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那反过来呢且看读书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系列11

在文章中,小编告诉大家,咸丰三年正月十九日,陆建瀛逃回南京,马上召集部下开会商量如何对付外敌,结果,部下给他开了一场批斗大会。

还有十天,太平军就要开到南京城下。按说,再大的仇怨也应该放在一边,先抱团对外再说!是不是南京防务搞的非常成功,才给了官员们怼天怼地怼领导的底气呢?

下面,小编便讲一讲陆建瀛不在家时,南京城防建设的大致情况。看完,大家也就知道安徽巡抚蒋文庆是多么可贵了。

咸丰三年时,曾经亲自参加城防工作的南京禀生张继庚说:“客冬(指去年冬天)十一月城中即行保卫事。”又据南京市民张汝南说:“苏抚某公移节摄理省务,颇安静无为。委宪藩祁公宿藻办保卫。”(1)苏抚某公就是江苏巡抚杨文定,他是在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旨抵达南京,帮办城防的。

因此,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的信息,杨文定从一开始进南京,就不怎么管事,祁宿藻才是城防事务的主要负责人。张继庚的朋友,南京陷落前后的亲历者,诗人金和也指出:“城防之事,公(祁宿藻)以一人任之。”(2)

咸丰二年十一月,在祁宿藻的主持下,南京保卫局挂牌营业。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城防事务的临时部门。保卫局总部设在城南白衣庵,分部有四,分管南京城东西南北四面。如果把保卫局比作一家公司,那么祁宿藻就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分公司经理由南京大绅士担任,中层由小绅士担任,基层办事人员则是文生。(3)

不过,保卫局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管理就极其混乱。开始,大家都没把太平军当回事,总感觉那帮广西的穷棒子距南京十分遥远。尽管祁宿藻的藩署离保卫局的白衣庵很近,但他从不去视察,大家自然乐得放羊,“多以赌博饮酒为事。”保卫局虽然是个临时部门,却由国家出资经办,所以享受着国家福利:大清帝国版的工作餐。文生们会在饭点准时到保卫局点卯,吃完扶着墙慢慢回家。按照规定,保卫局需要有人值夜班,然而,除了内贼,没人晚上光顾。某些文生会在天黑后摸过来,把局里悬挂的灯笼、旗子,还有器械等物偷走。不过,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4)

俄国作家果戈里曾在其名著《死魂灵》中塑造了一位吝啬鬼——泼留希金。有关泼留希金,果戈里写了下面这段情节:

他每天仍然要在村子里转悠,眼睛不断地瞄着路边桥下,不管看到什么旧鞋底也好,娘儿们的破布也好,瓦片也好,铁钉也好,他都要拿回家去,扔进墙面里的破烂堆。庄稼汉们一看到他走出家门来捡东西,就说:“清道夫又出来扫大街啦!”街道在他走过之后也的确不用再扫了。有一次,一个过路的军官落了一根马刺,那马刺转眼之间就进了大家都知道的那个破烂堆。要是有个婆娘一马虎把水桶忘到井边,他也会把水桶提走。倘若让人家当场看到,他会立即物归原主,也并不争辩;但是不管什么一经落进他那破烂堆里,那就一切都完了:他会对天发誓,说东西是他的,是某月某日从某人手里买来的,或者是他的祖父留给他的。

然而,我们大南京的读书人,那是读过孔孟之书的,绝对比俄罗斯的吝啬鬼懂得礼义廉耻。如果文生前一晚“窃”走了保卫局的财物,第二天董事差人讨回,他们都会诚实的归还。

不久,邹鸣鹤被咸丰调到南京帮忙。早在咸丰元年三月,原本担任顺天府尹的邹鸣鹤高升为广西巡抚。太平军围攻桂林的33天中,他全程都在城内。所以,咸丰有了一个美丽的误会,他认为邹鸣鹤拥有丰富的守城及抗太经验。

邹鸣鹤下马南京伊始,便雷厉风行的创办了筹防局,与保卫局共同办理南京城防事务。

那么,筹防局是不是比保卫局要好点呢?

