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杜鹃到底是鸟还是花?
----文/应可军----
一说到杜鹃,你首先想到的是杜鹃鸟还是杜鹃花?生物界中动植物同名现象并不少见,它们虽同名但结构却差异很大,作为宁海人的我,十分好奇,此时书房窗外传来了一声声宁海童谣:“谢豹花,红朵朵,内客讨啦山头华,黄鱼对白蟹,白蟹两头尖……”哦,现在正是清明季节,人们扫墓加坟时,会在路边采摘怒放的杜鹃花,俗称谢豹花或柴爿花,儿童们吟唱着童谣,那么杜鹃特指花,不,对面有人在读唐诗,正是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子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把自己的思路呼回去了,是花呢,还是鸟,宁海南宋诗人舒岳祥说,是花,他写过《杜鹃花》一首诗他说:“杜陵野老拜杜鹃,念渠蜀王身所变。我今流涕杜鹃花,为是此禽流备溅。嗟哉杜宇何其愚,万事成败皆斯须。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让放弑皆丘墟。汝初一身今百亿,凝滞结恋胡为乎。尔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谢豹何区区。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图。百亿禽分百亿花,数若恒河沙复沙。此花开时此鸟至,青枫苦竹为其家。锦官玉垒不可念,翠华黄屋天之涯。不闻十月杜鹃鸟,只见十月杜鹃花。何必看花与听鸟,老夫日日自思家。”他经营的篆畦园种了许多花,所以他这样说。到了明代方孝孺却提出异议,他说是鸟,明建文三年辛巳,方孝孺45岁。三月,夹河之役,盛庸大败。方孝孺作《闻鹊》诗,悲观至极十二月,燕王朱棣率大军南下。前线战事节节失利,让方孝孺忧心如焚。举朝上下更是一筹莫展,朝廷的失败只是早晚的事了。方孝孺此时的心境正如他在《闻鹃》这首诗中所写的一样悲凉:大势将去的悲哀深深地笼罩在方孝孺的心头。一样的鹃声,不一样的心境,“物是人非”的感伤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次年六月十三日,燕师从金川门入城。靖难之役结束,方孝孺拒降被杀。《闻鹃》一诗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五声落月照疏棂,想见当年弄机杼。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鹃声能白头”,古人这么说,那现代人怎么说。桥头胡街道东吕村说是花,年,“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4月14日,伴随着入春以来杜鹃花次第开放,首届宁海桥头胡(东吕)杜鹃花节暨美丽庭院展示活动在东吕村杜鹃广场隆重开幕,杜鹃花节以“花开东吕,潮起黄墩”为主题,活动内容涵盖笙箫管乐奏汶溪、美丽庭院展示、杜鹃人气王评选、文化交流采风及百姓大舞台“东吕杜鹃别样红”文艺晚会暨十佳最美家庭颁奖仪式等。但有个村说是鸟,桃源街道的下桥村,俗名谢豹桥,其文化传承和“谢豹桥”起名有关。据载,该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桥建成之日,桥上飞过一大群杜鹃,并发出悠扬动听的鸣叫声。正在为开桥仪式和桥名发愁的时任族长豁然开朗,将桥命名为“谢豹”。谢豹,即杜鹃,又名子规。“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子规是一种唤起归思、凝聚众心的鸟儿。这正是下桥地方文化价值的所在。“年,我刚当上下桥村主任,那时村子比较落后,村庄形象脏乱差,老百姓收入低,村集体收入为零。”下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陈冬娥说。那年,她和村班子用6个月时间完成了街面房改造,把土地征用剩下的街面房全部分给村民,部分村民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6万元。重修村老年协会,即现在的文化礼堂,之后又克服重重困难建起桃源菜市场,两栋综合楼每年能收入多万元租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经济富裕后,下桥村又致力建设村民的精神家园。“那时候,村民在物质上脱了贫,精神上却没有富起来。”陈冬娥说,“我们得为下一代考虑,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在桃源街道的支持下,陈冬娥和村班子说干就干,投入千万元改造特色文化街区,建成后,这条米长的步行街被冠以“月光街”的美丽称号。“月光街”上有文化礼堂、聊天长廊、新华书店等,村民自己组建的戏曲班子常在这里演出,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文化礼堂有可以容纳人的村民讲习所,有设施齐备的健身房,有多平方米的练舞厅,有可以远程诊疗的保健室……下桥村还组织村民建立文艺小分队、金桥京剧联谊会等。