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激起了热烈讨论,起因是有人在外网发起了一个名为“.ICU“的项目,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制。
是指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而“.ICU“意为“工作,生病ICU"。
这件事本身就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和程序员的共鸣,然而前两天,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发表讲话,提出“能做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又引起了一片哗然。
有的人表示愤慨:老板真不把员工当人!有的人表示无奈:互联网公司就是这样,为了生存谁都没办法;有的人表示合理:对于企业老板来说,一个企业的成功运营需要每位员工的全力付出。
在给““下判断之前,我们需要先有一场批判性思考。
华章心理
作者
华章心理(hzbook_xl)
来源
最近,这组数字可能比你工资卡上的数字还让你情绪激动,它们是:
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4月11日晚,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活动上,马云首次系统地表达了他个人对最近热议的“”的看法。他认为,能做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都没有机会。
+8
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
4月12日,久未在公众面前发声的刘强东也发文谈到了“”的话题,在这篇题为《地板闹钟的故事》的短文中,他表示:
我是要为18万兄弟背后那18万个家庭负责,还是要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向他们负责?我没有选择的余地!自己的体质,做到+8(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完全没问题!“我享受拼搏的快感!”
早9晚6工作制,每周工作5天。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判断标准:
办公室鸦雀无声,办公桌整齐干净,会议室多数空着,员工面无表情的,那是。办公室热热闹闹,办公桌杂乱无章,会议室少数空着,员工嘻嘻哈哈的,那是。办公室人声鼎沸,办公桌堆满零食,会议室全部满着,员工勾肩搭背的,那是。
当然,还有我们对于“”的另一种期待:
关于这组数字,你也一定有一肚子话想要说,无论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都请暂时放下偏见和情绪,让我们来进行一场艺术地思考。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海绵式思维
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今后展开更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海绵式思维相对而言比较被动,读到的是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淘金式思维
带着特定的态度去读书,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来选择该吸收什么和忽略什么。作者不断“兜售”观点,而拥有“淘金式思维”的人会随时准备与之辩驳,尽管作者本人根本不在场。
维基百科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可以指称一种思维形态,它被描述为是抓住问题要领,遵循逻辑规则,不断质疑和反省,清晰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考相关研究着重于如何系统化地构建清晰思路,以及研究不清晰思路的特质。
在《学会提问(第11版)》中提到——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三个维度:
①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
②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
③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
①捍卫自己的信念。
②对自己当初的信念加以评估和修正。
弱势批判性思维: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
强势批判性思维: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图/《实习生》
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
Q1:马爸爸的“”和普通劳动者的“”是一回事吗?
Q2:大佬们的“”或者“12X12”、“+8”和普通劳动者的“”能是一个性质的事情吗?
Q3:“”就能带来企业的繁荣?
Q4:“”带来的长期危害难道看不到吗?
这几个问题问出来,你已经完成了批判性思维3个维度中的1个维度——[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我们来看看一杯咖啡创始人ArthurChen的思考:
A1:你们的“”甚至是“+”都是为了自己事业的成败,不管是你初创,还是越做越好,甚至可能“大厦将倾”,这终究是你自己的事业,你为自己的事业拼搏,难道不应该吗?如果你们这番话针对的对象是那些创业团队,我觉得十分励志,而且确实,要开创自己的事业,怎么能不拼搏呢?“”是肯定不够的。
A2:你们的,坐飞机全世界各地飞,到各种五星级开会,咖啡厅里聊聊人生,论坛上发表豪言,公司会议室里数落各种高管,还时不时到电视台亮亮相,和世界各国名人握握手…有时间还可以西湖转转,或者明尼苏达走一圈,那些年,令人羡慕的职场电视剧场景,在你们这里就是每日例行。而你们员工的,无非是格子间里,抱着笔记本电脑,坐一天,然后第二天继续。换做后一种“”的活法,你们还会叫好吗?
