认识之旅

谁是蓝莓:智利那些花之二

春山记-北纬30度秘境宣恩

飘飘羽毛果▏智利那些花之一

天葵

你好,我是樱

阿拉伯婆婆纳▏最熟识的春花朋友

三月草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4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