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头、路旁或者房舍的废墟上,有一种植物就像苍耳一样,生命力十分顽强地生长着。开长筒喇叭花,结的果实球形带刺,就像狼牙棒兵器一样。农村人称其洋金花,人与动物都对其敬而远之,因为它颇具毒性。其正式名称叫曼陀罗。它最大的作用是具有麻醉性,传说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用它制作出麻醉用的“麻沸散”。
曼陀罗,为茄科一年生草本。其叶有麝香味,花喇叭状,气味独特,蒴果上有尖刺。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单生在叶腋或枝叉处;花冠漏斗状,白色至紫色。蒴果卵圆形,表面有硬刺,熟时四瓣裂。种子稍扁肾形,黑褐色。主要有白曼陀罗和毛曼陀罗之分。白曼陀罗全株近于光滑,又名风茄儿、山茄子、大颠茄、颠茄、闷陀罗、野蓖麻、猪颠茄、猪波罗、老鼠愁、金盘托荔枝、洋金花、臭麻子、山膀子等;毛曼陀罗,全株有腺毛或细软毛,又名软刺曼陀罗、毛花曼陀罗、臭麻子等。
曼陀罗的花,在南宋的《扁鹊心书》中称山茄花,《御药院方》中称曼陀罗花,《酉辛杂识》中称押不芦;明代的《本草原始》中称胡茄花;清代的《生草药性备要》称其大闹杨花、马兰花,《本草求原》中称风茄花;《山东中药》称洋大麻子花、关东大麻子花、虎茄花;《陕西中药志》称风麻花、酒醉花。现代药材名称统称洋金花。
《本草纲目》中以曼陀罗花载之,又称其风茄儿、山茄子。书中记道:“曼陀罗,生北土,人家亦栽之。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茄叶。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攒花中坼,骈叶外包,而朝开夜合。结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花,九月采实。”李时珍在解释曼陀罗的名字时说:“《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以此为花名。曼陀罗,梵言杂色也。茄乃因叶形尔。姚伯声《花品》呼为恶客。”由此可知,曼陀罗花这一名称,带有浓厚神秘的宗教色彩。资料记载,“曼陀罗”,是印度佛教名词,梵文Mandala的译音。另译“曼荼罗”、“满拿啰”等。其意译应为“坛”“坛场”,取平坦之义。所谓“坛”,是印度密教在修“密法”时为防止“魔鬼”侵入,在修法场地画上一圈或建一土坛,有时在上面画佛和菩萨像。这样以修法场地或坛场,通称曼陀罗。在西方,曼陀罗,又名天使的号角,花语为“不可欲知的死亡和爱”。据说,李时珍对曼陀罗花很感兴趣,他翻山越岭跑了很多地方,最后在道教圣地武当山发现了其踪迹,欣喜之余,不由得手舞足蹈。他从武当山带回了许多曼陀罗花种子,把它们撒在故乡的土地上。在研究曼陀罗花的性能和功用时,李时珍听人说:“笑采其花酿酒饮,令人笑;舞采其花酿酒饮,令人舞。”他对此半信半疑,决定亲自尝试一番。
这一天,李时珍准备了曼陀罗花酒,喊来徒弟,打算共饮。李时珍先饮了两杯,不觉已有些醉意。徒弟望着师傅醉意朦胧的样子,忍不住合掌而笑。师徒二人亦笑亦舞而不知所终。
后来,李时珍把自己亲自尝试曼陀罗花酒的情景写进《本草纲目》:“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
李时珍认为,如果是态度不庄重,又笑又舞地去采曼陀罗花,回来泡酒喝,人就会又笑又舞的。其实,此说在南宋的《扁鹊心书·睡圣散》中就有类似记载。书中说,八月份采集山茄花和火麻(又名大麻)花时,“必须端庄闭口,齐手足采之。若二人去,或笑,或言语,服后亦即笑,即言语矣。”古人所记载的,未免有些唯心的成分,其实,是曼陀罗本身具有这种致幻和麻醉的作用,与你是笑还是舞着采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我国古代的医家早已发现并在治病中加以运用了。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但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究竟麻沸散里的主药是不是曼陀罗花,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所有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而已。
李时珍在介绍“坐拿草”时,后面附录一种草药叫押不芦。他记道:“按(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云:漠北回回地方有草名押不芦。土人以少许磨酒饮,即通身麻痹而死,加以刀斧亦不知。至三日,则以少药投之即活。御药院中亦储之。贪官污吏罪甚者,则服百日丹,皆用此也。昔华佗能刳肠涤胃,岂不有此等药耶?”在这里,李时珍并没有说押不芦就是曼陀罗花,而是将两者列为不同的草药。而且,李时珍还分析华佗所用的“麻醉药”可能就是押不芦。现代版的《中药大辞典》中称,曼陀罗又名押不芦,见载于《癸酉杂识》。
南宋窦材《扁鹊心书·睡圣散》中称,将山茄花和火麻花混合服用,具有麻醉的功效,用于艾灸治疗时,减少疼痛。书中说“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指山茄花和火麻花)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当然,利用曼陀罗的麻醉作用,有的人不是用于治病上,而是用于犯罪上。同时代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广西曼佗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百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说白了,就是这些强盗把曼陀罗制成迷幻药,将人迷醉后抢劫人家的钱财。《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所说的“蒙汗药”,其成分就是用曼陀罗花制作的,人服用后,除了发生曼陀罗中毒的典型精神症状外,还可因汗腺分泌受到抑制而出现无汗、皮肤潮红的症状,所以古人将其叫做“蒙汗药”。