如今,一场两小时的文艺晚会,不用找外援,靠本村村民自己写剧本、自己上台演,就能演满整场。除了文艺活动,下桥村还把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党的政策和文明生活新风等内容,通过“文化讲习所”“聊天长廊”对村民进行宣讲,并收集民情民意。如今,下桥村的生活环境一天比一天美,村民鼓了钱包,富了脑袋,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村庄发展的红利。下桥老百姓真的很幸福,村庄建设起来了,村里还有学校,幼有所教,老有所乐,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明代游圣徐霞客到宁海,在他游记里说“四月初一日,马首西向台山。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四月初一日,勒马从西面向天台山进发。雨后新晴,秀美的山色中叮咚的流泉声随处可闻,反复地变化出新的景观,绿树丛中怒放的红杜鹃花相互辉映,令人忘却了攀登跋涉的辛苦。可见宁海山鹃之魅力。看来,杜鹃在宁海来说是花也是鸟,而且又是山。宁海杜鹃山位于县城东北面,连帽峰山,海拔.4米,西北有乌岩,上有巨人迹。海拔.4米西北山腰有半岩洞,洞顶一巨石,形如飞鸟凌空。洞边一石,名狮子岩。县电视转播台建于山顶。因为长相犹如杜鹃,称“杜鹃山”。杜鹃山-许家山是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中的一段较成熟线路,位于宁海县东北部,滨海丘陵地带,全程11.7公里,境内重峦叠嶂,树木茂盛,风光秀丽,文化遗迹众多,它犹如一条绳索,把散落的自然景观、文化遗迹、美丽乡村、田园风光等资源串成一条完整美丽的“珍珠项链”。是花也好,是鸟也罢,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的世界,因此踏青在这个时候是最合适的,当然赏花也是少不了的,杜鹃花在宁海特别多,所以是人们采花主角。但黄色的羊踯躅,千万别采。更不要误食。这是剧毒植物。宁海人俗称闹羊花,中毒症状开始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虑催吐或洗胃及导泻;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给兴奋剂,保暖;如血压下降则给去甲肾上腺素;如呼吸困难可给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民间用栀子汁解毒小。春末夏初,当你在一些风景区游览时,常常可听到“布谷、布谷”的鸟叫声,这是众多杜鹃鸟品种中大杜鹃的啼鸣声。这声音清脆悠扬,悦耳动听,人们都习惯说这是“布谷鸟”在啼鸣。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杜鹃鸟是古代蜀国国王望帝杜宇死后化身而成的。杜宇是神话传说中一位开明的皇帝,当他看到丞相鳖灵治水有功,使百姓安居乐业时,便主动把王位让给了他,不久后便去世了,死后变成了杜鹃鸟,日夜啼鸣,给老百姓催春乞福。言归正传,“鸠占鹊巢”这个成语中有两种鸟——鸠和鹊,其中的鸠,所指的不是鸠鸽类中的斑鸠,而是大杜鹃,而喜鹊属于鸦科,可以说是鸟类动物中筑巢的高手。它们筑的巢呈球型,直径较大,个别的甚至可达厘米,而且结构非常巧妙,还懂得将其出入口开在侧边,易守难攻,连那些鹰鹞们有时也难以得手。喜鹊的体型要比杜鹃大,而且生性较为凶猛,大杜鹃们根本就不是喜鹊的对手,很难有机会,更没有胆量去靠近鹊巢。敢于打它们巢穴主意的,只能是那些比它们更为强势的鸟类。在野外的科学观察中,杜鹃科类的这些鸟儿,它们一不筑巢,二不孵蛋,更不会去哺育雏鸟,这倒是动物界中的一个公认事实,属于典型的托蛋寄生鸟类。根据上文古人们的描述,以及鸟类学家们的观察,“鸠占鹊巢”中的鸠,的确是杜鹃家族中的成员。鸟类学家说,杜鹃喜欢将自己的雏鸟寄养给一些莺、雀、鹛之类体型上比它要小得多的鸟,未曾发现杜鹃把自己的蛋寄生到鹊巢里去的证据。因此“鹊巢鸠占”的说法。杜鹃自己懒得筑巢育雏,反而把后代丢给其他鸟去孵化养育,所以人们认为杜鹃是鸟中的流氓,“鸠占鹊巢”这个成语也被比喻强占别人的住房或占据别人位置的一种丑恶行为。其实,从动物学角度来看,托蛋寄生类的鸟儿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这样一种独特生态,也是十分有趣的。当它们把自己的蛋悄悄地产在宿主鸟的巢穴中后,就把哺雏的后继工作,全交给了小杜鹃的“养父母”来代劳了。是花还是鸟,好与坏,还是留给你吧。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图片:网络
〖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喜欢就点个赞〗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