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一、颈椎病保守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和其他脊柱疾病类似,它也分为保守治疗,非保守治疗和手术;有人统计80~90%甚至到95%的患者都可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

1.推拿手法

是保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利用医生的双手,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在相应的经络、穴位、痛点及一定的部位施用各种不同手法技巧,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位而起治病的作用。一般手法每周做2~3次,4~6周为一疗程。

2.推拿手法的原理

(1)对神经系统影响:调整植物神经机能活动通过体内一些神经递质如内啡呔、Ach、5-HT、NE等量的变化来加强镇通作用;

(2)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状态;

(3)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

(4)纠正椎间关节错位;

(5)解除肌痉挛以恢复脊柱内外平衡。

颈椎的牵引作用是怎样的?

3.颈椎的牵引作用

(1)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减轻疼痛;

(2)增宽椎间隙,扩大椎管容量,降低椎管内压和椎间盘内压,促进突出物回纳复位或改变其与周围组织的相应关系,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受压;

(3)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使扭曲或受压的椎动脉伸展、通畅、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

(4)防止颈椎的异常错位而造成脊髓的刺激或损伤,起到制动和固定作用。牵引重量一般为3~5公斤,也可逐渐增加至5~10公斤,时间20~30分钟一次,每日1~2次,15~20日为一疗程,牵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及个体耐受度而加以调整,若出现头晕目眩、脸色苍白、出虚汗、恶心等严重反应性症状时,则应即刻去除牵引,对症处理

4.理疗

理疗的种类很多,不论是热、光、电,还是磁疗、蜡疗和醋疗以及中药离子导入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有离子导入,超短波、频谱、神灯、中频等都有促进血液循环和炎性水肿吸收及血肿消散,增强组织代谢,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等作用。一般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两周为一疗程。

5.局部的痛点封闭

将一定的药物注射于局部痛点、穴位或神经根、干、丛、节等部位的治疗方法。根据其注射药物的不同,都以促进炎症吸收,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缺血,减轻神经根水肿等为目的。常用的有痛点、穴位、颈神经根、星状神经节、颈上交感神经节、硬膜外等封闭,一般每周封闭一次,2~3次为一疗程。

6.针灸疗法

主要原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通过针刺深部组织的提插捻转,刺激了很多感受器、神经末梢和神经干。加强了传入的粗神经纤维活动,减弱了细神经纤维活动;中枢神经递质和体液因素在镇痛中的作用;疏通经络及其调整作用;常用穴位有颈夹脊穴、印堂、百会、风府、风池、肩井、颈根、天宗、大椎、曲池、外关、合谷等,每日或隔日轮换取穴作中刺激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如下图所示:针灸和拔罐疗法)。

7.药物治疗

(1)常用中成药及西药:

颈复康、根痛平、颈痛颗粒、颈舒颗粒、强力天麻杜仲丸、大活络丹、健步虎潜丸、蠲痛丸、壮骨神筋丹等;芬必得、扶他林、地巴唑、烟酸、谷维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1、B12、卢丁、神经妥乐平、弥可保等;

(2)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根据颈椎病的症候特点将它归属于痹证、瘀证、痰证等范畴,并把它分成经腧不利型、经络痹阻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交阻型和肝肾不足型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中药汤剂应根据不同类型辩证用药:①经俞不利型:

宜调和营卫、祛风散寒;方药:白勺、桂枝、木瓜、川芎、炙甘草、葛根、生姜等加减;加减:风邪重加防风、荆芥;寒邪重加炙附子、细辛;湿邪重加苍术、羌活

②经络痹阻型:

宜通络除痹、祛风散寒方药:炙川乌、桂枝、威灵仙、地龙、川芎、当归、路路通等加减;加减:风邪重加防风、荆芥;寒邪重加炙附子、细辛;湿邪重加仓术、羌活。上肢症状加桑枝、羌黄;下肢症状加牛膝、独活

③气滞血瘀型

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药:丹参、当归、川芎、赤勺、地龙、元胡、生地、鹿衔草等加减,加减:气滞明显加积壳、木香;气虚者加北芪;血瘀明显加三七、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甚者用土鳖虫等

