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脸又肿又痒,已经不敢出门了!”最近,40多岁的王女医院皮肤科,让医生也吓了一跳,王女士的脸又红又肿,眼睛几乎成了一条缝。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不久前,王女士和同小区的姐妹们去马路边捡掉落在地上的银杏果,回家反复搓洗,结果得了接触性皮炎。
秋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遍地的野果赏心悦目。不过专家提醒市民,除了柿子、猕猴桃、枸杞、山楂等可食用野果外,有些野果千万不能去尝,很可能会中毒,严重的可能会付出生命代价。
教你认识野外常见有毒野果
魔芋
银杏果
曼陀罗
马兜铃
千金子
商陆
相思豆
五色梅
山小桔
苍耳
少花龙葵(又名:白花菜、苦凉菜、扣子草、野辣椒)
露兜簕(又名:假菠萝、野菠萝、山菠萝)
路边捡白果,脸肿得眼睛也睁不开
银杏树在我市广泛分布,除了一些公园、景区、城市道路有种植外,在一些住宅小区内也有分布。除了观赏黄叶外,成熟的银杏果也很受市民欢迎。
家住江北浮石社区的崔阿姨告诉记者,前阵子,她在中山公园晨练时发现很多人在捡银杏果。“最多的市民一上午能捡一大塑料袋。”崔阿姨也捡了一些回来。“银杏的果皮掉落在地上腐烂了,气味很臭,得回家用水反复搓洗后晒干才行。”洗完银杏果,崔阿姨用肥皂反复清洗双手,双手也没感到异样。
不过,镇海的王女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和姐妹们去小区里捡银杏果,不料清洗完银杏果之后,双手有些发痒,起初没在意,第二天继续去捡,连续捡了几天后,发现手开始红肿发痒,手接触过的身体其他部位也跟着痒了起来,尤其是脸上,肿得又红又亮,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在打了三四天点滴、服用了抗过敏的药物后,王女士的症状才有所好转。
“最近一个月来,这样的患者比较多,一问都有过采摘银杏的经历。”医院皮肤科医生陈秀华告诉记者:“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在果皮中以及腐烂的树叶中都有存在,它具有致敏性和细胞毒性,一些人接触后,会引发接触性皮炎,我们叫做‘银杏果接触性皮炎’。从就诊的患者看,凡接触过这种过敏源的市民在脸部、脖颈、手掌以及躯干部位均可引发皮炎。”
医生特别提醒,银杏果除了可能引发过敏外,它的果实不能生食,生食很可能引起中毒。银杏仁外有一层淡褐色的膜状内种皮,含有氢氰酸,生食或熟食过量容易出现呕吐、抽筋、嘴唇青紫、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宁波野外分布有10多种有毒野果
目前正值深秋,也是硕果累累的时节,特别是山野间零散分布的野果格外诱人,只是有些野果不能随随便便往嘴里送。
在宁波有10多年野外考察经历的我市中草药专家、注册执业中药师邬坤乾盘点了宁波秋季野外10多种有毒的秋果,提醒市民不要采摘品尝。
“这个季节最常见的秋果要数商陆,串串果实状似成熟的葡萄,根部则类似于人参,秋季在宁波随处可见。”邬坤乾介绍说,按照毒性分级标准,有毒野果一般分为小毒、有毒、大毒、剧毒四级。商陆植株的各部分对人和牲畜均有毒性,其中根和果实毒性较强,属于有毒一级,其毒性成分主要为商陆毒素,人吃了可致剧烈呕吐并有腹泻,严重时会引起惊厥甚至死亡。
长相跟八角茴香类似的红茴香也在这个季节结果,这也是一种有毒的果实。“两者气味、长相差不多,简单区分办法是,八角茴香有8个角,红茴香有8—13个角。”
此外,常见的有毒果实还有闹羊花、蓖麻子、千金子、魔芋、滴水观音、马兜铃、草乌、野鸦椿、天南星的果实等,市民看到了千万不能去尝。
专家建议,一般情况下,有毒的果实进入体内后,会引起恶心、腹泻、头晕等症状,一旦误食有毒野果,可以用筷子或汤匙压舌根部引吐,吐后再口服温水反复引吐,直到胃内毒物全部吐出,这样就可以避免更多毒素进入体内,并携医院就医。(来源:宁波晚报)
4招简单辨识有毒野果误食送医时别忘带毒果标本
如何正确辨识有毒野果呢?医师介绍说,对于不知名的野果,判断是否有毒,其实可以通过观察同时配合一些小实验来辨别。
观形色——外形奇特、颜色鲜艳的野果往往有毒;尤其是在茎、叶、果实上具有亮红色的植物,通常毒性很大。
闻气味——若有特别刺激的气味、香味或怪味,则可能是有毒的。
看浆液——折断植物后,如果看到有特殊的浆液,如白色或黄色且比较黏稠浓厚的汁液流出,或多或少具有毒性。若将汁液涂在体表敏感部位如肘部或腋窝前上部,如果起疹或肿胀,则肯定不能食用。
小实验——在植物切口处放点盐,若该处颜色变化,则可能有毒;植物煮熟后,摇一摇,若产生大量气泡则可能有毒。
如果有人误吃了有毒的野菜野果怎么办?医师提醒,一般情况下要及时送医。医院较远,可先进行简单的紧急处理,用棉签或手指轻搔一下病人的喉咙,或者大量灌食温开水、盐开水或生鸡蛋清,帮助吐出有毒物质。
吐了以后,可以给病人喝些稀面糊,保护胃。另外,为防止毒素被身体吸收,还可以给病人喝些浓茶或者绿豆汤,都有帮助解毒的效果。中毒比较重的人,催吐和解毒需要反复做几次才能见效。
在催吐和解毒的过程中,病人容易虚脱,要注意让病人静静地躺下来,给病人保暖。简单处理后,医院救治,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送治时,别忘了带上病人吃过的野菜野果的标本,医院正确判断中毒植物的毒性,使用不同解毒剂对症处理。(来源:搜狐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