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寒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在体内凝结寒气,因此影响健康。
寒湿的表现: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湿气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一级寒湿:在表皮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艾灸7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风池、足三里、血海、曲池、肺俞。
二级寒湿:在肌肉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困乏,腰酸乏力,关节酸困→(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太白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命门穴。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风湿关节炎,僵硬、疼痛,变天关节就痛→(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肩周炎:肩髃穴、肩髎穴;颈椎病:大椎穴、后溪穴;腰椎病:肾俞穴、命门穴;老寒腿:血海穴、梁丘穴。
四级寒湿: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症状:痛经、小腹坠痛、宫寒不孕,胸肋胀满、两肋串痛,气短懒言、腹胀厌食,嗳气咯逆、咽有异物感→(艾灸60天以上有改善)
艾灸取穴: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气海等。
五级寒湿: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长期艾灸)
寒湿从哪里进入人体?
ENTERTITLE
身体里有几个穴位是很容易进入“寒气与湿气”的,比如肩颈部的“大椎穴”,肚脐部位的“神阙穴”,腰部的“命门穴”,脚底的“涌泉穴”。
1颈肩部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等症状;
2腹部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3腰部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最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椎病,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4脚部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刺、骨质增生等症状。
祛寒除湿是秋冬养生的重点。看身体哪个部位,可以知道自己湿气重不重?“湿”到底从哪里来的?最近一期《健康之路》都有答案。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想尽办法祛寒除湿,妙招却在这一剂小小的贴膏里。
中医认为,致病有“六淫邪气”,即风、寒、暑、湿、燥、火等六邪。其中身体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其它邪气狼狈为奸。当体内湿气太重时,就会生病,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皮肤起疹,甚至出现肠胃炎。而当湿气一旦与寒气结合在体内凝结成寒湿,就容易得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一系列风湿骨病,女性还容易得各种妇科疾病,甚至宫寒不孕。
因此,我们要及时预防,及时清除体内湿气,以保身体健康。下面大家随小编来看图知“湿”。(以下图片来自《健康之路》栏目,节目嘉宾是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姜良铎先生)
如何知道自己的“湿”重不重?
ENTERTITLE
先选出你心目中的答案,然后再往下看!
除了看舌头,还有什么办法知道
自己体内的“湿”重不重?
湿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如果我们平常再不注意防寒保暖,肆意吹空调,食冷饮,让寒气浸淫体内,和湿气形成“寒湿”,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
为了祛寒除湿,从古到今,人们可谓煞费苦心,到底有什么好法子可以有效的祛除寒湿呢?
你确定不用再思考一下?
那就往下看吧!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先生说“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身体骨肉的病痛无外乎气血不通,阴阳失衡;而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入侵又是百病的根源。风邪可入经络脏腑由内致病,也可入皮肤筋骨在外致病,还有就是被利器虫兽等外物所伤,这三者,就囊括了世间种种病因。
所以说风、寒、湿常常是彼此之间相生相伴的病因,风寒湿邪层层侵入皮肤筋骨,透过皮肤、肌肉、滑膜层、滑液、软骨层、骨骼侵入骨髓,就是我们说的风湿骨病。因而治疗风湿骨病,一是活血化瘀舒筋行气,二是七层拔出风寒湿毒,三是滋养退化的骨组织,这既是张麻子贴膏方子的由来,也是祛除三级寒湿(骨寒湿)的根本。
原来老祖宗传下来的祛寒除湿的好方子,就在我们身边!
产品说明本品是以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制天南星、制半夏、制马钱子、麻黄、细辛、辣椒、威灵仙、羌活、独活、桂枝、吴茱萸、川椒、牛膝、川断、干姜、骨碎补、远志、木香、乳香、没药、闹羊花、地龙、全蝎、蜈蚣、大黄、樟脑、冰片、人工麝香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手工贴膏。适宜人群颈肩腰腿疼、颈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骨坏死、强脊等引起的疼痛、麻木、肿痛、僵硬不适的亚健康人群。不适宜人群皮肤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方法外用。将不适处清洗干净,将本品贴于疼痛部位(穴位)。产品功效国医论证国嘴代言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