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羊花,可能是水浒传里迷魂汤配方药材之一
闹羊花又名黄杜鹃、羊踯躅花、踯躅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山茶花、黄花花、雷公花、黄花女,闹羊花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闹羊花。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太行山谷及淮南山。三月采花,阴干。
今近道诸山皆有之。花黄似鹿葱,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故以为名。
《中药大辞典》
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序。4~5月间花开放时选择晴天采收。采下后立即晒干。
常见于山坡、石缝、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
功效《饮片新参》王一仁
闹羊花(即羊踯躅)
形色:花色紫灰。
性味:苦麻温。
功能:治恶毒诸痹,可作麻醉药。
分量:八分至一钱半。
用法:生用,或研末外敷。
禁忌:有毒,宜慎用。
又称八厘麻(八厘的量能麻醉),谓剂量超过八厘,即有中毒症状。
《神农本草经》
味辛,平。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温,有大毒。主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邪气,鬼疰,蛊毒。
太极本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