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集团的领导用现代企业制度成功改造了一个百年老字号;用最小的社会成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用稳步前进的方法,以最小的失误,取得了最大的成功。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做长、做强、做大了一个百年民族品牌。
说历史,只是借鉴;看未来,更是考验。成绩和荣誉只属于过去,开拓和创新才有未来。
同仁堂从解放前夕只有一百多人和三间门面的老铺,发展到今天拥有十大公司、一万多员工的国营企业,这是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年新领导班子成立之后,锐意改革夯实基础,使同仁堂从年开始,经济指标连续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创造了每五年翻一番的佳绩。“”工程全部实现后,形成了现代药业、商业零售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的产业布局,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同仁堂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未来的挑战。
在同仁堂庆祝创建周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政协原主席王大明等领导参观《同仁堂文化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仁堂集团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的机遇:国际和国内的医药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全球天然药物销售额约占药品总销售额的30%,并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说机遇,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潜力。年,中国在世界药品消费市场中占第七位。
说机遇,中医药深深植根在中国老百姓当中,有着坚实的基础。中国现有非处方药四千二百多种,年销售额八百多亿元,其中,中成药占了70%以上。
说机遇,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随着人民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预防医学越来越重视,对中医中药的需求必定会日益增加。
说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医药对于养生和老年病有独到的效果,因而最受老年朋友的欢迎。
说机遇,同仁堂集团的领导更把眼光投向了农村。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0%,目前人均用药消费与城市相比,其比例仅为1:7。因此,无论从“济世养生”的同仁堂经营理念来说,还是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需要来说,开发农村市场,解决农民的看病吃药问题,都是同仁堂义不容辞的责任。
说机遇,更有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务院曾先后出台了快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炭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义。北京市委、市政府更是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同仁堂集团领导也清醒地看到了挑战。
濒危中药材使传统高附加值产品的生存受到威胁。
“洋中药”发展迅猛,20%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被“洋中药”占领。
国外和国内各类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医药市场,它们有可能给同仁堂带来新的合作伙伴,更有可能带来新的竞争对手。
全国医药分销商已经达七千多家,市场竞争激烈。
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同仁堂集团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名为《至五年发展规划》,又称“计划”。
中国传统医学主张“治未病”,针对人们对养生、保健、长寿越来越重视,“亚健康”状态对现代人威胁越来越大的状况,同仁堂将大力发展健康药业。
销售是企业的基础。为了夯实基础,同仁堂将大力发展零售网点,继续加强在海内外建店的步伐,让中医药惠及海外同胞和外国朋友。
同仁堂将医院和同仁堂学院的作用,真出成果,快出成果,让科技给企业插上翅膀。中医有“医药不分”的传统,同仁堂将努力实现中医和中药的结合,为海内外零售药店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同仁堂博物馆是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品牌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的重要单位,也是向社会宣传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同仁堂将不断充实它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它的文化塑造水平,让它为传承企业文化作岀更大贡献。
同仁堂博物馆外景
从年开始,同仁堂加大了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强化对品牌的控制和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两个上市公司,即股份公司和科技公司。事实证明,同仁堂集团领导加强控制力的决策非常必要。正因为集团领导一直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业,加强了控制力,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和稳定的资金链,因而在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为第一波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来到时,同仁堂仍然能够持续发展,继续前进。
同仁堂的未来将会怎样?集团领导制定的《年至年五年发展规划》这样描绘:
再过五年,同仁堂的销售收入将达到二百亿元,利税达到二十六亿元,创汇五千万美元,不仅比现在翻一番,而且雄踞全国同行业之首。
到那时,同仁堂将有两千家以上的零售网点,星罗棋布于祖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到那时,还将有十家左右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旗舰店拔地而起。它们不仅规模恢弘,美轮美奂,设施完善,而且会以更周到、更体贴的服务为百姓造福。
到那时,同仁医院(医馆、诊所),不仅是体现中医“医药一体”的传统,更是为了惠及海内外的病患。
到那时,同仁堂将在海外开设上百家中药店,让中华国药飘香四海,闻名五洲。
这一切不是空中楼阁,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美妙的梦幻。中医药已经在世界上开始受到重视。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展示了中国运动员夺取金牌的能力,也展现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景。
奥运会期间,许多外国贵宾都来到同仁堂参观、购药。其中不乏国际奥委会官员和他们的亲属、朋友,以及外国元首和他们的夫人、亲友。
8月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夫人安妮?罗格和十一位执委会官员的夫人,翩然来到同仁堂博物馆和大栅栏药店参观。罗格夫人是造诣很高的医生,她虽然是西医,但对中医药也很感兴趣。当她听说同仁堂是有名的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时,才执意要到同仁堂参观。在同仁堂博物馆,她非常仔细认真地观看展品,尤其是同仁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针灸铜人,并且连连夸赞中国针灸的神奇。在大栅栏药店,她还请医馆馆长关庆维大夫为各位夫人把脉,当关大夫说出每位贵宾的脉象和体症时,贵宾们都为中医诊脉的准确和神奇折服了。临别时,罗格夫人还为同仁堂题辞:“非常感兴趣了解中医药和针灸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奥运会开幕的第一天,南太平洋上的岛国萨摩亚的元首埃菲殿下及夫人和随员共四人,来到同仁堂参观。除了仔细地观看展品,认真地听取讲解外,元首还和梅群总经理探讨了在南太平洋共同拓展中医药事业的前景。临别,埃菲殿下为同仁堂题辞:“中医药文化太神奇了,它具有世界影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在中国发展得很好,也希望它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发扬光大。”
8月9日,瑞士联邦主席库什潘的夫人布里吉特?库什潘一行又来到同仁堂博物馆参观。这位第一夫人也是医学专家。她对中药的炮制非常感兴趣,仔细地向同仁堂的专家询问了中药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后药性的变化等。当她听说汉代的华佗能用“麻沸散”进行麻醉实施外科手术时,称赞中医很了不起。同仁堂博物馆丰富的展览内容竟引得第一夫人留连忘返,参观的时间一再延长。瑞士使馆的工作人员两次提醒后,她才带着依依惜别之情,离开了同仁堂博物馆。临别,她留下了这样的题辞:“中国传统中医药知识和技艺令人惊叹,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祝贺同仁堂,并祝愿同仁堂品牌长青
年奥运会期间,同仁堂迎来了尊贵的远方客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夫人到同仁堂博物馆参观访问
8月23日,三位越南客人来到同仁堂,他们张口就要买六十丸安宫牛黄丸。为什么一下子要买这么多?原来,他们的父亲是越南人民军的一位高级将领,曾经患过中风,在服用了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之后,不仅治好了病,而且还恢复了健康,没有留下后遗症。因此,他们整个家族都信任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趁这次到北京观看奥运的机会,为他们家族购买一批安宫牛黄丸。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都说明了中医药和同仁堂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同仁堂的前途远,责任重,希望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