④痰瘀交阻型

宜散瘀通络、利湿化痰;方药:川芎、当归、桃仁、郁金、法夏、薏仁、陈皮等加减,加减:瘀重加三七、红花等;痰浊明显加胆南星、昌蒲、天麻等

⑤肝肾不足型

宜调和气血、补养肝肾;方药:鹿衔草、丹参、熟地、菟丝子、当归、白芍、鹿角胶等加减,加减:偏于阳气不足加熟附子、肉桂、北芪、杜仲等;偏于阴气不足加龟板胶、杞子、女贞子等;阴虚阳亢风动者加鳖甲、麦冬、龙骨、地龙等;阳衰阴寒者加附子,干姜等

(3)中草药薰洗热敷

对颈项僵硬、项肌痉挛、活动受限者,可用此药薰洗或热敷治疗:红花、川椒、艾叶、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五加皮、闹羊花、威灵仙。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8.围领

为了纠正和保护颈椎的内外平衡关系,增进颈椎的稳定性,采用颈椎围领护托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限制在治疗期间颈部过度的活动范围,减少反复错位及复发的机会,以巩固疗效

9.功能缎炼

颈部的缎练方法很多、但都大同小异,现介绍主要的几种锻练方法,供大家参考:

(1)手抱颈项与项争力

站立位,两手十指交叉,上举屈肘,用手掌搂抱颈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抗,并随着一呼一吸有节奏地进行锻练

(2)转身单臂上举(回头望月)取站立位,左右前臂一高(右)一低(左)放于胸前,双手掌朝上,手指微屈似托物状,双眼看着上面之手掌。先将上面之(右)前臂缓缓向前→右上→后方伸直,并尽量向后旋转身体,下面之(左)臂屈肘掌心向上与右臂前后配合,同时头颈随伸直之右手转向右侧,两眼看右手掌似望月状,然后还原并转向左侧。左右交替进行10次左右。整个过程要求动作轻柔和缓、频频有序(如下图所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的禁忌证有哪些?

二、手术治疗

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具体应根据病情需要,多选择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等手术,或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或椎管成形术等;

(一)颈椎病的前路手术

1.颈椎髓核突(脱)出症即以髓核脱出或突出为主、需行髓核摘除术者;

2.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为主的颈椎病需从前方行致压物切除及内固定者;

3.颈椎不稳症指椎体间关节松动、不稳,久治不愈且无法工作者;

4.吞咽困难型颈椎病指椎体前方骨刺压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难者。

(二)单纯性颈椎椎间盘切除术

1.单纯性椎间盘切除术:手术适应证

(1)颈椎病主要是颈椎病早、中期的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或脱出症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或是此型中病程较长影响生活工作者;

(2)外伤性急性髓核突(脱)出症对临床症状较重者可选择手术将其摘除;

(3)椎间隙感染较为少见,其中结核性感染多于化脓者;

2.颈椎前路经皮椎间盘切除与激光气化术

(1)优点:切口小、损伤少、疼痛轻和恢复快等;但在操作时仍需小心、谨慎,以防意外;

(2)原理:利用穿刺针将椎间隙内突向椎管后方之髓核的一部、大部、或几乎全部摘除,以求达到椎节内减压及缓解对神经的刺激而获得疗效;

(3)手术适应证:主要是临床症状典型、经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且经影像学显示髓核突出的部位、形态及程度,并符合临床表现者,对以椎间盘脱出为主,因骨刺及后纵韧带骨化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者不宜选择本术式;

3.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

(1)PLDD:是指在X线或CT导引下,用18G穿刺针插入椎间盘,再将激光光导纤维通过穿刺针导入髓核,并发射激光,将颈椎间盘汽化,达到减小椎间盘压力使髓核回纳,从而减轻对神经根压迫的目的;

(2)适应证

①神经激惹征:神经根性疼痛及其他神经症状、体征使受累椎间盘水平相一致者;

②影像学改变: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膨出者。颈椎间盘膨出者纤维环未破裂;

(3)禁忌证

①经后纵韧带突出型及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巨大颈椎间盘突出及突出间盘后缘骨化或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者;

