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中药材之人遵循的乾坤之法

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与积累除了受遗传因子的调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受采收、加工、干燥方法、贮藏和炮制的影响,这其中采收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凡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周易》中讲“乾”为天,“坤”为地,采药之人于天地孕育之药材中讨活计,更应尊乾敬坤,顺应时节。

药材的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适期采收对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都有良好作用。可是目前对野生药材的滥采乱挖,导致资源日益枯竭,以致有些药农为了多采挖野生药材,甚至不分时节或先于采收季节采挖药材,致使药材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的疗效。即使人工栽培的药材,由于缺乏对有效成分含量的跟踪研究,一味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材的质量。

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位不同,其最佳采收的时间也不相同。所谓最佳采收期,是针对中药材的质量而言的。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效成分含量的多少,与产地、品种、栽培技术和采收的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有密切关系。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大部分中药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

中药材的成熟是指药用部位已达到药用标准,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和要求。药材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性状,所以中药材最佳采收期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外观性状如形、色、质地、大小等最佳的时期进行,才能得到优质的药材,达到较好的效益。

现根据前人经验,结合影响药材性状和品质的因素及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贮失规律,按中药材药用部分的不同,对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简述如下

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品种

此类中药材一般以根及根茎结实、根条直顺、少分叉、粉性足的质量较好,采收季节多在秋、冬、或早春,待其生长停止、花叶凋谢的休眠期及早春发芽前采收。

大部分品种春季发芽前采收为最适时期,因为初春时药用植物准备萌发,根茎部贮存的大量营养物质还没有或刚开始分解,所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营养物质最丰富,质量最好。

但也有例外情况,如黄芪、草乌、黄连、党参等在秋季采收,而太子参、半夏、附子等则以夏季刨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现把部分品种最适宜的采收期分述如下供参考。

1.早春采收:甘草、丹参、拳参、虎杖、赤芍、北豆根、地榆、苦参、远志、甘遂、白蔹、独活、前胡、藁本、防风、柴胡、秦艽、白薇、紫草、射干、莪术、天麻、黄芩,南沙参、桔梗、苍术、紫菀、漏芦、三棱、百部、黄精、玉竹等。

2.秋季采收:黄芪、狗脊、防己、威灵仙、草乌、白芍、黄连、升麻、商陆、常山、人参、三七、当归、羌活、北沙参、龙胆、白前、徐长卿、地黄、续断、党参、香附、白附子、重楼、天冬、山药、白及等。

3.冬季采收:大黄、何首乌、牛膝、板蓝根、葛根、玄参、天花粉、白术、泽泻、天南星、木香、土茯苓、姜黄、郁金等。

4.夏季采收:延胡素、附子、川乌、太子参、贯众、川芎、白芷、半夏、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等。

以花入药的品种

花类中药材多在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收,质量较好,如花已盛开,则花易散瓣、破碎、失色、香气逸散,严重影响质量。

如,金银花应在夏秋花蕾前头蓬大由青转黄时,丁香在秋季花蕾由绿转红时,辛夷在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玫瑰在春末夏初花将要开放时,槐米在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最适宜,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

但也有部分花类中药材品种需在花朵开放时采收,如月季花在春夏季当花微开时,闹羊花在4~5月花开时,洋金花在春夏及花初开时,菊花在秋冬花盛开时,红花在夏季花由黄变红时等,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以果实及种子类入药的品种

果实类中药材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较好;种子类中药材应在种子完全发育成熟、籽粒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收较好。

如火麻仁、马兜铃、地肤子、青箱子、五味子、王不留行、肉豆蔻、莱菔子、覆盆子、木瓜、山植、瓜蒌、苦杏仁、郁李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草决明、补骨纸、胡芦巴、枳壳、吴茱萸、巴豆、酸枣仁、胖大海、大风子、使君子、河子、小茴香、蛇床子、山茱萸、连翘、女贞子、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天仙子、枸杞子、牛蒡子、薏苡仁、砂仁、草果、益智仁等。

