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然是我们生命的起源之地,是我们衣食之所依,社会发展的滚滚潮流,让我们逐渐远离了自然,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居生活中,我们没有了蓝天白云,没有了泥土芬芳,没有了鸟语花香,没有了太多太多
……
。本人用光影和文字记录自然,抒写接触自然的点滴情感,故在此“分享自然”,以重拾我们的自然之心。?
图文:和鑫明
编辑:李佩思
分享自然之--怒放的杜鹃花
在横断山区,每年的2-6月我们都会迎来盛大的杜鹃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铺满大地,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我们称之为“杜鹃花海”。
我们所说的杜鹃花在植物分类上隶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L.)植物。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种。中国是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国家,约有余种,云南有种,云南的杜鹃花种类占全世界的三成左右,足见我们资源的丰富程度。云南、西藏、四川三省区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杜鹃花发祥地和现代分布中心,我时常以能与这种古老而美丽的物种共同生活在一方天地中而自豪。
云南杜鹃
杜鹃花种类繁多,树形多姿,花色绚丽,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杜鹃花因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倍受园艺学家的青睐,被列为“世界三大园艺植物”,“中国三大天然名花”,“云南八大名花”。
棕背杜鹃
在中国古书中杜鹃花也多有记载,早在公元年,南北朝的陶弘景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羊踯躅,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故名”。羊踯躅(Rhododendronmolle)是杜鹃花的一种,有毒,古书记载了羊误食其后死亡,踯躅有以足击地,徘徊不前之意。可见我国很早就记录和了解了杜鹃花的一些特性。
在唐宋诗词盛行的时代,杜鹃花也成了文人墨客们吟诵的对象,白居易:“杜鹃花落杜鹃啼,晚叶尚开红踯躅。”“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成彦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韩愈:“三月松少步,踯躅红千层。”苏轼:“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开卷便知归客路,剑南樵叟为施丹”。
以上均为紫玉盘杜鹃
在明代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映山红(R.simsii)羊踯躅(R.molle)的形态特征和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的“滇游记”中也有关于马缨花、山鹃、杜鹃花等的记载。年汪灏等著的《广群芳谱》中也收集了有关杜鹃花的资料。有关云南杜鹃花的记载始见于乾隆年间张泓所著的《滇南新语》关于蓝杜鹃的记述:“迤西楚雄,大理等均盛产杜鹃,种分五色,有蓝者,蔚然天碧”。可见我国古人对杜鹃花很有重庆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那里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