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4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心解

《论语》是言说不尽的……面对这部指导人生实践的语录体经典,不同时代、不同身份角色的人都可以围绕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它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也是我们00后的优秀学生们斗胆来分享自我思考与阐释的原因,我们生活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阐释、解读语录之前,我们会参考前贤的经典解说,但更多会结合我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去深入思考,故名“论语心解”。

里仁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李奕萱:

孔子认为比起嘴头功夫,切实的行动更加重要,之前的论语中提到孔子赞同少说,只把有把握的谨慎地说出来,就能少犯错误。诸如花言巧语不是孔子所赞同的。工作勤劳敏捷,尽到该有的职责和义务,符合儒家对君子的要求。

而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好的口才也非常重要,言辞方面应当谨慎,但不应当过于迟钝,应当把握好中间的度。所以这一则论语更本质要强调的是要言行一致。说话谨慎迟钝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空头支票。

王雨萌:

言与行一直是人们热衷探究的命题。

孔子认为,言语需迟钝,因为祸从口出,而且“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只有谨言,才能少过,才能正威;而行动需敏捷,因为只有雷厉风行才能把握时机。这一则中,孔子强调言须是“讷言”,行须是“敏行”。但其实这一看法在《论语》中并不绝对。孔子也借“三思而后行”来说明要“慎行”。

在我看来,言和行都很重要,也都需要兼具“讷”和“敏”的特点。“讷”不是木讷,而是深思熟虑;“敏”不是鲁莽,而是干练果断。

划重点——

1、孔子肯定切实的行动,否定花言巧语。工作勤劳敏捷,尽到该有的职责和义务更符合儒家对君子的要求。

2、在当今社会,好的口才也非常重要,这要求我们在言辞方面不宜过于谨慎迟钝,应当把握好中间的度。

3、言和行都很重要,也都需要兼具“讷”和“敏”的特点。“讷”指的是深思熟虑;“敏”指的是干练果断。

今天这两位同学的“心解”有没有带给你什么启发?

对本则论语内容的深入理解又引发了你对生活经验的何种联想?

人人生活乐不同,人人均可评《论语》,

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在评论区书写自己的“心解”~

上一篇:4.22古者言之不出

更多《论语》文言练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5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