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连载二十四

第五节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技术方药篇一、常用中药

全蝎——治久痹顽痹之要药

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干燥全虫。性寒,味咸辛。功能搜风剔络、解毒止痛。其性善于走窜,穿筋透骨,为治久痹顽痹之要药。《王楸药解》谓全蝎能:“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太平圣惠方》治疗风痹肢痛、营卫不行,用“川乌头二两炮去皮,以大豆同炒,至汁出为度,去豆焙干,全蝎半两,焙为末,酽甜熬稠,丸绿豆大。每温酒下七丸,日一服。”《仁斋直指方》裁:“治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痛:先与通关,次以全蝎七个,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匀,酒三盏,空心调服,如觉已透则止,未透再服。”清代叶天士,善用虫类药,尤善用全蝎,在《临证指南医案》痹门用虫类药的7案中,6案用全蝎。

朱良春谓全蝎:“走窜之力最速,搜风定痉、开瘀通络,内而脏腑,外而经络,皆能开之,通则不痛,故为治顽痹之要药。”全蝎不但能搜风剔络,用于久痹顽痹,还能化瘀解毒,故热毒型痹证用之亦佳,可与蜈蚣、地龙、犀角、生地黄、土茯苓相伍用。一般用法:全蝎研末,每服1~2克;若入汤剂,可用6~9克。

蜈蚣——治久痹、顽痹之要药

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性温,味辛,有毒。功能祛风止痉、攻毒散结。朱良春认为,蜈蚣有舒利关节之功,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僵肿变形,拘挛不利者,能消肿定痛,舒利挛缩。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疡医大全》用蜈蚣散治蛇头疔之红肿发热疼痛。可见其解毒之力颇强。日本民间用蜈蚣内服治疗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浆液性关节炎等。用法是:一日10条,以文火煎2小时,一日3次分服。要注意根据体质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体质弱的应当减量。一般数日可见效果。朝鲜用法是用鸡炖食。男病人用雌子鸡,女病人用雄子鸡,去内脏后入蜈蚣10条,加高丽参3只(约40克)入布袋内,另加粳米一合(约30克),加适量水炖10~12小时,至干,3~4日分服,有时加甘草、大枣。蜈蚣对遇冷即发的神经痛效果较好,闪腰亦常用之。朱锡祺医师认为,蜈蚣之性最猛,其镇痛作用较其他虫类药为强,故常用于风湿、瘀血等引起的剧烈疼痛。散剂效果好,但剂量宜小,每天不超过0.9克,否则可能出现皮肤过敏之红色斑块,奇痒难忍。

蜈蚣攻专力雄,开瘀破结、搜风定痛,为治久痹、顽痹之要药。治风湿顽痹,肢麻疼痛,多配白花蛇、乳香、没药等同用。常用剂量:散剂0.5~1克,汤剂1~2条。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为防其耗血散血,尤其是证实体虚之人,要适量配伍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补气养血之品。血虚生风者及孕妇禁服。

露蜂房——疗顽痹之关节肿僵疼痛

本品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性平,味甘,有毒。功能祛风攻毒、散肿止痛。

露蜂房,《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发汗除湿,清阴热。”《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筋活络,祛风湿,利尿。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湿痹,肾炎水肿。”药理研究证实,本品有镇痛、降温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有抗炎作用,蜂房水提取液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小鼠棉球性肉芽肿亦有明显抑制作用;皮下注射蜂房水提取液,其抗炎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仿。

《乾坤生意秘韫》用露蜂房治手足风痹,黄蜂窠大者一个,小者三、四个(烧灰),独头蒜一碗,百草霜4.5克,同捣敷上。忌生冷荤腥。朱良春认为,露蜂房“对顽痹之关节肿僵疼痛,甚则变形者,乃必用之药。”常与全蝎、蜈蚣、蜣螂虫、地鳖虫、地龙、乌梢蛇等虫类药配伍应用。汤剂用量为3~6克,或入丸散。

僵蚕——味辛行散,能祛风化痰通络

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性平,味辛咸。功能活络通经、化痰散结、驱风开痹。主治痰凝血滞型之皮痹、骨痹。

《神农本草经》曰:“白僵蚕……灭黑黚”,《本草经疏》说:“辛能祛散风寒,温能通行血脉,故主如上诸症也。肺主皮毛,而风邪客之,则面色不光润,辛温入肺,去皮肤诸风,故能灭黑黚疮瘢痕也。”《玉楸药解》谓:白僵蚕“活络通经,驱风开痹。”

