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8954685.html
植物园花讯
锦绣杜鹃、紫藤、木本绣球、琼花、含笑、紫花含笑、重瓣棣棠、重瓣黄木香花。
中国古人最雅,为每一个独特的日子都取了几位动听的名字,比如谷雨、惊蛰,又比如“花信”,按自小寒至谷雨,一百二十日,八个节气,我国古代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人们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应一种花信,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整个春天,可谓是一个“花花世界”。自识花以来,越发觉得花信是一条睿智的长线。大自然总是在不断地重复,却不会使人厌倦。“芍药,牡丹,石榴,茉莉,栀子,桂花,荷,莲……”单单这些关键词就足以扣人心弦。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
春天结束,二十四番花信风亦终了。花信的戛然而止,留给黛玉们无可收拾的感伤。所以趁着春光仍在,跟着花令再去植物园赏玩一番吧!杜鹃
烟花三月,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都是花,看得人目不暇接。而杜鹃独立险峰,从容地看着百花斗艳,一点儿不着急。
直等到春色过半,旁的花开始凋零,杜鹃花就苏醒了,她化作一场势不可挡的山火,一夜之间蔓延开去,烧红整片。远远看去,只见燎天火色,沿着江山的脉络起起伏伏,惊心动魄。而上方山园里的杜鹃大多是锦绣杜鹃。
锦绣杜鹃,又叫春鹃或毛鹃,可以说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里最常见的杜鹃花品种。虽然这是杜鹃花属极为常见、极为普通的一个品种,但它绽放出的锦绣繁花也能让每一个过往的游客感觉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境。锦绣杜鹃开花时并不低调,只是两三朵就足够吸引人的眼球,开成一树那就可谓“乱花渐入迷人眼”了。
说起杜鹃花,就不能不提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蜀国王名叫杜宇,后被人所害。他冤气难消,魂魄化为杜鹃鸟,又称“子规”。杜鹃鸟当春时便悲鸣不已,直啼到口中流血,这点点鲜血染红了遍野山花,于是这花就名为杜鹃花。
杜牧有一首诗,其中就以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上面的故事: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鸣咽复谁论。
所以“杜鹃”一词,在古典诗词中有时候是指杜鹃鸟,有时则指杜鹃花。正如周瘦鹃先生所说:“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那怎么分呢?也好分,如果是属于“声”这一类的,比如"杜鹃声苦不堪闻”“开时偏值杜鹃声",当然就是说杜鹃鸟了,而属于“色”一类的,像“似血如朱一抹齐”等就是说杜鹃花了。
观赏处:锦绣坡、望湖楼
赏花期:4月初—5月初
蔷薇
园子的深处遇见几株野蔷薇。不见其色,先闻其香。蔷薇相比月季,更美在其形。枝条柔韧,如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花朵如水彩浸染开的绯色洇着在其间,盈了春衫。
蔷薇其实和玫瑰、月季都属于蔷薇科,野蔷薇在自然间的随遇而安,也无愧获得了“野客”的别号。宋人姜特立有《野蓄薇》一诗说:“拟花无品格,在野有光辉”,白居易也有诗咏山涧边野生的蔷薇花:“霄汉风尘俱是系,蔷薇花委故山深。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
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曾说:“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诗中充满对光阴虚度的感慨,怀才不遇的嗟叹。不为人所珍视的蔷薇,默默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不正像李白的写照吗?所以这大诗人的手笔之中,当真是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是闲笔。
这些野蔷薇透着乡村女孩一样的野气和纯美,不要小瞧她们,四大美人中西施不也曾是个浣纱姑娘吗?蔷薇之美也是极为撩人的,晚唐诗人李群玉有《临水蔷薇》一诗:
堪爱复堪伤,无情不久长。浪摇千脸笑,风舞一丛芳。
似濯文君锦,如窥汉女妆。所思云雨外,何处寄馨香。
四月中下旬,正是野蔷薇花盛开怒放的时节,空气里除了苦楝树的清香味儿,就是野蔷薇那浓郁芬芳的香气。
这里要说的还有另一种与月季同属蔷薇科的植物——木香。宋代诗人张舜民的《木香花》夸赞它:“庭前一架已离披,莫折长枝折短枝。要待明年春尽后,临风三嗅寄相思。”
木香的花苞圆润小巧,很像茉莉,它的香味明显是玫瑰系的。繁花满架,而且香味很足,暖风拂过,甜香沁人。细细比较,黄木香的味道似乎更甜一点,而白木香的味道更清,有点像建兰。
木香成名很早,唐朝邵楚苌的《题马侍中燧木香亭》诗中有“春日迟迟木香阁”,可见至迟在唐朝中期,木香已经被移入庭院,成为观赏植物,并得名木香花。
重瓣黄木香花期在4月,带着淡淡的紫罗兰香味,好闻不腻,知道自己只能开一季花,它就拼尽全力去绽放,密密麻麻的小黄花,一次能开上千朵。
除了早放的野蔷薇、重瓣黄木香,荷花蔷薇、粉团和七姐妹等四月底五月初,亦将初见芳容。
野蔷薇观赏处:园内自然散布
赏花期:4月中旬—5月上旬
黄木香观赏处:百花馆前
赏花期:4月
芍药
今年园子里的牡丹开得极早,此刻入园观赏,已经有了颓势,虽然牡丹国色天香的花王范浑然天成,可我更惦记芍药的婉约柔美。本以为可以见到一两朵早开的芍药,可惜来得太早,此时的芍药还在含苞待放。
芍药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乘簡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旧时的道学先生常摇头说:“郑风淫",这首诗也不例外,那个迁腐腾腾的朱熹就斥之为“淫奔者自叙之词”,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抄下余冠英先生所译的文字:
溱水长,洧水长,水溱水洧哗哗淌。小伙子,大姑娘,人人手里兰花香。妹说:“去瞧热闹怎么样?"哥说:“已经去一趟。”“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边上,地方宽敞人儿喜洋洋。”女伴男来男伴女,你说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芍药最芬芳。
原来这首诗描写的是三月上巳之辰,郑国溱洧两河之畔,男女杂集,春游欢会的情景,有人说古人用芍药中的“药”(此字我们这里方言还念yue)字代表相约,所以芍药也成为男女间定情的象征,诗中的男子将一朵鲜媚的芍药送到女子手中,爱情之花也在彼此心中绽放。
这情景,这诗句,打动着千古以来的痴男怨女。《红楼梦》中的林妹妹第四十回行牙牌令时表现很有点“失态”,一会说《牡丹亭》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一会说《西厢记》中的“纱窗也没有红娘报”,最后又来了句“仙杖香挑芍药花”,这芍药花,正象征着蓬蓬勃勃的爱情。
所以宋人张鎡诗中赞道:“自古风流芍药花。”
观赏处:治平寺
赏花期:4月下旬—5月上旬
四月的花信还有玫瑰,茶蘼,待茶蘼开时,往往已是初夏。而此时,我所能想到的这时节最心平气和的光景,也不过是树下一间茅舍,房前蔷薇绕篱,屋后新笋成篁,雨满春山,将世间的绿意都涨饱,雨和雨的间隙里,漏下一串串清越的布谷声,闲来信步,看山看水好像也能看到自己。
你喜欢的花卉组图……
四月春深,天空坦坦荡荡,不寒不躁,正值赏花踏青时。风和雨柔,日长蝶飞,此时的春意已经熟至八分,风物最为迷人。
临颖不尽,顺颂春安。
—FIN—
来源:苏州市植物园文:桔梗通讯员:徐航图: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刘雪、韩歌(部分图片往年拍摄)编辑发布:园林局融媒编辑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