答案是彼此彼此。邹鸣鹤和祁宿藻一样官气十足,都不去盯现场,所以筹防局也是个放羊的部门。(5)

保卫局和筹防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

答曰:募捐助饷、招募团练并训练、查奸细。

结果,这三项工作,哪一项都搞了个稀烂。

一、募捐助饷。

为了对付太平天国,早在咸丰二年夏末,江宁布政使祁宿藻便发动南京市民捐款。结果,没几个舍得掏银子帮大清帝国渡过难关。(6)到了敌军压境的前夜,依旧是“库无现银,军无现粮。”(7)

按说,祁宿藻总理江宁财政,搞不来经费,怎么也难辞其咎吧?然而,南京市民却把这笔账全部算到了陆建瀛的头上。不知何时,一个小道消息开始在坊间流传,据说,户部自北京拨来了三十万两雪花白银,说好一半给陆建瀛,用于上游防堵;一半给祁宿藻,用于南京城防。谁知,陆建瀛全部带走。结果,鼠巢防线崩溃,三十万银子白白送给了太平天国。(8)

其实,陆建瀛还真抢来了三十万两白银。不过,这三十万两不是户部给两江的,而是两江打算给湖南的。

原来,早在咸丰二年秋,太平军围攻长沙时,户部曾多次命两江辖区最阔气的江苏省为湖南助饷。两江总督陆建瀛与江苏巡抚杨文定凑够了钱,除了最后的一笔,都一一发了过去。这最后一笔助饷金额为三十万,陆杨二人刚刚凑齐,还没有来得及发送,太平军已经兵临武汉三镇,并占据了汉阳。于是,咸丰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尚在丰北厅河工治水的陆建瀛向皇帝请示,这笔银子再发到湖南也没用了,还不如让我带去上游九江一带,作为防堵的军费。(9)皇帝当即批准。(10)

对陆建瀛来说,这笔银子于私,是他凭本事抢来的;于公,那是皇帝下旨给的。他拿着心安理得。而且,陆建瀛是出差,俗话说穷家富路,就是得多带钱。南京则不同,它拥有九十万人口,十万户人家,多少达官显贵退休之后,都带着毕生积蓄,在南京修建了精美的花园养老。太平军入城后,或一家搜出银数十万两,或一家搜出银数十缸。(11)

南京好比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拿到它的蛋。

后来,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为了筹饷,他搞的官愤极大,绅愤极大,连左宗棠都因此和他翻了脸。然而,曾国藩毕竟弄来了钱,办成了湘军。话说,湖南多穷啊,“至其财赋,全盛时才敌苏、松一大县。”(12)南京但凡从指甲缝里漏一点,都够办好几次城防了。然而,祁宿藻虽然与曾国藩同一年中进士,却没有同年那种杀伐决断的魄力,他生怕得罪人,所以最终没能搞到钱。

然而,钱弄不到,祁宿藻甩锅的能力却是一流。下面,我们传唤两位证人。

证人一:祁寯藻。

祁寯藻,是祁宿藻的哥哥,太子太保,当朝大学士,道咸同三朝的重臣兼帝师。比较起来,陆建瀛只当过咸丰一位皇帝的老师。关于此人,熟悉湘军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下面这个故事:

咸丰四年,曾国藩率湘军东征,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收复了湖北省会武昌。消息传到北京,咸丰龙颜大悦,光速赏了他一个湖北巡抚。然而,提拔的圣旨刚刚发出,祁寯藻便上前进了谗言,他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一听,吓得体如筛糠,立即收回了成命。结果,曾国藩不仅是巡抚只当了七天那么简单,还郁郁不得志长达七八年之久。

不过,我们按下曾国藩与祁寯藻的恩怨不谈,只看一看他是如何替弟弟祁宿藻甩锅的。

祁宿藻死后,祁寯藻写诗怀念弟弟,其中有这样一句:“京帑六十万,并取毋遗置。”旁边的注解是:“部议三十万给军,三十万守城,督帅(指陆建瀛)悉檄取之。”

咦?不是说陆建瀛只拿走了三十万吗?怎么又多出来一倍。

小编查阅资料,终于找到了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的一份上谕。在这份上谕中,咸丰命令户部拨库银三十万两,发往陆建瀛处以济军需。然而,我们知道,陆建瀛是在4天后的十二月十五日从南京出发前往上游办理防务的。

祁寯藻曾经担任过户部左右侍郎以及户部尚书。从咸丰元年到咸丰四年,他都兼管着户部事务。所以祁寯藻应该知道下面这两件事:

一是户部不可能马上拿出三十万两白银;

