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的一个小伙伴做了一个旅游项目,大概意思是,租了一块农田,上面建了几个蒙古包,草地、野花好大一片。同时还建了一个鱼塘,游客可以在水边钓鱼。
额……小编觉得这个鱼塘就是用来提高逼格的,拥有鱼塘可是件霸气的事情。
朋友说你别闹,虽然项目不错,可就是不太赚钱,未来还打算租块地做采摘园,问我有什么建议。
小编突然想到,现在光伏农业不是很火么,不但节能降耗,增加电费收入,还能增加看点呢。可是现在光伏农业发展情况怎么样,小编不是专家,可不敢给人乱提建议呢。所以小编采访了中国光伏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光伏农业首席专家高祥根。听听专家对光伏农业怎么看。
电力装备:在您看来,光伏农业出现的背景是怎样的?
高祥根:光伏一开始面向国外市场,受到制约后转回国内,发展光伏农业是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农业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光伏+农业”同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利用提供了发展空间,并且能够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电力装备:发展光伏农业有哪些原则?目前的发展模式包括哪些,这些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优势?您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项目?
高祥根:光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不与农业争阳光。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将光伏农业分为10个模块,包括林光、畜禽(牧)光、渔光、热电沼光、菌光、药光、水利光、菜(果)光等。
其中菌光是菌菇与光伏的结合,因为菌菇避光,因此这是光伏农业阴、阳最互补的发展模式。此外药光模式也不错,三七、铁皮石斛、灵芝、闹羊花等是喜阴中药材,适合在阴冷潮湿的地方种植,适合与光伏的互补。水利光主要是在偏远农村,尤其是山区、海岛等地方,在解决生产、生活用电的同时,推动农村机电排管、节水灌溉等现代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最终达到实现节约人力、财力、物力、电力的目的。
而菜(果)光的模式中,我们有一些温室项目采用了以色列EnviroDome农光热电联产一体化专利温室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全天候生产,同时由于能够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控制与调节,能够帮助解决光伏农业中温室顶部发电与内部农业生产争夺光源的老大难问题。以色列集成PVT光伏板相比传统光伏板发电效率能够提高20%~30%。同时产生的热水供温室及鱼池内加温,还能够对特定作物根区进行温水灌溉,不但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节约能源。去年在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中以科技合作园中,就采用了以色列的这种技术,种植了火龙果,实现了南果北种。
电力装备:目前这个产业应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您怎么看待其当前的发展?目前面临哪些难点和问题?
高祥根:目前整个光伏农业仍然处于婴儿期,还是起步的阶段。至于发展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大家经常提到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因为市场机制还未形成,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处于完全无序的状态。
其次,光伏农业属于跨行业的产业,因此也就带来了政策难点。渔光互补、动物养殖、荒山弃地等光伏农业项目涉及发改委、土地、电力、农业、水利、渔业、环保等多个部门,同时涉及县、市、省及国家多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另外地方主导产业政策、财力、领导人对光伏农业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各不相同,地区差距很大,也导致了项目推进的复杂性和推广的难度。
再次,光伏农业集成创新难,也就是光伏与农业领域如何融合的问题。农业本身是一个大课题,内容丰富而广泛,并且受到天气、地域、环境、观念等影响较大。而光伏与农业结合更是形式多样,需要在多个分支模块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才能总结出一些操作性强的规律。此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比如现有蔬菜大棚的改造,如何在现有蔬菜大棚的棚顶安装光伏板?设计者不但要了解大棚的结构特点、间距、棚形,而且要懂电池板的排布方式、角度、密度,同时还要满足作物对阳光的需求,对人才的要求很高。
电力装备:在您看来,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光伏农业的前景如何?
高祥根:我建议建立以五大平台模块——产业平台、技术平台、资本平台、市场平台和标准化平台,作为支撑,做好光伏农业平台建设工作。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我们的原则: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合法、科学、有序地推进产业发展。
光伏农业刚刚起步,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不断地总结和完善。虽然困难很多,但是光伏农业的前景依然是广阔的。
怎么样,各位看官对光伏农业怎么看呢?小编是打算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看看,让他自己做个判断吧。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电气行业最前沿的市场动态
深度解读电力行业的权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