到了明清时期,曼陀罗花开始正式出现在相关典籍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清代的《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大闹杨花,食能杀人,迷闷人。不过用三分,但服俱去心蒂。若食后迷闷,用黄糖可解,甘草亦可。”此处重点记载了曼陀罗有毒可以毒死人。
曼陀罗有麻醉的作用,吃多了可以毒死人,但少量服用却有致幻和兴奋神经的作用,让人失去理智变得疯狂起来。抗日战争时期,住山东荣成县南台据点的日伪军曾豢养了一批地痞流氓,组成所谓的大刀会。平常经常给这些匪徒喝洋金花水,让他们变得狂躁兴奋,认为自己是刀枪不入之人。日伪军下乡扫荡,便指使这些大刀会的成员在前面开路,到处为非作歹。当地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我地方抗日武装决定将这个为日伪军效命的大刀会歼灭掉。在一次战斗中,这些喝了洋金花的匪徒,裸着上身,疯狂叫嚣地举着大刀冲在日伪军的前头,结果被我抗日武装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大刀会自此彻底毁灭。
曼陀罗的花、叶、种子和根都可入药。明清以来的典籍中均记载其气味辛、温,有毒。古人有谚,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草药,运用适当就会达到治疗益人的作用,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损人甚至害人。曼陀罗这类毒草更不例外。关于洋金花的功效,《本草纲目》认为,治诸风及寒湿脚气,煎汤洗之。又主惊癎及脱肛,并入麻药;《生草药性备要》强调“少服止痛,通关利窍,去头风”;《本草便读》记为“止疮疡疼痛,宣痹着寒哮”;《陆川本草》中则用于“治咳嗽,跌打疼痛”。
曼陀罗的种子有很多名称,如醉葡萄、天茄子、胡茄子、狗核桃、风茄果、金茄子、竻仙桃、洋大麻子、山大麻子、六轴子、闹羊花子、伏茄子。《上海常用中草药》中称其醉仙桃。《中药大辞典》记载其功效主治为定喘,祛风,麻醉止痛。治喘咳、惊痫、风湿痹痛、泻痢、脱肛、跌打损伤。
关于醉仙桃的来历,历史上还有一段传说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新科状元,但此状元却不肯与公主同房。皇帝知道后感到很奇怪,就让内侍想办法让状元脱掉衣服。结果,一个太监趁皇帝宴请驸马吃酒,偷偷将“曼陀罗”种子的细末儿放进状元的酒杯里。驸马回家便有些神志不清地脱下了衣服。公主这才发现,原来驸马是个女人。这位状元醒后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公主。原来,她是一位很有才学的女子。她的丈夫正在害病,眼看考期近了,十分着急。她就顶着丈夫的名字代替丈夫进京赶考。谁知,一下子竟考中状元,皇帝还要招做驸马……就这么闹了一场笑话。公主奏明皇帝,这段姻缘只得散了。后来,皇帝问内侍:“你是用的什么妙药啊?”内侍不敢明说。因为当时的人仅仅知道曼陀罗有毒,只可外用治风湿、脚气等病;唯有老内侍知道它还是一味麻醉药——如果说了实话,皇帝就会怀疑内侍有毒害驸马之心。所以,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在酒里加了一味药。这药叫‘醉仙桃’。”这味药的名字从此相传下来了。
现代研究表明,曼佗罗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功效为平喘止咳,麻醉止痛,解痉止搐。主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癫痫惊风、外科麻醉。此外还可提取阿托品及做曼陀罗酊、曼陀罗浸膏的主要原料。种子油可作机械润滑油。
曼陀罗全植株均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曼陀罗中毒,一般在食后10-30分钟出现症状,也有数小时内发病者,潜伏期越短,往往症状越重,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可以导致中毒者死亡。
误食曼陀罗的浆果、幼苗会中毒。据资料记载,年,一支在北美殖民地詹姆斯镇的英军部队,由于食用了一种植物嫩芽,导致士兵产生幻觉等精神失常表现。人们将这种植物称之为“詹姆斯草”,也就是我们称之为曼陀罗的植物。近年来,伴随人们养生理念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食野菜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误食曼陀罗的浆果、幼苗造成急性曼陀罗中毒的事例时有发生。年至年,我国湖北省曾发生数起服用自制曼陀罗籽药酒中毒的案例。为治疗腰腿痛,人们自制曼陀罗籽药酒,以10-30克曼陀罗籽置于毫升42度白酒中浸泡2个月,一次服用30-50毫升后发生中毒。中毒者表现有头昏、头痛、行走不稳、口干、皮肤干燥发红、烦躁不安、瞻望、手舞足动、幻视、幻听等症状。
曼陀罗中毒急救的方法与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中毒相同。民间单方有用防风2钱、桂枝2钱煎服;生甘草4两煎服;生甘草、生绿豆各1~2两捣烂开水泡服或煎服;茶叶1两煎浓汁调豆腐半斤1次服下等法。也有用冷敷与冷浴法治疗儿童曼陀罗中毒者,法用冷湿布置患者额部及胸部,时时更换,至清醒为度。中毒现象较严重者,则用冷水浴法,把中毒的儿童放在浴盆内以冷水淋洗,淋至皮肤潮红全部退尽,可望逐渐清醒。
小锦囊:花于7月份开放时采收,迅速晒干或烘干。曼陀罗子秋天成熟时采收。
面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末,少许贴之。(《卫生易简方》)
大肠脱肛: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碗十六个,同锉,水煎三五沸,入朴硝少许,洗之。(《儒门事亲》)
跌打损伤:曼陀罗子一钱,泡酒六两。每次服三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外治皮肤痒起水泡:曼陀罗鲜叶适量,捣烂取汁抹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文/图:梁善勇
如您有图片和文字想与我们分享,
可寄至deyaxueguan
.白颠病的危害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