二是即使拿的出来,也不可能用4天时间就运到南京。(13)

接下来,我们传唤第二位证人。

证人二:胡恩燮。

胡恩燮,南京市民。他的哥哥胡竹书是祁宿藻的弟子兼幕僚。因此,胡恩燮从哥哥那里听到了不少内幕消息。

关于三十万两银子的事,胡恩燮是这么说的:“初,粤贼日逼,户部发帑三十万,令半运军前,半筹城防,制军(指陆建瀛)悉括以行。”

很显然,陆建瀛抢走了户部拨给的银子,才导致南京城防缺钱,是从祁宿藻方面传播出去的。当然,三十万两白银的谣言只是热身的毛毛雨,将来,更凶猛的谣言会席卷陆建瀛。(14)

二、招募团练并训练

正因为一开始大家都没把太平军放在心上,所以大规模招募团练的工作很晚才进入议事日程。咸丰二年十二月四日,武昌陷落。消息传到一水相连的南京,大家终于开始着急。于是,保卫局贴布告招募乡勇,许以伙食银三钱,工钱日青钱三百。结果,来的都是些游手好闲,且手无缚鸡之力的无赖。最初,当乡勇需要通过考试,如举起三四十斤的长木。但是,没几个人有那把子力气。最后,两局不得不放宽标志,就这样招募了一万人。(15)

招募工作完成后,保卫局把乡勇分成小队,派局中文生管带。这是个有油水的差事,因为带勇文生的工作之一就是从局中领钱,再定时给乡勇发放。为了争带(tan)勇(wu)资格,文生们充分发挥读书人的强项,他们写匿名帖子,互相揭发竞争对手的隐私,贴的局里到处都是大字报。南京官员听说了这件丑事,但他们和祁宿藻一样,一怕麻烦,二不想得罪人,便都装聋作哑。

好容易尘埃落定,乡勇小队终于一一安排了负责人,放羊现象又开始扩大化。话说,保卫局让文生带乡勇,任务有二:一是让文生带领乡勇小队驻扎在城中的关键地点,负责排查路过的可疑人员;二是让文生组织和监督乡勇进行军事训练。然而,带队的文生只顾领钱、贪污、消费,驻扎地点经常看不到人影,训练更是几乎没有过。

上元知县刘同缨不愧是敢怼两江总督的能员,他拍案而起,来了个突袭式检查。于是,一个带领全部部下脱岗的文生被当典型抓住。刘同缨下令,剪掉他的辫子,以示惩戒。(16)

行文至此,小编打字的手都在颤抖。靠这帮宝贝,能守得住南京吗?不过,乡勇们虽然吊儿郎当,但他们绝不是南京城战斗力最差的一支军队。至于比烂的桂冠花落谁家,小编这里要卖一个关子,今后的文章中自会揭秘。

三、查奸细

小编在上文说了,乡勇驻扎在南京城内,两大职责之一就是盘查奸细。不过,用后脚跟都能想到,凭他们的放羊属性,能查到就见了鬼了。

还是南京市民张汝南爆料,几百个来自两淮的逃荒者从城南聚宝门进入南京,经过南中北三大保卫局分局,走了十几里,直至城北鸡笼山。结果,两局没有竟然一个人发现。(17)就这样,不知多少太平军的探子摸进南京,并潜伏了下来。

张汝南曾经说过,杨文定进入南京后“颇安静无为”。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杨文定下了严令,禁止南京人民迁徙,违令者斩。后来,南京市民对杨文定十分痛恨,认为正是他的命令才使得全家落入太平天国之手。不过,小编要说几句公道话,杨文定虽然下了禁止搬家的命令,但只要偷偷塞给守城的清军和乡勇点银子,都能出入自由。(18)所以说,太平天国的探子们拿着洪秀全发给的经费,出入都蛮自由的。

时间过得很快,城防工作就在乱七八糟中来到了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正是太平天国历的大年初一。天朝百官到原湖北巡抚常大淳的抚署,现武昌天王府向洪秀全道贺。据记载:“皆着梨园衣甲,是处金鼓鞺鞳,楚垣俨然一大剧场。城内爆竹如雷,街巷地上爆竹纸厚至寸许。”就在这片喜庆声中,太平天国的高层制定了下一步的战略计划,那就是弃守武汉,向南京,传说中的小天堂进发。

二十七日,即天历大年初二,进军南京的战略计划正式启动。第一步是搬家。于是,湖北布政司库银七十余万、粮储道库银十余万、盐道府县库银百万,被太平军战士一一搬运到城外的船上。

二十八日,即天历大年初三,铜炮铁炮被搬运上船。一个多月后,这些大炮会出现在南京城外的大报恩寺塔,对准城内轰鸣(19)

本日,距离太平军全军撤离武昌还有3天;距离陆建瀛的鼠巢防线崩溃还有10天;距离安庆失陷还有19天;距离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还有31天。

陆建瀛在干什么呢?

