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课堂什么是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源杀虫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植物在漫长的与昆虫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的过程中,除了形成形态结构上的物理性防御机制外,还耗费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来产生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次生代谢物质,如挥发性精油、生物碱等。多数植物次生物质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它们不直接参与维持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但却能影响周围生长环境中昆虫对食物的选择。由此可见,植物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的被取食地位,次生物质能帮助它们积极地对害虫产生自然的抵御作用,使植物种群免受虫害或受害较轻,从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法则中得以繁衍。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的病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01

主要制剂

植物源杀虫单剂有印楝素、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烟碱、茴蒿素、藜芦碱、茶皂素、马钱子碱、苦皮藤素、川楝素、闹羊花素Ⅲ、瑞香狼毒素、血根碱、木烟碱、蛇床子素以及棉籽碱、蓖麻油等。混剂有:苦参·印楝、百部·楝·烟、辣椒碱混剂等。

02

作用机理

植物源农药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质,由于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自身防御与昆虫的适应演变协同进化的结果,昆虫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对害虫的作用独特,作用方式多样化,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毒杀、拒食、忌避、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光活化毒杀作用等。

03

特点

①对害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

植物性杀虫剂除具有与有机合成杀虫剂相同的作用方式外,还有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忌避等作用方式。它们并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阻止害虫直接为害或抑制种群形成而达到对害虫的可持续控制,这为农药的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由于这些特殊的活性,害虫很难产生抗药性。

②取自天然、对环境压力小

植物性农药的主要成分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顺畅的降解代谢途径,没有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安全间隔期通常很短,特别适用于果蔬等作物,有的植物性杀虫剂还有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③对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

植物在与害虫的协同进化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对与它关系不大的其他生物所起的作用通常十分微小。因此,植物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一般比较安全。但许多植物性次生物质也是高毒物质,如烟碱对人、畜高毒,鱼藤酮毒性中等。可见植物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是相对的。

④持续期较短,易降解,无残留,特别适于蔬菜等收获期短的作物。

04

缺点

①药效缓慢

植物源杀虫剂一般是缓效型药剂,不像化学农药属即杀型,农民难以接受。

②价格稍高

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常常很低,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其高价格给市场推广造成一定难度。

③标准化生产难

植物有效杀虫成分含量因产地、季节和气候等因素而不同,造成产品难以标准化生产。

④植物资源有限

主要来源于植物,资源受限制。特别是对需要采种的杀虫作物,还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限制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

有机课堂:整理沃土研究院课堂笔记、有机农业书籍、网站等有机方面知识,在线学习,一起进步吧!(相约每周三、周五)

北京华夏沃土有机农业研究院年经国家部门批准设立,年中国国际商会有机产业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国国际商会有机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上被核准为理事会会员单位;年有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上被核准为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农村、农业生产实践技术培训、儿童体验基地、区域规划、品牌建设、市场宣传对接、国际事业合作、三产融合信息化服务等系列工作。

以打造“中国有机农业的黄埔军校”为愿景,依托国内外相关知名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汇聚国内外一流的农业实战专家教授讲师团队,为农业种养殖企业、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技术、生产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农业经营管理等人才教育培训;为政府机构提供就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一二三产融合、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生态文化等建设全产业链的区域农业管理、经营模式、人才等方面的培训。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jb/1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