②存在其他相关骨关节疾患,包括颈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强直性脊柱炎、广泛性骨关节炎、颈椎小关节紊乱、进展性退行颈椎间盘病变等;

③既往该节段椎间盘有手术史者;

(三)颈椎前路椎体间关节植骨融合术

其疗效主要来源于对病变椎节的固定及对致压骨的吸收。因此,后果常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术后早期,由于致压骨吸收缓慢,疗效常无法保证,因此,此种术式正为其他术式所取代,手术适应证:

1.颈椎不稳症:指因椎间盘病变或外伤引起的颈椎椎节松动、位移,并伴有神经刺激症状者;

2.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指外伤12周以后的陈旧性颈椎椎节外伤性骨折脱位、不伴有脊髓损伤及脊髓受压症状者(伴有脊髓受压时则应先行切骨减压术);

3.其他手术术后需要辅加植骨融合者:指颈椎局部因外伤、肿瘤、炎症或其他伤患在行病变骨质切除或减压术后(多为颈后路手术)需辅加植骨融合术者;包括第一、二颈椎伤患亦可从前路施以椎节融合术。

关于颈椎病前路直视下切骨减压术的适应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颈椎病B.前纵韧带骨化症C.颈椎椎体骨折脱位D.肿瘤

正确答案:B

解析: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主要是对其中的局限型,或范围较小的连续型者

(四)颈椎前路直视下切骨减压术

颈椎前路直视下切骨减压术,为近年来在国内广泛开展、并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术式之一,此种不借助放大光学仪器、术者在肉眼视力下直接进行操作获得减压目的术式,与依据手感完成切骨的“潜式减压术”相比,易为初学者掌握,手术适应证:

1.颈椎病主要有以下三型:

(1)脊髓型颈椎病多系椎管前方骨性或软骨性致压物所致者;

(2)根型颈椎病主为椎节髓核突(脱)出或骨赘引起根型者;

(3)混合型颈椎病以脊髓型+根型(或+椎动脉型)为多,次为吞咽困难型+脊髓型;

2.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主要是对其中的局限型,或范围较小的连续型者

3.颈椎椎体骨折脱位

主要是伤后10周以上的晚期病例适合本术式4.肿瘤凡椎体肿瘤压迫脊髓引起不全性瘫痪者,均应及早施术

(五)颈椎病后路手术

颈椎后方的解剖状态虽不如颈椎前方复杂,重要组织密集,但其深部的脊髓及两侧的脊神经根仍属手术风险易发的原因。因此,每位施术者仍需重视

1.颈椎常规双侧椎板切除(减压)探查术

(1)概述即以切除颈椎双侧椎板达到减压或暴露椎管为目的之术式;

(2)手术适应证:先天性、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症;颈椎骨折脱位;粘连性蛛网膜炎;椎管内肿瘤;其他包括椎管内异物、黄韧带钙化、囊虫病、脊髓空洞症、椎管前方有致压物因各种原因不能自前路施术者等,均可从后路通过切开椎板施术;

2.颈椎后路扩大性椎板切除(减压)术

(1)概述此种术式是在前者基础上、向椎板两侧扩大减压范围、并达两侧小关节的一部或大部。从减压角度来看,此种术式当然较为彻底,但如果对颈椎的稳定性破坏过多,势必影响远期疗效。因此在选择时需全面加以考虑;

(2)手术适应证与前者基本相似,但其病变范围大多较前者为广泛,需要更多地暴露椎管或是扩大减压范围;

三、预防

1.要树立信心,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相信颈椎病是有法治疗并可以治好的;

2.平时注意保暖,避免颈部受风受寒;

3.提倡低枕睡眠(枕头高度10公分左右,相当于自己立起拳头的高度);

4.办公桌椅的高度要合适,避免长期低头工作或单一姿势时间过久;

5.注意避免颈部外伤,特别是挥鞭性损伤,防止突然猛转头;

6.防止反复落枕;

7.加强颈部功能缎炼,特别是要加强颈部的后伸缎炼,以恢复正常颈曲。

赞赏

长按







































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zz/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