慢吞吞的他还在南京到九江的路上。我们知道,陆建瀛此行的任务是布置鼠巢防线。而鼠巢防线在九江以西百余里的长江上游。

不过,陆建瀛已经离开了安庆,正在行驶的帅船中忙着写奏报。奏报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工作,二是参劾蒋文庆。陆建瀛告状,是因为蒋文庆提前把家眷送出省城,导致人心浮动。(20)

其实,陆建瀛也不能全怪部下开他的批斗会,大敌当前,他自己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内斗上。

那么,这一天,南京城中的祁宿藻又在干什么呢?

答案是他终于着急了,打算突击检查一次保卫局。当天晚上三更过后,祁宿藻开始巡夜,结果南城、中城保卫局乌漆嘛黑的,工作人员显然早就回家睡觉去了。祁宿藻怒不可遏。不过,以祁宿藻从不去保卫局的属性,他应该不知道文生们又双叒叕“窃”走了灯笼,否则,他会气到提前吐绿水。

要小编说,早干什么去了?布政使衙门离保卫局那么近,但凡你隔三差五利用下班时间到这里溜达溜达,也不至于如此。

一弯下弦月下,一水相连的长江之滨,武昌城中,太平天国的高层均是一夜无眠,下一步的战略、搬家、安民,他们有太多的事去忙;安庆城内的蒋文庆与帅船中的陆建瀛,却已经拉上了此起彼伏的呼噜。此时的南京,万籁俱寂,只有祁宿藻一行人的脚步在空旷的街道上沙沙作响。

突然,一簇灯火跳入祁宿藻的眼帘。远远的,西城保卫分局居然还亮着灯。快步走近,更加可喜的景象出现在面前,西局不但有人,还有不少,而且,看样子他们在认真负责的巡守。

祁宿藻差点落泪,是谁,在一片散沙的南京如此卓尔不群?祁宿藻与此人相会,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请看小编文章。

(1)(3)(4)(17)《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四册,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p。

(2)《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五册,金和,《椒雨集》,《江宁死事诗十四首》,p。

(5)(18)《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九册,汪士铎,《乙丙日记(选录)》,p。

(6)《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第四册,《陆建瀛等奏报设法筹议江省捐输经费并请收常捐折》,p。

(7)《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五册,《张继庚遗稿》,《致祁公子书》,p。

(8)(14)《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五册,胡恩燮《患难一家言》,p。

(9)《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第四册,《陆建瀛奏报敌窜岳州江西江苏安徽亟应预筹防堵折》,p。

(10)《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第四册,《谕内阁着将江苏筹备银三十万两及官捐等银一并交陆建瀛带往军营》,p。

(11)《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四册,野渡子《金陵被陷记》,p。

(12)《湘军志·湘军志评议·续湘军志》,王闿运《湘军志》,《湖南防守篇第一》,p1,岳麓书社出版,年11月第一版。

(13)《祁寯藻集1》,《观齐行年自记》,p;《祁寯藻集2》,《哭六弟幼章三首》,p;《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第四册,《寄谕陆建瀛着迅往九江并将筹剿各事宜驰奏》,p;《谕内阁着将江苏筹备银三十万两及官捐等银一并交陆建瀛带往军营》,p。

(15)《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四册,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p;《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九册,汪士铎《乙丙日记(选录)》,p。

(16)《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四册,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p。

(19)《太平天国史料汇编》,第十一册,陈徽言《武昌纪事》,p。

(20)《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第四册,《陆建瀛奏报行抵安庆会商机宜即驰赴九江截剿折》,p;《陆建瀛奏请拨兵防守东西梁山荻港及安徽抚藩先将眷属搬移人心惊惶片》,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zd/10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