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雨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昨天终于放晴了一会。黄老师在群里说:曼陀罗开花了,快来拍!。我立马回复道:这就过来。
这几株毛曼陀罗就长在村庄的巷子里,好几株都开了,格外醒目。我拍的时候,附近的居民也过来看热闹。看到我在拍,他们也好奇起来,开始聊起来。“这是牵牛花啊,以前没有的,也不知道是怎么长出来的。”黄老师回复说:“曼陀罗当地叫金盘托荔枝,全株有毒,要小心,不可儿戏,但也可以入药”。
这次我看到的是毛曼陀罗,除此之外中国还有3种曼陀罗属植物,木本曼陀罗,曼陀罗,洋金花,区别如下。
其中,木本曼陀罗我们浙江是没有的,福州,广州等市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则终年可在户外栽培生长,喜欢热带环境。
毛曼陀罗(茄科,曼陀罗属)
一年生直立草本或半灌木状
全体密被细腺毛和短柔毛
茎粗壮,下部灰白色,分枝灰绿色或微带紫色
叶片广卵形,顶端急尖,基部不对称近圆形,全缘而微波状或有不规则的疏齿,侧脉每边7-10条
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或斜升
花梗长1-2厘米,初直立,花萎谢后渐转向下弓曲
花萼圆筒状而不具棱角
花冠长漏斗状,下半部带淡绿色,上部白色,花开放后呈喇叭状,边缘有10尖头
浙江植物志记载:雄蕊5,我拍到的是6。花药长约1.2cm
花萼宿存部分随果实增大而渐大呈五角形,果时向外反折
蒴果俯垂,近球状或卵球状,直径3-4厘米,密生细针刺
别名:醉心花、枫茄花、狗核桃、老鼠怕、醉仙桃、大独惹、金盘托荔枝
“曼陀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陀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
《广群芳谱》引《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与佛门有缘。曼陀罗像宫廷里那些摘官嫔风影事一样扑朔迷离。八月开花,九月采实。品花家称它为恶客,大概是因为游移不定的曼陀罗可以突然生长在别处的缘故。《本草纲目》详细记述了曼陀罗的来历: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而道家的秘籍却记载,北斗星有叫曼陀罗使者的,手执此花。曼陀罗花的梵语是Mandarava,关于它的颜色,说法十分不一。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以成为曼陀罗仙。作为密宗的神秘图案,曼陀罗显示出了它的复杂性。心理学家荣格看出其中的奥妙,说它像数学公式符号似的,代表着一种精神秩序。
麻醉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列子.汤问》记载:战国名医扁鹊曾用“毒酒”将鲁国公扈、赵齐婴二人“迷死三日”,给他们做“剖胸探心”手术。这里的“毒酒”无疑是指麻醉药。三国时代的神医华佗在民间“迷药”的基础之上,研制出名叫“麻沸散”的麻醉药,应用于全身及头颅手术。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于内,针药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知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肠煎洗,除去疾症,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平复。”
但麻沸散具体是何配方,其实没有传下来,因为华佗临死前交给狱卒的毕生心血《青囊经》被狱卒夫人烧了。
传下的配方都是传说,传说一:曼陀罗、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六味药组成;传说二: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四味药组成。传说二中的羊踯躅也是一种毒药,花色金黄,漂亮,是杜鹃的一种,羊误食即中毒,走路摇晃、踯躅,严重者死。其实曼陀罗也有一个别名是闹羊花,意思差不多,少量食入,并不会昏倒,而是恍惚迷幻。
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应用麻醉药作全身大手术的记载。以上所提到的麻醉药,其主要成份可能都是曼陀罗,但实际上,在宋代以前的古籍中,从未提到“曼陀罗”一词,只是在后来的医书和小说中才有关于以曼陀罗为原材料制造麻醉剂或蒙汗药的论述。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钧《岭南代答》记载:“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毒害人)草也。盗贼采,干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趋。”
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记载了内服麻醉药方“睡圣散”,书中写道:“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此方由山茄花(曼陀罗)、火麻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一服后即昏睡。”
元代外科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用“草乌散”作整骨麻醉,书中写道:“服后若麻不得,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少些与服。”明代魏浚《峤陵记》记载:“予官农部河南司时,曹长(治理狱事的官员)陵龙君,理曹事毕,遗吏承印还寓,吏途遇一人,云当赴曹谍者(去曹部告状的人),引去他处,饮以酒,吏即昏迷,若及觉,印为次去矣。数日,捕得盗者,予偕往讯之,对云:用风茄(曼陀罗)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乃罢。”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针在《本草纲目》中对曼陀罗花记载:“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此,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另外,李时针还写道:“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
