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文字
儒风君,来源
儒风大家
冰心曾说过:“家是什么,
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
都在此中融化、消失”。
是啊,一家人在一起,
无关乎钱多钱少,房大房小。
因为家不是房屋,
而是心灵港湾,
你可以卸下所有伪装,
不必迷茫,也不见风霜,
纵然门外寒冬如雪,
门内也是春风暖意。
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就是闻到书香,
听到安静,看到从容。
■闻到书香
苏轼在《三槐堂铭》中说过: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一个家族,唯有忠诚,读书,
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历史上,一家出三才子,
莫过于苏家三父子:
苏洵、苏轼、苏辙,
最让人佩服的应该是苏洵,
培养了两个才子,
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
在当时,作为父亲的苏洵,
也是愁坏了,
两个儿子调皮捣蛋不说,
还不爱读书,硬来吧,
又怕起反作用。于是,
他决定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
从激励入手,积极引导,
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变害为利。
一开始呢,
苏洵就每天躲在书房里看书,
偷偷摸摸的,被孩子看到了,
就把书藏起来,还严重警告他们,
不准进书房。这下彻底激发了,
两个孩子的好奇心,
你不让我们看,我们就偏要看。
于是,两个孩子想尽办法,
去书房偷书看。
就这样一来二往,
苏家兄弟也发现了读书的乐趣,
渐渐地把读书当成习惯,
造就了文化史上的双子奇迹,
而苏氏家族,也传承了七代。
就如清代姚文田所说: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好的传家宝,
不是留给孩子房子,车子,金钱,
而是教会孩子读书。
要知道,家庭教育是
伴随孩子一生的,
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也是孩子终身的良师益友,
一个爱读书的家庭,
孩子才会受益一生。
多读书,一开始我们或许平凡,
但却不无知,或许忙碌,却不无趣。
因为它不仅可以
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还能与伟人共情,陶冶情操,
更能学习伟人的智慧,抑制愚昧。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
每一页都算数,虽不能让
我们马上致富,但却能让
我们教会孩子,通过书里的知识,
去寻找人生的答案,
发现生活的真善美。
■听到安静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
才会达到清澈的程度,家庭也是,
每天沉淀,多沟通,
不吵闹,才不会那么烦躁。
“第一完人”曾国藩,
考了七次,才中了个秀才,
而曾国藩的家人,
从来没有责骂过他,
总是言语轻轻地跟他说,
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读书时,父亲虽然严厉,
却也会跟他沟通,
要求他,慢慢来,不着急,
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
不读完这本书,
不继续下一本书。
甚至曾国藩到北京考试,
落榜之后,钱也花光了,
身无分文的曾国藩,
还找他父亲的朋友,
借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套23史。
要知道,当时的一百两银子,
以父亲当老师的收入,
需要两年不吃不喝,
才能完成。
对于儿子这个“败家举动”,
父亲没有责骂,而是一脸平静地说,
你用心读这些书,我替你还债。
自此,曾国藩发奋图强,
进京做了高官。
不管后来,
在曾国藩的人生中,
遇到了多大问题,
他都学会了好好沟通,用静处之,
使得曾氏家族流传两百多年,
绵延至第八代孙,
无一“败家子”。
都说沟通,才是世界和平的源头。
的确,一些家庭,往往因为沟通不畅,
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吵得不可开交,弄得家宅不宁。
而一个会沟通的家庭,
往往是安静的,心平气和的。
因为他们懂得,
和睦才是一个家庭的兴旺之道。
不需要高声,因为听得见,
言语轻轻,反而透着修养,彰显素质,
不需要昂扬,因为看得见,
走路轻轻,反而含着一种风度,
蕴着一种风韵。
家是港湾,不需太大,宁静就好,
虽不华丽,却欣欣向荣。
■看到从容
有人说:
“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
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是啊,身为父母,你的一言一行,
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你在情绪崩溃时,是习惯性讲道理,
还是随意发脾气,孩子都看在眼里。
如果你每天抱着手机刷视频,
懒惰,不上进,又怎么可能要求孩子,
好好学习,做一个努力向上的人,
要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国近代史上,
最著的人物梁启超,
是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但他最厉害的,
不是拥有这些光环,
而是一个优秀的父亲。
而在教育子女这一块,
他有着自己的心得,
尤其是对于孩子们的分数成绩,
考得不好,
梁启超也从不生气。
有一次梁思庄考试,
得了第十六名,尤为伤心,
梁启超知道后,非常淡定地说:
庄庄成绩已经很优秀了,
哪怕考试不及格,
也不要紧,咱们慢慢来。
甚至在孩子们选专业的时候,
梁启超也是从容淡定的,
非常尊重孩子们的意愿。
而不像现在的父母,只考虑赚不赚钱,
能不能找到好工作?
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