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与思想家对话

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今天你阅读了吗?

.12.03

周建(江西宜黄)

年3月10日,我带着行李和同学们一道下放到了距县城40多公里的山旮旯里,一呆就是3年。在3年上山下乡的日日夜夜里,我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如今40多年过去了,步入老年的我,许多事情开始淡化,但唯独那段知青生活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却。

难忘自制土农药

记得上工的第一天,我们插队的8人,除7人安排到各生产小组外,我被安排在防虫小组。该组有7人,全面负责本生产队防治病虫害的主要任务。在田间除虫,需要大量的农药,这些农药都要花钱买,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队里不少开支。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决定自制一些土农药。有一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我们早早地吃过早饭,每人准备了一盒饭,徒步沿着中华山的台阶拾梯而上,十几里弯弯曲曲的台阶,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登上山顶时,已近中午时分。登高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吃过午饭,我们采摘了闹羊花、鱼腥草等许多草药。每人一大筐,满载而归。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赶制土农药。我们把这些采摘来的新鲜草药,经过筛选、晒干、加工、熬制、整理,分别制成粉剂和水剂两种农药。你还别说,这些自制的土农药在田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生产队节约了许多开支。这一事迹,还曾被当时县里作为典型事例,在全县进行了宣传广播。

难忘第一次参加“双抢”

在“双抢”期间我每天起早贪黑,劳动十个小时以上,为了抢收、抢种累得腰酸背疼。这也难怪,“双抢”是一年中农民最繁忙的季节,也是农民喜迎丰收的时刻。在那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们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太阳的炙烤下汗水直往下流,衣服湿透了只好赤膊上阵。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意。有一次在割稻谷中,一不小心,锋利的镰刀顺着稻杆割进了我的小手指,血流不止,让我顿时惊慌失措。身旁一位农民见状,立即从田里拔来一根绿草,往嘴里一嚼,敷到我的手指上,血立即止住了。

难忘送公粮的情景

“双抢”过后,队里就要组织送公粮了,我们生产队离公社粮管所有9公里路程,来回送公粮全靠拖拉机。每当队长问“谁去送公粮?”时,我都会第一个举手,因为送完公粮后,下午就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逛逛商店、打打牙祭了。送公粮当天,吃罢早饭,我便和社员们一起将晒干扬净打了包的谷子,一包一包地扛上拖拉机,肩膀扛红了、扛肿了、扛疼了,也全然不顾。装满车后,我便和七八个社员坐在拖拉机的稻谷上,拖拉机在崎岖的简易公路上左摇右摆,艰难地向前行驶着。到了粮管所,我们忙把稻谷包卸下来搬上秤,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后,我们又把稻谷包扛进仓库里,然后再去装一趟,就完成了当天的送粮任务。说实话,送公粮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后来,也不知怎的,竟喜欢上了送公粮。

最难忘的乡村夜晚

当知青那会儿,每到夜幕降临,村里村外漆黑一团,没有电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只有早早地洗漱上床休息去了,而我们年轻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吃罢晚饭,邻村的上海知青阿毛、小崔等人会来我们知青班唱歌、跳舞,我会拿出心爱的二胡拉起来。有一次我穿上同插队女知青的花衣服,扮演白毛女,那舞姿和唱腔引得大伙捧腹大笑。歌声、笑声引来许多乡亲们前来观看,他们说有知青的地方就是不一样,有歌声、笑声、琴声,真热闹。

如今,将近古稀之年的我,忆往昔,感慨万千,那艰苦的岁月早已成为过去,知青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但在那种生活条件下,它锻炼了我,教会了我如何生活、如何朴素、如何从容、如何拼搏、如何坚强、如何做人。

猜你喜欢

读点经典

海明威:一天的等待

书香书话

放慢脚步是为了发现更好的自己

萧红:童年时,总觉得日子会很长

?end?

周建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只为遇见你

思想

阅读

洞见

心情

长按识别以上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zd/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