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23.html
四月,说赏花总是绕不过杜鹃。
听到杜鹃,你或许会想到一种会“布谷布谷”叫的鸟。
杜鹃(图片源自网络)
或者是色彩艳丽、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杜鹃花(图片源自网络)
又或者你身边有一些叫杜鹃的朋友。
为什么这个名字这么受大家的青睐,横跨动物、植物、人类三界?这还得从一只鸟说起。
杜鹃鸟名的由来:子规鸣思望帝
杜鹃最早被称作鸠。《夏小正?三月》中,就记载了“摄桑,委扬;……鸣鸠”,早在夏代时,人们就注意到杜鹃在农历三月的鸣叫,并据此安排农事。
鸠的鸣叫因像“布谷”二字的发音,又恰逢播种时节,早在汉代又名布谷。
杜鹃在江南还叫鶗鴂。屈原《离骚》中有:“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这里的鹈鴃就是鶗鴃。诗人因鸟的凄苦哀鸣感慨,仿佛百草都失去了生机。杜鹃从此开始成为“怨鸟”。那么,杜鹃这个名称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还得从它常出没的西蜀地-四川谈起。
子?鸣而思望帝
——来自扬雄《蜀王本纪》记载的故事
很快故事就演变为望帝化身杜鹃的传说。蜀地的方志《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时值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因杜宇的离别,蜀人感到哀伤,听闻到杜鹃的鸣叫,就将望帝(杜宇)的离去与悲鸣的子鹃联系起来,这种鸟也因此被称为“杜宇”。后来人们又将这种杜宇变化而成的子鹃混称为“杜鹃”。
望帝化鹃杨颜徽绘(图片源自网络)
杜鹃这个名称在汉代后期已经出现,它的起源与传说都与四川有关,那么杜鹃又是如何从鸟名而变成花名的呢?
杜鹃花名的由来:子规啼杜鹃开
杜鹃最早被记载的种类,是从中原到岭南广泛分布的羊踯躅(Rhododendronmolle),也叫闹羊花。这是一个开黄花的有毒种。
羊踯躅(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志)
东晋前后,因杜鹃的花与石榴花颜色相似,杜鹃被称为“山石榴”。后来唐代的学者注意到杜鹃花开花时,常伴随杜鹃鸟的鸣叫。因此,“山石榴”又逐渐被称作“杜鹃”,俗称杜鹃花。“杜鹃”这个名称的内涵也从“鸟名”向“花名”扩展。中国现存最早的园林花木名录—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就收录了“杜鹃”。
杜鹃花很可能也是源于四川。四川诗人李白有“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的诗句。其后,被贬徙江西九江的白居易,记下这种山花开放时常伴随杜鹃啼叫。他在《山石榴寄元九》中写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后来这类记载不断增多。
宋代《会稽志?木部》也记载:“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鸣时开。”明代学者周文华明确指出:“杜鹃,……花极浪漫,以杜鹃啼时开得名。”如上所述,富于浪漫联想的诗人根据杜鹃口有红斑,推想杜鹃啼血化成杜鹃花,同时“杜鹃啼血”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杜鹃啼血(图片源自网络)
杜鹃悠久的栽培历史
唐代
从唐代开始,杜鹃被众多学者欣赏和栽培。白居易贬谪江西九江时,对杜鹃花可谓情有独钟,特意从庐山挖花丛回来栽培。在《题山石榴花》中有如此吟诵:“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因为喜欢,他还把杜鹃花寄给好友元稹。他的《山石榴寄元九》对杜鹃称颂到:“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劚得厅前栽。……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在诗人眼里,杜鹃已经化去悲情,成为美艳的观赏花卉。
艳丽的杜鹃(图片源自网络)
宋代
进入宋代,杜鹃花在一些地方开始传播。浙江学者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在记述洛阳的“杂花”时提到:“映山红即红踯躅。”苏轼《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诗人认为鹤林寺被兵火损毁的杜鹃花不是回归天庭,而是迁到西湖来了。这时,杜鹃开始成为杭州一带的常见花卉。
明代
杜鹃的栽培更为广泛。江苏的栽培种从浙江传入。《长物志》记载:“杜鹃,花极浪漫。……花时移置几案间。”当时,杜鹃已经被当作盆栽。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记载:“杜鹃花,即踯躅类。有大红、粉红、黄者,千叶可珍,喜阴,畏油烟。映山红有红白深浅,皆单叶,红者取汁可染。”似乎一些重瓣的种类在当时受到重视。
不同花色的杜鹃(图片源自网络)重瓣杜鹃(图片源自网络)
明清
明清时期,学者对杜鹃的种类给予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