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来源:高禾投资(ID:GHICapital)
原创: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导读
年10月27日,医院龙头爱尔眼科开盘大涨3.84%,股价创历史新高,盘中市值一度突破亿元,已然成为公司发展历史的标志性事件。相较于年上市之时的69亿元,上涨超过30倍,比年的亿元也上涨一倍。
医院的龙头如此强大,“小弟”们也不甘示弱。在今年7月29日至31日,三家区域眼科连锁——辽宁何氏医院、华厦医院和成都普瑞医院,不约而同赶赴创业板IPO。
为什么医院能够在截至年医院、医院中一骑绝尘,连疫情都挡不住上升势头?而医院新上市,是否会对龙头爱尔眼科产生冲击,重塑行业格局?
下面就对医院市场及竞争格局展开分析。
“金眼科”医院同时冲刺IPO,是否将重塑行业格局?
一、医院行业市场研究综述(一)医院定义及分类1.定义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医院,简称医院,即研究和治医院,以视光(配镜)、屈光(近视手术)、白内障手术三大业务为主。
图1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来源: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2.分类医院分为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和公立眼科(专科)医院。
图2医院分类及主要代表
来源: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二)医院行业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医院的服务范畴主要包括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治盲等,医疗项目则包括青光眼、眼底病、屈光不正、白内障、斜弱视、角膜病、眼外伤、眼整形、医学验光配镜等诊疗项目。
我国现代医院于19世纪末出现,初期往往以“防盲所”的名义存在,在当时医院的服务范围较窄,一般停留于防盲治盲和少数几种眼类疾病当中。新中国成立后,现代眼科学在我国才获得真正发展,医院陆续设立眼科,眼科医师数量大幅增加。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政策的激励与改革,医院服务范围产生变化,医院兴起并逐渐成长,近20年来医院取得巨大发展。
1.初步发展阶段(-年)年《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鼓励承包制、支持个体开业行医,个体诊所大量涌现。医院不愿意大投入的眼科、美容等领域,民营资本纷纷进入,医院形成合作开办“院中院”,医院鞭长莫及的需求。“小规模专科”、“院中院”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医院得以初步发展。
2.调整适应阶段(-年)年国家体改办等提出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要求停办“院中院”,明确非营利性、营利性两类医疗机构的界定依据,此后几年部分积累了原始资医院独立出来,医院;快速发展期的医院存在大量弊病及不规范行为,行业规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年医改提医院医院,医院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机会,对行业极大利好。调整适应阶段内,国内眼科诊疗技术进步的同时,成立了爱尔眼科、普瑞眼科、新视界等多家医院,
3.扩张升级阶段(年至今)在政策、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例如年新征兵标准视力要求下降使得眼科准分子手术业务下降,年“魏则西事件”医院的不信任;年白内障手术市场监管加强等,医院快速调整战略,通过患者宣传教育、增强业务能够力、建立品牌信誉等方式不断发展、扩张;年7月,三家区域眼科连锁——辽宁何氏医院、华厦医院和成都普瑞医院,不约而同赶赴创业板IPO。
(三)医院行业市场规模从疾病本身的变化来看,电脑普及应用、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导致与之相关的各种眼病(如近视、干眼症、老年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致使患者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医院市场规模扩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年,眼科医疗市场从亿元增长至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了亿元。随着患者基数增长、眼健康意识提升,医疗支出增加以及政策扶持,预计未来眼科医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乘势而上,规模不断扩大。
图3-年中国眼科医疗市场规模(亿元)
来源:FrostSullivan、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目前我国眼科医生、眼科医疗医护人员数量逐年增长,卫健委数据显示,年我国医院卫生人员数量为人,同比增长18.5%。
图4-年医院卫生人员数量
