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警惕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这种无效用法!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是当前畜禽兽医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制剂;它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从抗菌谱来看,阿莫西林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对诸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具有较强的杀灭和有效治疗作用。
比如说,用于治疗由魏氏梭菌、肠球菌、肠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造成的畜禽细菌性肠炎;用于治疗由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巴士杆菌、呼吸型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畜禽呼吸系统疾病。与足够剂量的多肽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造成的畜禽全身感染性、重症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阿莫西林的畜禽口服制剂,目前主要是“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国外同种制剂主要有8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国内同种制剂目前最高的是“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由于阿莫西林原药本身微溶于水,所以兽药厂家只有通过制剂技术,才能提高或解决其大群饮水的难题。然而,由于其原药的特性,造成制剂含量越高其水溶性就越差!
所以,基层兽药使用者,在选用高含量“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时,需要注意其水溶性和稳定性两个指标,才能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方便性。因为阿莫西林在体内的有效吸收,跟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直接相关。通常,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口服后,主要在畜禽的胃肠道被吸收。
通常,稳定性不好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给畜禽口服后,阿莫西林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会很快水解、生成肽键,立即使阿莫西林灭活,而使给药无效。
阿莫西林吸收进入机体后,在病原菌的体内与转肽酶结合,立即使病原菌失活。阿莫西林的这中抗菌作用,主要是切断了病原菌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进而切断了细菌利用糖肽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从而,造成病原菌的细胞壁因合成受阻而缺损,菌体外的水分不断进入,菌体内的重要生命物质不断外泄,使病原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最终因细胞壁损失,水份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
最后,阿莫西林在畜禽体内的吸收,通常情况下是不受食物影响的。可是,当食物中富含纤维性的饲料配方成分的,在胃肠道对阿莫西林有比较强的吸附能力;会把搅和在食物中的阿莫西林吸附在里面,致使阿莫西林不能充分从食物中释放出来(药学名词:制剂溶出度),进而使阿莫西林在胃肠道吸收缓慢(药学名词:血药峰浓度)或不能被充分吸收(制剂生物利用度),造成畜禽体内的血药不高或下降较快,严重影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根据上述对阿莫西林原药稳定性差的特性分析,及为确保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有效性的制剂技术挑战,选择制剂含量高、水溶性好和稳定高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兽药产品,就显得非常重要。为确保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阿莫西林作用机制和特点的了解,以及其作用范围和适用机会把控,再辅以正确的给药方法,才能达到应有的用药治疗效果。否则,没有“选到好药”,没能“使用好药”,就一定没有好的疗效。
高效与安全用药,你一定要知道中西兽药复配的几个问题!在中兽药厂家的宣传中和大部分群众的认知世界里,人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向用户传递:中兽药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兽医临床可以根据需要,随便使用。可是,实际情况往往却不是那样!这里暂且不说,斑蝥、青娘子、蟾酥、生甘遂、闹羊花、生半夏、钩吻、生附子、红升丹、生马钱子、雄黄、生川乌、洋金花、生草乌、朱砂、生巴豆、红娘子、雪上一枝蒿、白降丹等,这些本身就有大毒的中药。
我们主要说的是在基层兽医临床治疗用药时,中兽药制剂产品与西药制剂产品之间的配伍,对处方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决定性影响。即通过了解一些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来提高兽医读者临床用药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比如说,在兽医临床治疗中,一旦遇到那些中兽药制剂中含有(六)神曲、麦芽药味组成方剂的产品,一定不要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硫酸头孢喹肟、硫酸新霉素、替米考星等抗生素一起混合给药。
因为(六)神曲、麦芽这类中药中,含有消化酶、酵母菌等的中药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在动物的消化道中与抗生素碰面,不单单抗生素会破坏(六)神曲、麦芽中含有的消化酶、酵母菌等中药活性成分,而降低中药的药效。可能在绝大部分人看来,中药作用弱、起效慢、疗程长,降低就降低了,反正处方中有西药呢,不指望中药起主要作用。
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因为拳头打到对方身上,对方是感觉到了你的作用力;但同时,他也会有个反作用力给你!所以,中药同样也会使大部分抗生素发生降解,对抗生素起到了灭活作用。这样,上述成分的中药方剂的中兽药制剂产品与抗生素共同配伍开具处方,两类药品之间相互降效而使处方无效!
因此,在人医临床治疗病例中,有权威机构就统计了多个病例,发现中西药联合给药的无效、低效和不良反应病例就高达多例,比率高达21%。
再比如说,在兽用药品中,有一个制剂叫“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它是阿司匹林的改良性药物,若把卡巴匹林钙制剂产品与含有甘草成分的中兽药产品一起配伍,混合一起给药于畜禽的话,就会使畜禽出现消化道溃疡、厌食、甚至出血。这主要是因为甘草在遇见水或在消化液中,会水解产生一种成分叫“甘草次酸”。
从中药活性组分药理来讲,甘草次酸是具有肾上腺皮质素的生物活性分子,它与刺激胃粘膜的卡巴匹林钙一起时,会诱发或加剧畜禽的消化性疾病。比如说,拉稀啦、水泻啦、采食下降啦、甚至消化道有出血症状等。所以,在畜禽疫病治疗临床,兽医们在开具“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和含有“甘草”成分的中兽药产品联用处方时,最好是在使用方法上:让养殖户给药时,分上下顿间隔2-3小时给药最好。
通过以上两个配伍禁忌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中兽药产品和西药产品在进行联合配伍、给药时,需要考虑中药活性组分与西药成分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相反或抵触等方面的配伍禁忌。同时,也说明了中西药联合给药对兽医处方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见上表)。在当前中兽药生产厂家和大部分群众,都认为中药可以任意配、随便用的历史认知中,有必要通过专业的分析以指导科学用药,以提高临床兽医的中西药处方能力和技术水平。
来源:综合整理自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免责申明:本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