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胎儿疾病宫内诊治暨
促进自然分娩研讨会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发性增长。其在全国发病率约为16%,北京市的发病率为19%。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风险。
在第三届胎儿疾病宫内诊治暨促进自然分娩研讨会召开期间,CCMTV-临床频道特邀首都医科医院侯磊博士为我们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胎有哪些影响以及应如何管理妊娠期糖尿病。
戳视频,知详情
视频概要
侯磊博士表示,胎儿重要脏器发生、发育的时间是孕期前三个月,若此时血糖较高,糖化血红蛋白大于10%,胎儿发生畸形的风险将明显升高,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心脏、骨骼的异常。此外还具有引发早产的风险。除了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也会影响孕妇的健康。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具有较高的子痫前期发生风险,此外还易引起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的风险,如念珠菌性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在严重情况下,还会提前终止妊娠。侯磊博士呼吁,妊娠期糖尿病关乎母胎的健康,一定要加以重视。导致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因素有哪些?
侯磊博士表示,孕妇肥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孕早期增重过多都是常见的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此外,遗传因素,例如孕妇父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也是风险因素之一。所以具有风险因素的孕妇要重视并警惕血糖的变化。妊娠期糖尿病的两步法管理
侯磊博士表示,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是营养结合运动的管理方法,称为营养治疗。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以建议将三餐改为六餐,均衡营养,使血糖保持平稳状态。此外,还可根据孕妇体重计算每餐主食的摄入量。饮食得到科学调整后,结合餐后运动半小时,很多孕妇的血糖均会达到理想水平。另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血糖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在34-36孕周前,血糖呈现升高的趋势,因此,在调整血糖之后,依然需要每周监测血糖的变化。若以上方法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则采取第二种方法,即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以帮助机体控制血糖水平,且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侯磊博士表示,在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后,血糖仍不理想时,应积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误区
侯磊博士表示,很多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担心血糖高,所以经常不吃主食。这是一个重要的饮食误区,血糖的调整是建立在保证母儿营养供给的基础之上。这些营养不仅用于母亲的正常生理活动,还涉及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主食摄入不足,若出现低血糖,严重的情况情况下会出现胎死宫内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注意营养供给充足。另一个误区是不能吃水果。实际上水果是可以吃的,在加餐时可少量添加水果,但应避免食用升糖指数高的水果,如枣、柿子、葡萄等。可食用含纤维素较高的水果,如苹果、梨等。侯磊博士不仅介绍了妊娠期糖尿病对母胎健康的影响以及管理策略,还对大众在饮食上存在的误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希望通过侯磊博士的分享,更多孕妈妈能够重视血糖水平的变化,并合理地进行调整。
嘉宾简介
侯磊
首都医科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国际部授课教师。年博士毕业于郑州大学,在首都医科医院工作13年。目前共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局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主要从事产科临床工作,年赴美国哈佛医学医院学习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