来源:卫健委、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年,中国医院市场总规模估计约为.2亿元,至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着逾20%的高速。医院规模.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3%;医院规模.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5%。
图5-年中国医院市场规模
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此外,据卫健委数据统计,年至年医院数量从家增长到家,复合增长率达到14.90%,年数量进一步增长至家,复合增长率为14.45%;而年至年医院机构数从家增长到家,复合增长率为5.98%。医院医院机构数整体增速,展现医院市场强劲动力。
图6-年中国医院数量
来源:卫健委、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四)医院行业产业链分析医院属于眼科医疗服务机构,处于眼科医疗行业产业链中游,其上游主要包括眼科药械和耗材制造商、视力保健产品(主要是隐形眼镜及护理液)制造商和对应的经销商;下游则则面向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即眼科患者。
图7眼科医疗行业产业链分析
来源: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1.上游分析
总体来看,产业链上游的眼科器械、药品行业的技术和品牌壁垒较高,行业集中度高。目前基本由外资品牌垄断,国产器械长期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近年来在中高端眼科器械领域,爱博诺德等国产厂商进口替代起步。在眼科药物中,康弘药业通过推出重磅品种康柏西普快速成长,并在美国启动与阿柏西普头对头III期试验,若试验结果理想,将有力抢占国际市场。
2.中游分析
在中国眼科医疗市场,作为中游的眼科医疗服务主要由两类机构来提供,医院的眼科科室提供,医院的眼科科室、医院眼科等;另一种为医院,如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院)、爱尔医院(医院)等。由于眼科对上游药品依赖度低,服务端占比约七成,中游爱尔眼科等头部眼科连锁企业优势明显,对下游患者的议价能力强。
3.下游分析
据卫健委数据,我国医院诊疗人次从年万增长至年万,年复合增长率达12.61%。年医院入院人次56.9万,年达到.2万,年复合增长率达20.52%,随着我国国民眼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得到专业的眼科诊疗。
图8-年中国医院总诊疗人次
来源:卫健委、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近视人数约有14亿,其他眼疾患者约有3.14亿,报告的数据表明受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综合因素影响,未来患有眼部疾患和视力损伤总人数将显著升高,下游患者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
二、医院行业驱动因素分析(一)患者群体不断扩大,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年轻群体教育强度增大、户外活动减少,近视率不断攀升。年WHO发布《世界视力报告》指出,全球近视人口约26亿,与长时间学习工作(危险因素)、户外活动(保护因素)减少等生活方式改变相关,中国近视人口约6亿,以年轻群体为主。
生活、医疗条件等改善提高了人口寿命,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不断增长,老年病发病率不断增长,眼科如白内障、青光眼等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例如,中国基于人口的调查回顾估计,与年龄有关的白内障在85-89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73%,约为45-49岁人群的11倍。年轻与老年患者群体的扩大,拉动医院行业发展。
(二)医改触动医生分配制度,眼科服务端占比上升中国医生整体薪资水平低,政府投入不足,开药收入成为社会补贴医生和留住优质医疗人才的途径,但由于药厂、销售等多重环节从中分蛋糕,补贴效率过低,且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
随着年国家医保局成立,福建三明等地方探索的先进经验逐步推广,医生考核方式逐步转变,预计药占比呈较快下降趋势的确定性较高,而服务端占比将提升,医院的各项业务收入如检查、治疗、手术等收入增加,有利可盈。
(三)术式进化与药械创新驱动眼科量价齐升手术方式进化可减少患者术中损伤和术后副反应,改善手术效果。器械和药品的创新能够大幅提升患者视觉质量,器械设计创新如人工晶状体光学设计的不断创新使功能更加丰富;药品创新如抗VEGF药物逐步取代传统疗法治疗湿性ARMD,可减少副作用和降低复发率。
由于视觉质量对生活质量影响大,患者往往愿意为更好的疗效付费。术式进化和药械创新不断改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患者接受度和支付意愿不断提高,推动医院增加,眼科医疗市场量价齐升。
图9屈光矫治、白内障手术的术式进化
来源:国信证券、高禾投资研究中心
三、医院行业制约因素分析(一)医院需要兼顾回报和社会效益医院的连年增长预示着医院将步入快速成长的蓝海市场,医院不同于公立医疗机构,有了生存才谈得上发展,如何在庞大的“市场蛋糕”中分到一杯“羹”,如何兼顾投资者回报和社会公益效益,是医院经营管理者需要持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