对成熟度不一致的品种,应在成熟时随熟随采,分批进行:如急性子、千金子等。

以叶入药的品种

叶类中药材品种宜在植株生长最旺、花未开放或花朵盛开时采收,此时植株已经完全长成,光和作用旺盛,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如大青叶、紫苏叶、番泻叶、臭梧桐叶、艾叶等。

以全草入药的品种

全草入药的中药材应在植株生长最旺盛而将要开花前采收。如薄荷、穿心莲、伸筋草、鱼腥草、淫羊藿、仙鹤草、透骨草、马鞭草、藿香、泽兰、半枝莲、白花蛇草、千里光、佩兰、蒲公荚、茵陈、淡竹叶、石斛等。

但也有部分品种以开花后秋季采收,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如麻黄、细辛、垂盆草、紫花地丁、金钱草、荆芥等。

立秋刚刚过去,金秋悄然而至,下面分享十五种适合秋季采收的中药材供药农参考

防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挖。采挖时从畦的一边顺行深挖,露出根后用手扒出,防止将其挖断。挖出后除净残茎和泥土,晒至半干时去掉毛须,再晒至九成干。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0.5公斤重的小捆,再晒至全干即可。勿在强光下曝晒。

山药:10月中下旬开沟采挖。采挖时勿使块茎断裂。挖出后去掉泥土,晒干即可。

板蓝根:霜降前后为最佳采收期。顺坡向一边挖开,选健壮、无病害的植株,稍微晾干,去掉枯叶、黄叶,从芦头处切开或剪开,根按大小分为两等,叶不分等,晾干或晒干即可。

半夏:9月~10月采收。用小齿耙浅挖细翻,直径为7毫米以上的(小于7毫米的留于土中作种)采收之后堆放室内发酵、去皮、干燥。

白扁豆:9月~10月采收。将荚果采后晒干,用木棒敲打出种子,去杂质、晒干即成。连翘:霜降后果实由青色变为土黄色、即将开裂时采收。采回的果实晒干,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即成。

丹参:10月~11月茎叶枯萎后采挖。选晴天较干燥时,先把根部周围的土锄松,然后把全根挖起,忌水洗。

当归:10月下旬植株枯黄时采挖。挖出全根(勿将根弄断),抖去泥土,去掉须根及残留叶柄,置于通风或背阴处,待根部变柔软后按大小扎成小捆进行加工。

决明子:9月~10月采收。当荚果变成黑褐色时分批采收,最后割下全株,运回晒干,用木棒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至全干。

马兜铃: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果实由绿转黄时连果柄摘下,晒干即可。以黄色、果实完整、种子充实者为佳。

柴胡:9月~10月采挖。先割去茎秆(晒干后另作药用),之后再挖出根部去净泥土,晒干或烘干即可。

百合:9月~10月茎叶枯萎时采挖。选晴天挖取,除去泥土、茎秆和须根,将大鳞茎作为商品,小鳞茎留作种用。

紫菀:10月中旬叶枯黄时采收。先将枯叶割去,之后将根刨出,抖净泥土,主根茎留作种用,放入窖内埋藏,其余细根编成辫子,晒干。

紫草:10月采收。先将地上植株割掉,然后挖出地下根部,抖净泥土,晒干。

黄芩:9月~10月采收。去掉茎叶,挖出根部,抖净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后迅速晒干或烘干。切忌雨淋,以坚实无洞、内部呈鲜黄色者为上品。

内容借鉴:中国中医药报

黄老邪整理

收藏利己,分享利他

今日供求信息

1、求购药材:重楼、白芨、鸡合子、大小通草、石菖蒲,石橄榄,甜黄精,骨碎补、淡竹叶、百步九重根、珠子参、竹节参、地苦胆,麦冬、天冬、南瓜籽

联系人:陈先生

联系方式:

1、供应药材:移山人参

联系人:曹经理

联系方式:

2、供应药材:三七

联系方式:(







































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jb/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