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乡土植物羊踯躅

杜鹃多生于山地,在江南丘陵地可见到紫红色映山红、满山红和金黄色羊踯躅等落叶杜鹃。据江阴黄山、定山、花山等山麓周边的村民反映,20年前这些山林高坡上都曾有成片的野生杜鹃生长,红的黄的都有,然因环境变迁及人为因素,这三种野生杜鹃几近灭绝,可列为濒危植物,亟需加强保护。

年春,笔者有幸拍摄到了黄色杜鹃——羊踯躅。

中文名:羊踯躅

拉丁名:RhododendronmolleG.Don

别名:黄杜鹃,闹羊花,羊不食草,玉枝

科:杜鹃花科Ericaceae

属:杜鹃属Rhododendron

落叶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幼时有短柔毛和刚毛;叶纸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2厘米,端钝。有小突尖,缘有睫毛,叶表背均有毛。花期4~5月;先花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顶生伞形总状花序,每花序9~10朵,花冠阔漏斗形,裂片5,金黄色,内有深红色斑点,径5~6厘米,雄蕊5枚,与花冠等长。子房有柔毛,蒴果圆柱形,长达2.5厘米,果期7月。蒴果圆锥状长圆形,长2.5-3.5厘米,具5条纵肋。

▼叶片(年4月24日)

▼伞形总状花序(年4月24日)

▼花9-10朵(年4月24日)

▼雄蕊5枚(年4月24日)

广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区,生于海拔-米的山坡石缝、草地或丘陵地带的灌丛或山脊杂木林下。

喜光亦能耐半阴,喜欢湿润凉爽且通风良好气候,耐寒,忌高温干燥环境,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羊踯躅又名“闹羊花”、“惊羊花””、“羊不食草”,因花果枝有剧毒,羊食之易中毒,踯躅而死,故名。作为植物界三大毒门世家之一(另两种为断肠草、乌头),“神农本草”及“植物名实图考”把它列入毒草类,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近年来在医药工业上用作麻醉剂、镇疼药;全株还可做农药。

羊踯躅是杜鹃花育种的重要资源,至今杜鹃花育种专家仍认为羊踯躅与其他种类的杜鹃花杂交有较好的亲和力,并且很多性状在子一代中为隐性,是优良的杂交母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8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