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的一万次抓狂和一万零一次温柔

(哈喽,大家有没有想我呀?目测一下,我已经一个月整没有写随笔了,人胖了,还懒,前所未有的颓废,正经的文章一拖再拖,随笔也懒得写了。忽然发现如果对人没有兴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对事没有兴趣同样恐怖。一下看穿太多人和事便觉得索然无味了,于是,不再兴致勃勃地见人、采访、吃饭、写文章……所有的饭局直接推掉,所有的采访一拖再拖,所有的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有时候写几句就搁笔了,陷入一种自我怀疑,这些碎碎念真的有意义吗?一旦否定了就停笔了。可是究竟是哪些事才有意义呢?比如说养育孩子,我现在就很想记录一下养育孩子的每一天,以及无意义的一切一切。)

有没有一些时刻,你会觉得自己是个无比糟糕的母亲?凌乱,暴怒,扭曲,抓狂,焦虑……一改往常温情的时刻,大吼大叫大骂,声音也变了。恨不得把眼前这个你亲生的孩子撕碎。顾不上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不是很丑陋,顾不上自己的叫声是不是很难听。暴怒过后,筋疲力尽,还痛,还内疚,还后悔……小鱼上小学了,措不及防地,开始步入焦虑。每天准时五点四十闹钟,快速地洗漱,换衣服,胡乱地抹抹脸,分秒必争。六点一十,开始呼喊孩子。“宝贝,baby”“乖乖…”“鱼鱼,小鱼鱼……”“帅帅,小帅帅……”“李瑾瑜!”声调随着呼喊的次数由无比温柔到变粗变硬。如果他还在哼哼唧唧咕咕哝哝那将迎来清晨的第一场爆发!一看时间,四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听到没,时间到了,不早了”“要迟到了!”如果他比较配合,那就会风平浪静地过去,如果他不配合,妈妈就变成一个很粗鲁的妈妈了。上班,哈欠连天。一堆的事,一件件理,约一周要谈的事,然后被排满,能用来看书写作的时间微乎其微。

五点,接孩子,到家,做点吃的,哪怕是简单的鸡蛋面或者疙瘩汤,做完吃完洗完也差不多一个小时。来,我们赶紧写日记,赶紧做一课一练,赶紧做布置的作业……写完作业八点半,赶紧洗漱……好不容易躺下,听个历史或者成语故事……鱼不闹腾的话可以呼呼睡去,有时他却在非要来胡乱揉揉头,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时间在流逝,精疲力尽加烦躁许是又一顿暴怒……气呼呼地睡觉,焦急地等待又一个早上的闹铃,周而复始地。有时候真的很怀疑人生,二十年寒窗苦读,起早贪黑,就是为了又培养一个起早贪黑的小可怜吗?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大家好过一点?哪怕多睡一会多玩一下。

周末,早晨起来,做好早餐,吃完,开始收拾,家里时常被堆得像垃圾场,开始催促鱼背诗,往往是他磨磨蹭蹭。“乖,开始读诗吧,早上的时光是记忆最好的时候。”一遍两遍三遍五遍……不怒吼就不会动起来。“妈妈带我读我就读。”“学会自己拼拼音好不好,我们学拼音来就是为了用的。”“不会”“慢慢拼,不会的我教你”依然漫不经心地。丢掉手中正在打扫的扫帚。“要不要开始读?”“还不读是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还没开始他倒抽抽嗒嗒开始哭了。“有什么好哭的?”“为什么要哭?”“要哭多久?给你几分钟调整自己,五分钟以内停下来。”“呜呜呜……六分钟。”“几分钟?五分钟以内,你听不懂是不是?”“八分钟……”本来是想要吓唬他的衣架真的抽了去了。“哇啊啊……疼,四分钟。”“现在晚了,我要你立马停下来”停不下来,听着呜呜呜的更心烦。“我把所有时间用来陪你学习,没时间看书,没时间写文章,没时间做自己的事,你还这样浪费时间!”到这个时候已经真的怒不可遏了。

我并没有适应这个陪学的角色转变,我只知道没时间看书就更新不了知识,更新不了知识就写不出文章,我满脑子都是时间又没了,时间又没了……孩子还是在停不下的抽泣。

“如果你不听话我就让别人来带你。”

“不要......”(尽管在挨打着呢)“停不停?不停我就再打了。”“疼,你给我揉揉就不哭了。”这个时候,心已经化了,强忍一次,去揉挨抽的地方,心里一阵阵悔意。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急……

“拼一下这个an"

"恩“

“en吗?”