A3:实际上,现在很多人超时加班,并不是真的有做不完的工作,而是很多工作都是重复性劳动,并没有实际意义,甚至就是做样子给领导看。“”多出来的时间,有多少是真正用在实际工作上,有多少时间,又是用在应付各种形式主义上面?
AI人工智能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应该是智力成本投入,也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工作到底做的怎样了,而不是丢了多少时间在上面。怎么思维还停留在工业时代,还指望靠着人力时间成本的投入来提升竞争力?
A4:长期实行“”,即便员工收入很高,但是长期过劳工作的人,是缺乏真正意义上幸福感的,因为他们忙得都没有时间去体验“幸福”。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均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态,这不是靠高额医保就可以取而代之的。
我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临床上见过很多“”人群因为工作压力过大罹患心理疾病的,他们长期失眠,抑郁严重,但是又不敢请假休息,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不够优秀”、“自己会被淘汰”。在光鲜的生活背后,有着不为人道的苦楚。
以ArthurChen为代表的各界大V都在经过思考之后,对进行了回答,因此来影响更多的人,不要偏激地把定性“对与错”,要有独立且艺术的思考。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3个维度中的第2个维度——[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
图/《实习生》
工作狂还是工作成瘾?8小时工作制的由来
工作狂(Workaholic)这个词在普通词典上是查不到的,它是根据alcoholic这个词衍生出来的。Alcoholic是指酒精成瘾的人,当然Workaholic就是指对工作上瘾的人。
而这个词的提出者就是宗教学教授WayneOates,他在年《一名工作狂的忏悔》的文章中首次提到了这个词,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流行至今。
而Oates本人就是工作狂,他在那篇文章中坦白,他自己对勤奋工作的感觉非常上瘾,就如同物质依赖一样,是一种病态。
当然,他承认工作狂比起一天有1/5的时间都在喝酒更受尊重——工作狂更像是一种性格品质,而且是有益的品质.....下面这位就是“工作狂”Oates本狂。
△WayneOates
很多研究都试图识别出工作狂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研究者已经找到了它和睡眠问题、体重增加、高血压、焦虑和抑郁的关系。
工作狂伴侣会认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一向针对大学本科生的研究发现,工作狂的子女比嗜酒者的子女在抑郁量表的得分高72%;并且表现出更高程度的“家长化”。
“家长化”是家庭咨询中的词汇,形容儿子或女儿成为自己父母的父母,他们牺牲自己的需要来适应家长的情感需要和追求。"
心理学家BryanRobinson说过,工作上瘾可能是最体面的心理问题。在少数研究工作狂的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受教育水平高和富有的人比低收入者更有可能推迟退休,这有可能是工作狂的一个标志。
推迟退休无疑给了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新的注解。或许人类社会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马上就要到五一小长假了。
很多人享受这个“小长假”多年,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有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来回顾这个故事:
19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的工厂没有工作时长的限制,工人每天基本要工作十二到十六个小时,于是在年,美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大约10万人参加了此次罢工,他们在这次运动中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这次运动在美国国内激起巨大的波澜。
随着十几年的推动,在年的5月1日这一天,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这次游行规模空前,政府不得不出动军警,结果在混乱中造成了流血冲突,先后共有4位工人惨死、在随后的宣判中又有8位无政府主义者以谋杀罪被起诉,4位无政府主义者被绞死,1位在牢中自杀。
这次的游行最终为美国争取来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正式确立,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恩格斯在年7月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延续至今。
图/《实习生》
从对“”批判性思考,竟然还能引申到积极成瘾和8小时工作制的历史故事!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3个维度中的第3个维度——[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希望这篇文章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的另类思考,而是希望“批判性思维”能成为你的日常。
毕竟,专家说的再动听也不能帮你救急,拥有批判性思维才是应对混沌世界的正确姿势。
本文整编自:
《积极上瘾》,机械工业出版社年12月出版。
《学会提问(第1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年4月出版。
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马云这次遭到的“网络暴力”,我同情不起来》
心理学空间网(ID:psych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