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散发着墨香气息的古典书籍,古朴的中医捣药杵,年代久远的眼科器械、器皿……或纯手工制作,或满是历史的烙印。医院一楼大厅,循着工作人员指引,记者的目光落在了这些老物件身上,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型的眼科用品展览馆。
一件件眼科老物什在灯光映照下,仿佛穿越时空而来,焕发着迷人的光芒,充满年代感的画面,带我们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家以护眼、治医院,居然还设有一个小小的展览馆,医院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医院医疗事业部副主任刘毅龙介绍,记者恍然大悟:医院掌舵人——党支部书记、眼科专家许伟,在从事眼科工作的40年里,从来没有放下过对这份事业的十二分执着,从治疗眼疾到传帮带徒弟、再到撰写论作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直至倾心数十载,将收集到的与医学、与眼科有关的或书籍或物件一一陈列出来,医院医者还是来访者能够直观、形象地了解过往……
落户伊犁,缘于一份信任
年5月,医院正式落户伊犁,医院集团在全医院,也是伊宁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之一。
“在这之前,医院都有自己的眼科,但规模大小不一、治疗范围也有所差别。所以我就一直想,在首府伊宁市,如果有一家专医院,不但免去了就诊者要与其他科室患者争抢在挂号、缴费、检查等项目上的等待时间、还不用各个楼层来来回回地跑,而且专业眼科可以提供从儿童、青少年近视及其预防知识的普及、用眼健康讲座,到老年眼疾的治疗及控制等,服务精细化、触角延伸得更长了。”当时已经退休、并被伊犁医院争相返聘坐镇眼科的许伟,有了更宏大的设想和打算。而已“在全国30个省(市)区建立了近医院、年门诊量超过万人”的爱尔自然成了首选。“爱尔不但在国内知名度相当高,而且于美国、欧洲和香港医院。还与中南大学有合作,为培养眼科硕、博士高级医疗人才发挥着作用。”许伟介绍,因为爱尔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前端性的科研项目,才能最大程度地受益于患者,让伊犁各族患者放心。
走进这座楼高四层、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在万元的医院,企业文化墙同样吸睛:“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是医院的使命;“以爱心致力于人类的眼健康事业”是医院的文化引领;“在医疗技术、经营管理、服务患者、回报社会方面成为眼科行业的典范”是医院永远的追求!各楼层电梯口的“EYE”标志既是“眼睛”的英语大写形式,也是视力表上“E”的最直接表达……在这里,一切因“眼睛”而生。
“我们在一楼还专门设置了视光中心和配镜专区,以方便患者配眼镜;二楼的门诊包括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根据眼病的种类分开设立;三楼的住院部目前共有床位50张,因为单、双、多人间的设置和病房内独立卫生间,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生活需求,现在经常会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形;四楼就是手术室和行政办公的地方。”行政院长马惠英介绍,医院成立两年多,目前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还是伊犁州、伊宁市及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有一段时间我在南疆进行医疗援助,有一名伊宁市的眼病患者,大老远地追到那里专门找我帮他看病。如今,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了,因为咱们伊犁医院,这支队伍的技术和水平都是过硬的。”这位从事40余年眼科临床、医疗、教学工作,目前是新疆非公医疗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伊犁州眼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许伟,曾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泪器病组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委员、新疆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新疆“防盲办”成员,主持参与过国家、自治区和伊犁州多项医疗研究并取得成果,应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毅然决定放弃退休后的休闲生活,擎起医院这面大旗,组建自己的团队。如今,在以许伟书记为带头人的医疗团队中,77人中包括医护技人员56名,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护理人员21名。医院还汇聚了一批省内知名的眼科专家,拥有自己的专家库,定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及手术指导,为广大眼病患者提供高品质、多层次的眼科医疗服务。
精心呵护心灵的窗户
为了提高伊犁各族青少年基础保健知识和眼科医疗公益事业的发展,医院在干预青少年的用眼习惯、预防过早近视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