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有一种以海州命名的中草药也治疟疾

日前,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并对全球抗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时间,青蒿素和青蒿火了。

港城的田间地头有青蒿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

在港城,不仅有青蒿,而且还派上了大用场,青蒿被用来制作年销售额近20亿元的注射液。

治疗疟疾,除了青蒿,港城还有什么植物?今天,本报将为您揭开港城云台山中草药的神秘面纱。

青蒿与港城还有这样一段“缘分”

大家都知道,港城处在南北之间。气候方面,港城的云台山形成了独特的小环境。

云台山地处暖温带南缘,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山区小气候又具有亚热带因素,这就形成了云台山南北植物共同繁荣的奇特自然景观。青蒿属一年生草本,常分布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沙地、山谷、林缘、路旁,也见于滨海地区。所以市民平时在港城的田间地头、山坡等地都能看到有青蒿分布。

生在云台山、长在云台山的吴舟,对云台山有着特殊的感情。近年来,吴舟从事云台山中草药资源的普查,跑遍了云台山每一个角落,完成《云台山中草药资源普查与研究》、《连云港药物资源名录》等多部专著。

“青蒿素现在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中的含量不如黄花蒿。”吴舟说。

既然黄花蒿中的青蒿素更多,青蒿素的命名为何又用青蒿一词呢?吴舟解释说:“中药名和植物名是不一样的。青蒿素取青蒿一词,因为古代是从青蒿中发现青蒿素,所以一直这么叫下来。现代人发现黄花蒿中的青蒿素更多,所以改用黄花蒿。”

现在各大药店中在卖的青蒿,也不是植物青蒿,而是黄花蒿灌南县汤沟中心小学内的本土植物园。“现在国人基本不会得疟疾这种病了,但这并不代表青蒿就没有用处了。”吴舟介绍说,青蒿除了治疗疟疾,还有清虚热、除骨蒸、退黄等功效,经常会搭配其他草药来使用,也是比较常用的中草药。

值得一提的是,青蒿和港城还有一种特殊关系。咱们港城企业———康缘药业就是用青蒿、金银花等制造的热毒宁注射液,属于独家品种,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所致的高热、头痛和咳嗽等症,目前正向年销售额20亿元的大关迈进。

“海州常山”亦能治疟疾

治疗疟疾的中草药不只有青蒿,咱们港城的“海州常山”,在记载中也能治疗疟疾。中国植物志记载常山的根含有常山素,为抗疟疾的要药,早在宋代就有书籍记载。

“海州常山”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咱们来听听港城中草药知名学者吴舟是怎么说的。“‘海州常山’,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图经本草》,不过在这本书里,‘海州常山’叫‘海州蜀漆’。该书中记载为‘海州出者,叶似楸叶,有花红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而小’。”

什么是蜀漆呢?吴舟介绍说,蜀漆是常山幼苗的名字。日本学者松村任三依据我国古代蜀漆为常山幼苗,对照这段文字与实物,将其学名定为“海州常山”,并载入了植物史册。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古代名为“海州蜀漆”的植物,后来被松村任三定名为“海州常山”,你明白了吗?

“海州常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植物,它的叶片有一股臭气,这股臭气却又不太难闻,用手搓叶片,这种气味更浓,所以咱们民间又叫它臭梧桐。以前,云台山的山民会在夏季采集“海州常山”的茎叶作药用或出售。不过,晾干后的臭梧桐不仅没了臭味,反而有清香之气。

吴舟介绍说,“海州常山”是港城民间常用的草药,具有祛风湿、降血压的作用。夏天皮肤因为生痱子而发痒或周身湿气发痒,每天用“海州常山”30-60克加水煮汤洗浴,有止痒、除湿的效果。

以“海州”命名的草药还有哪些?

除了“海州常山”,还有什么中草药是以咱们“海州”命名的呢?为了撰写《云台草木考》,吴舟翻阅了各类古代书籍,包括《图经本草》、《本草纲目》和《证类本草》等等。

“古代关于草药的书中,有很多药物都是以“海州”命名的。”吴舟介绍说,各个朝代中的古书,尤以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中记载《图经本草》里的冠以“海州”地名的药物最多,有13种之多,而且都有图片。这13种药物,具体为海州通草、海州蜀漆、海州卷柏、海州山踯躅、海州山茱萸、海州奕荆、海州碎骨补、海州青木香、海州漏芦、海州菝葜、海州石韦、海州豨莶和海州葛根。到了现代,还有“海州常山”和“海州香薷”等以海州命名的药物。

这里面有些药物的名字很有意思。例如海州碎骨补,唐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指出,“碎骨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宋朝《图经本草》中记载的碎骨补有4幅附图。另外,“海州”山踯躅就是黄杜鹃,《本草经集注》解释为“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故以为名”。黄杜鹃在港城本地还叫“闹羊花”、“羊不食草”,和文中解释吻合。

现代命名的“海州香薷”也很有意思,它还有个名字叫“铜草”。这是因为“海州”香薷喜欢生长在铜矿脉的酸性土壤上。如果发现某地生长着良好的“海州香薷”,那么在那个地方就可能找到铜矿。

《图经本草》著于年,当时宋朝下令各地将所有药物详细绘制图形。它的背后是各地人民的智慧,具有比较生动和朴素的风采。

本土植物与草药文化待挖掘

据统计,古往今来,以我市“海州”等地名命名的植物,超过20种。“我们能否将这些充满乡情的植物引种于一园,或作观赏用,或用来研究,或作为乡土教材。”吴舟在研究云台山植物的同时,也有着这样一个想法,发扬光大港城本地中草药。

和吴舟的想法不谋而合的,还有一位著名的环保志愿者周汝尧。最近30年来,中国的本土植物多样性正加速减少。在苏北地区,以前曾广泛生长的楝树、榆树、槐树、柳树、椿树、桑树、杏树、枣树、泡桐、荆条等本土树木,现在正逐渐变得少见。在周汝尧的记忆里,30年前,在他的家乡灌南县,任何一个村庄都长有几十种树木,而现在,大多时候只能看到杨树。周汝尧的本土植物园的创意就来自于此。

目前,周汝尧的家庭本土植物园已经试验成功了,苦楝树、臭椿、国槐、洋槐等20多种、多棵本土植物,在他家扎了根。在灌南县、东海县多个中小学校园内,本土植物也更多地被栽植。

吴舟和周汝尧对我市植物的想法,或者可以结合起来,甚至发扬光大。如果能在一个本土植物园内,将各种本土植物分门别类,设置出一个个小园,如特有中草药等等,不仅能保留连云港本地的特色文化,还能让市民和学生群体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增强本地市民的自豪感。

(来自:连网)

近日重点:

网曝:木棍条都打断了,灌云某学校的老师好狠心!

灌云同兴镇三男孩溺水事件善后得到妥善处理

连云港姐夫小舅子半夜一起干这缺德事,终遭惩罚!

年度江苏省海军招飞行员!

网曝:木棍条都打断了,灌云某学校的老师好狠心!

如何







































灏忓鐧界櫆椋庢庝箞娌荤枟濂?
瑗胯棌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zz/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