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蓮花傳媒”,即時了解澳門社會大小事!
民
署最近發表一則公告,表示近日有市民要求民署,清除所有公園內的有毒植物,尤其是海芋。民署就回應到,雖然植物有毒,但只要使用得當,都可以成為救人治病的妙藥。
雖然有毒植物聽上去的確非常可怕,但一般來講,通常被指有毒的植物,其毒性普遍存在於植物體內,一般人透過普通的肢體接觸是不會受到毒性影響。過去偶爾發生的中毒事件,多半是因為市民誤食植物所致,例如把海芋當成為食用的芋頭,又或者採摘郊外野生的菇類帶回家煮食等等,除此之外,很少是因為欣賞和觸碰有毒植物而受到傷害。
事實上,有些植物雖然具有毒性,但對於中國傳統的中醫藥學,正正因為妥善及適當利用植物的毒理,而創造和發明了不少流傳千古的中草藥。
今日就來盤點一下,在本澳種植的,雖然有毒但可以入藥的植物吧。
上下滑動可以了解到更多植物資料喲!
海芋
別名:廣東狼毒、野芋、木芋頭、老虎芋、觀音蓮
分佈區域:華南、西南及福建、臺灣、湖南
入藥部位:根莖或莖
藥用功效:清熱解毒,行氣止痛,散結消腫
主治病症:用於流感,感冒,腹痛,肺結核,風濕骨痛,疔瘡,癰疽腫毒,瘰鬁,附骨疽,斑禿,疥癬,蟲蛇咬傷。
曼陀羅
別名:曼荼羅、狗核桃、洋金花、萬桃花、鬧羊花
分佈區域: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草地。
入藥部位:葉、花、籽
藥用功效:風濕,止喘定痛
主治病症:治喘咳,痹痛,腳氣,脫肛,驚癇。
上下滑動可以了解到更多植物資料喲!
上下滑動可以了解到更多植物資料喲!
斷腸草
別名:鉤吻、大茶藥、大炮葉、黃花苦蔓
分佈區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入藥部位:根、葉或全株。
藥用功效: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殺蟲止癢。
主治病症:外用適用於皮膚濕疹,體癬,腳癬,跌打損傷,骨折,痔瘡,疔瘡,麻風。還適用於除四害,殺蛆蟲,滅孑孓。
臭草
別名:臭艾、小香草、荊芥七
分佈區域:南方地區
入藥部位:全株
藥用功效:祛風,退熱,利尿,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病症:感冒發熱、風濕骨痛、小兒驚風、小便不利、泄瀉、疝氣、跌打損傷、熱毒瘡瘍、濕疹
上下滑動可以了解到更多植物資料喲!
雖然這些植物都有其藥用價值,但記得,在郊外遇到他們的時候,還是要多加注意。民署表示,已在一些具有較明顯毒性的植物旁豎立了告示牌,呼籲市民切勿觸摸或採摘。只要不胡亂折斷、採摘及觸碰那些帶有毒性的植物汁液,基本上是無害的。希望公眾多留意及認識有毒植物,珍視其存在價值,更不要忽略其作用,相信可以帶給人類社會不少的好處呢!
今晚嘉賓
立法議員區錦新
嘉賓主持
李若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