僵蚕味辛行散,能祛风、化痰、通络,皮痹痰凝血瘀以白僵蚕配软坚化痰、软皮行皮之品,如海藻、昆布、鳖甲、刺猬皮等;骨痹关节变形者可配熟地、当归、鸡血藤、鹿衔草、骨碎补、怀牛膝、狗骨等益肾强腰壮骨之品及搜风剔络、逐瘀开痹的虫类药物。一般煎剂用量5~10克;散剂0.5~1克,白水或黄酒送服。

地龙——清热活血,通络止痛

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正蚓科动物背暗异唇蚓等的全体。性寒、味咸,功能清热活血、通络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蚯蚓能治“大热”。其解热成分蚯蚓解热碱及蚯蚓水浸剂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温热刺激引起的人工发热的兔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而且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与中医传统的认识相一致。因此,地龙常被用于热毒型和血瘀型的痹证。《兰室秘藏》用地龙散治腰脊痛或打扑损伤,坠落伤,瘀血积于太阳经中,或胫腨臂股中痛不可忍,说明地龙活血通经止痛功效卓著。

朱良春经验,地龙配土鳖虫能化痰祛瘀通络,治顽痹日久,关节畸形者;地龙配露蜂房能化痰消肿,通络止痛,治疗顽痹肿痛,关节变形者。热毒型之痹证常用地龙配水牛角、生地黄、双花、连翘、丹皮、土茯苓等;肿痛难忍,可在九分散(马钱子粉、乳香、没药、麻黄)基础上加用地龙。一般煎汤内服9~15克,散剂2~3克。

白花蛇——透骨搜风治顽痹

白花蛇又名蕲蛇,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又名蕲蛇)。味甘、咸,性温,有毒。功能搜风逐湿、通经活络、透骨舒筋。主要用于血瘀顽痹。

《本草经疏》曰:“蛇性走窜,亦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至病所,自脏腑而达皮毛也。”有报道用枫蛇酒治疗腰腿疼痛:干枫荷梨根克,蕲蛇、乌梢蛇各克,金钱白花蛇3条,置容器中,加白酒适量,略高于药面10厘米左右,密封,浸1个月左右饮用(服完后可用白酒浸1次),每次30~50毫升(可根据酒量大小适量增减),每日3次。不善饮酒或畏恶腥味,亦可改将三蛇研粉装入胶囊之中,每次4~5粒,每日3次,用枫荷梨根(编者注:枫荷梨,一名半荷枫、鸭脚荷,系五加科树参属树参。根茎入药。味甘,性温。功能祛风湿,壮筋骨,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臂痛、肩关节周围炎等痹证范畴)30克水煎送服,同样可以收效。

现代研究,白花蛇对小鼠有镇静、催眠和镇痛作用。《新中医》年第3期报道,用蕲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研末,分成8包,每日服2包,共治坐骨神经痛54例,疗效满意,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或痊愈。

白花蛇性走窜,善行而无处不到,朱良春先生谓其能外达皮肤,内通经络,而透骨搜风之力尤强,被称为“截风要药”。凡疠风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半身不遂,口眼㖞斜,惊痫抽掣,瘾疹瘙痒,症势深痼,而风毒壅于血分者,朱良春先生均以其为主药,屡屡获效。

类风湿关节炎俗称四大难症之一,其病机复杂,病程缠绵,殊难奏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以益肾养血,通督壮筋治其本,钻透剔邪,蠲痹通络治其标的原则,治疗类风关数千例,获得显效。其经验就在选药上,除选草木之品养血补肾培本外,又藉虫类药搜风逐邪、散瘀涤痰,白花蛇即为必用之品。朱良春采用“蝎蛇散”,专治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变形或骨质破坏而致剧烈疼痛者。处方:全蝎15g,金钱白花蛇20g,六轴子(即闹羊花之种子,剧毒)4.5g,炙蜈蚣10条,钩藤30g,共研细末,分作10包。每次1包,第1天服2次,以后每晚服1包,服完10包为1个疗程。此方还对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甚则癌肿因肿块浸润、压迫而致剧烈疼痛者有著效。

乌梢蛇

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又名乌蛇、乌风蛇。功用与白花蛇类同。有用蛇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乌梢蛇去头尾、皮及内脏后放砂锅中加水煮熟(可加少许葱、姜、酒),每周吃1~2条,10条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周。蛇粉:用活蛇(不论何种)杀后或泡酒后的蛇(均去内脏)焙干、磨粉,每日服3次,每次1.5~3克。个别人服后出现皮疹,可作对症处理。

研究表明,乌梢蛇水煎液和醇提液有抗炎、镇痛作用。治疗血瘀顽痹可用白花蛇、乌梢蛇与其他活血化瘀药配伍应用。以服散剂为佳,日服0.5~1克。煎剂一般用3~9克。或入丸剂、酒剂。

未完待续

(本篇文章出自朱婉华院长主编《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团队整理上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患有白癜风要如何治疗
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zz/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