“ang"

"ang吗?教了多少次了?写了多少次了?你能用脑子记记吗?“

不下二十次了,他就是魔障似的见了就认识。

别人的孩子又背了多少诗,别人的孩子英语学得那么溜,别人的孩子跳绳都能多一倍……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天才,甚至没有爸爸那么过目能诵的智商,多少还是有些失望。可是细细去想,一年级仅仅开学两个月,他能背很多诗,知道论语,知道道德经,知道竹林七贤,知道印象派野兽派,他从一个无比好动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孩子开始变得成熟沉默,有时我害怕这种成熟懂事,我甚至内心里渴望他能还像从前一样顽皮。他会把学校的加餐带回来给妈妈留着,会每天怕妈妈背疼给妈妈捶捶背,会把担心妈妈累自己先写好日记,会在每一次吃妈妈做的饭菜时由衷地说:“谢谢妈妈,真好吃。”会在每一次挨打过后还亲昵地叫“妈妈”……

“妈妈打你你恨妈妈吗?”

“不恨。”

“下次让你学习就学习好不好?”

“好。”

有人说:现在的家长满是嚣气,何尝不是呢?因为我们自己的压力,因为生活的快节奏,所以强加给孩子太多东西,拼命上辅导班,拼命的比,累了自己更累了孩子。

我想起电影《找到你》中的三位女性:她是一个高材生,因为生孩子辞职成为全职太太,怀孕时,老公出轨,她拼命忍耐,自己一次次去看心理医生,试图说服自己,终于还是躲不了离婚的宿命,与老公对簿公堂,因为没收入,因为婚姻中的抑郁,让她在审判中哑口无言……最后只能开煤气自杀……那个当保姆的母亲没有钱给孩子治病可以出卖肉体到最后偷别人的孩子……作为职场女性的李捷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最初,她是怀着优越感的,作为律师的她,有着不菲的收入,请得起保姆,养得起孩子,她表面自信满满。只是会迫不得已每天应酬喝完酒醉醺醺地疲惫地回到家,虽然有才有能力,还是要忍受客户的咸猪手,还是要跟各种人周旋,尽管她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她也会来去匆匆焦虑地开柜子夹疼了手后脆弱地哭一会,会因为工作而丢掉了自己的孩子。

电影最后那段独白说出了多少女人的心酸“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你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的本分,这不算一个职业。事实却是,因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选择的权力。因为当妈妈,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残酷,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职场中的妈妈,要面临更多麻烦,不止是你所看到的一言不合就带着他逃学,说走就走的旅行,假把式地练练书法,看看画展,吃吃喝喝,那些大海边、高山上、展厅里、雪山上、动物园母子互动的图片,很美好的样子,还有会抓狂,会大喊大叫,会发怒,会爆炸,会崩溃的样子。

不止一次怀疑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只是一次在送完孩子后,在学校里看到班上一个很漂亮的妈妈在跟孩子争吵,生气时虽然很隐忍,但是我还是看到她用脚去踢了孩子;也不乏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妈妈在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作为旁观者会觉得这多没风度,可是一定是要经历过,才知道所有的母亲,是崩溃一万次过,但是会温柔一万零一次的。

就像每一次洗水果,孩子吃的就会一洗再洗;就像每一次煮面,因为孩子吃的,就会精心放多少西红柿切多细的青菜加多少盐;就像每一次过马路,永远保护的是那个小小的生命;每一次睡着或者醒来,看到身边熟睡的小脸,幸福似乎就会多一点。

每一点滴,每一件事,不管你是粗心还是大意,对孩子,就是事无巨细。

李海浪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白癜风诚信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jb/2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