清代《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杞为湖南转运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之出,为设酒宴,饮以曼陀罗,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
此外,脍炙人口、为人熟知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中有一段说的是,吴用、刘唐、阮氏兄弟等人在黄泥岗把蒙汗药偷偷放入水酒,麻翻了青面兽杨志和挑生辰纲的14个军士,智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老丈人蔡太师的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珠宝。以上这些记载、论述都充分说明,曼陀罗花就是制造麻醉剂、蒙汗药的主要成份。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是极为确切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麻醉剂重放异彩,经过20多万例临床实践,这种麻醉方法已引起国外医学专家的重视,并被收入各国的麻醉专著之中,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特别要谨防为不法分子所妄用。曼陀罗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产。
雨果《笑面人》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花的性能和各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迷幻药的特性,可以让客人有快感。曼陀罗性属阴寒,其花、叶汁液具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味涩,其汁液提练之花油味淡,细嗅不易察觉,但却常在无意时嗅之清香,可用于香炉熏香之用,适量可提神,过多亦会中毒。因其花汁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故吞食可产生兴奋作用,并可出现幻觉。若误食过量可致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突然逆转为抑制作用使机体机能骤降,常致死亡。
而白色的曼陀罗花则又称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黑色曼陀罗闻都不可以闻。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佗罗道场。但不明就里的很难知道,曼陀罗花外表艳丽,叶有麝香味,喇叭状的花朵,气味却十分独特,一些接触过它的人就觉得它不但不美,而且可以说它的气味极其难闻。作为“天使的号角”,古人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为感觉的俘虏,把自己负载于一片花叶上,以抵达神谕的玄机。花语,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粉色曼陀罗花语——适意。黑色曼陀罗是一种凄美而诡异的花朵,她是美丽的,阴郁的.传说中,用心培育的黑色曼陀罗能够通灵。
有部电影叫“李时珍”,没有看过的推荐去看下,电影中也有提到曼陀罗。
李时珍听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曼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曼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提到的情花,据说就是曼陀罗,花上有刺,刺上有毒,称为情花毒。有多少蒙汗大盗深知该药药性,利用它进行不法行为,也符合它的另一个美丽名字——洋金花的特质,用它制造迷幻人的春药,看来也不足为怪。它的英文名称是Mandrake,而拉丁文名称Mandragoraofficinarum,源自古希腊文,是“男人爱欲之药”的意思。这一点,让我相信人类的爱欲与致幻,是不分国籍,不分人种的。
《中药大辞典》记载:中药解毒可用甘草30克、绿豆60克煎汤频服或用绿豆
克、金银花60克、连翘30克、甘草15克煎水服;亦可用防风、桂枝煎汤服。
风茄花、兰陀罗花。
写洋金化付制洋金花。
生洋金花海原药除去残留花洒、花萼等杂质,筛去灰屑。
制洋金花将生洋金花用生姜汁拌匀,待吸透,略润。切成1~2mm细丝。置锅内,炒干。趁热喷洒白酒,拌匀,稍闷,晾干。
每生洋金花kg,用生姜25kg打汁,60度白酒12.5kg。
生洋金花本品呈条状,为除去花萼的花,多弯曲和皱缩,长9~14cm,淡稼英乞至棕黄色。花冠呈漏斗状,顶端5裂,多破碎,基部筒状,具纵直条纹,内有雄蕊和雌蕊。用水浸泡后,可见雄蕊5枚,花丝极长,贴生于花冠筒的内表面,花药长1cm余。质软。气微,味微辛苦。
制洋金花本品呈丝条状,长短不一。多皱缩和破碎,黄棕色至黄褐色,可见碎断的花药,有的可见焦斑。质软。微具姜及酒气,味微辛苦。
辛,温;有毒。
平喘止咳,镇痛,解痉。适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等症。
0.3~0.6g,多入成药制剂;制洋金花多作卷烟分次燃吸(一日量不超过1.5g),不宜煎服;外用适量。
置干燥容器内,防霉、蛀。
1.生洋金花系毒性中药,应遵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
2.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患者忌服;心脏病,肝肾功能不正常或体虚者及孕妇慎服。
如果你喜欢,欢迎收藏和转发。
喜欢就加入我们
偶尔巡山,偶尔睡觉,偶尔发发牢骚,偶尔还会偷懒,若能多识些鸟木虫兽则更妙哉!这里有不一样的本草世界。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