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根的功效与作用

芭蕉根的功效与作用芭蕉根的功效

芭蕉根(MusabasjooSieb.etZucc.),中药名。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的根茎。

性味:味淡,性凉。

归经:归脾、心包经。

用法用量:15-30g(鲜者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功效:清热,止渴,利尿,解毒。

芭蕉根的作用主治:

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4米。叶片长圆形,长2-3米,宽25-30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厘米,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厘米,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毫米。

处方举例:

1.清热利尿,用于水肿脚气、淋证、黄疸。治水肿,可配伍玉米须、泽泻、茯苓等同用。治血淋涩痛,常配伍墨旱莲同用。治黄疸,常配伍山慈菇、龙胆草使用。

2.清热止渴,用于热病烦渴、躁热口干。常以鲜品捣汁饮服。

3.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肿,常以鲜品捣汁外涂或内服。

相关配伍:

①消渴,口舌干燥,骨节烦热:生芭蕉根,捣绞取汁,时饮一、二合。(《太平圣惠方》)

②黄疸病:芭蕉根9g,山慈姑6g,胆草9g。捣烂,冲水服。(《湖南药物志》)

③血淋心烦,水道中涩痛:旱莲子50g,芭蕉根50g。上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太平圣惠方》)

④乳糜尿:鲜芭蕉根g,瘦猪肉g。水炖,服汤,分早晚2次服,每隔3天服1剂(《湖北中医杂志》)

⑤高血压:芭蕉根茎(15-30g)煎汁,或同猪肉煮食。(《浙江民间草药》)

使用禁忌

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4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