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使用中药上

前言

凡药物均涉及安全使用问题,每个医疗人员均应作到安全有效地使用中医药。但是由于中医药发展中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和时代先进性的要求,中医药药性问题尚有很多未知数。很难掌握药性的毒性问题,所以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中医药,是一个涉及面宽,难度大的问题。因此,现仅就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方面和大家一起讨论。

甚么是药物的毒性?

药的毒性指含毒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甚至危及生命。毒性与副作用概念不同,但结果均不利人体,不能认为副作用比毒性危害少,所以用药上当一并予以重视。中药的毒性问题历来受医家重视,早有无药不毒,“是药三分毒”甚至广义称药为“毒药”,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在《内经》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之分。

中药毒性问题存在三种看法:第一种,中药是天然药,用了几千年,毒性比化学药品要少。第二种,中药的成分不清,不能使用。第三种,无药不毒。中西医药均免不了有毒,问题在于发现毒性、对抗毒性、消除毒性、利用毒性,提高疗效。以第三种比较理性。

中药有没有毒性?

自古以来中药就有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药等之说,认定某些中药有一定毒性。近年来中药毒副作用发的频率正日渐增高,据报道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中有关中药、副作用的文献91篇,例;年一年国内种医药期刊中则篇,例。外国文献也有报道马兜铃酸引致肾衰竭、麻黄碱引致心律不整、乌头碱中毒等事故。

所以中药跟西药一样,也有一定的毒性。

哪些中药含有毒性

目前研究已知的中药毒性,一般有下面几类:

1.含生物碱的中药:

1.1.含乌头碱类,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篙等

1.2含阿托品类,有百花曼陀罗、蓑若、小天仙子等

1.3含番木鳖碱类.有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

1.4含秋水仙碱类,有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

1.5含麻黄碱类,有麻黄

1.6含雷公藤碱类,有雷公藤、昆明山海棠

2.含贰类的中药:

2.1含强心试类:夹竹桃、罗布麻、万年青、杠柳等

2.2含强心街体类:循酷

2.3含皂贰类:商陆、关木通、土牛膝等

2.4含氛贰类:杏仁、桃仁、批把等

2.5含黄酮贰类:芫花、广豆根等

3.含毒蛋白的中药:巴豆、苍耳子、蓖麻子等

4.含金属元素的中药:砒石,朱砂,雄黄等

5.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马兜铃、关木通、寻骨风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把31种中药列人受管制的第1类中药,包括以下药物:鬼臼(桃耳七)、生川乌(川乌、川乌头)、生草乌(草乌、草乌头)、生附子/天雄、生白附子(南星白附、禹白附);砒石、信石)、砒霜、雄黄(腰黄)、雌黄、水银(汞)、红粉/红升丹(三仙丹、小升丹、升药)、朱砂(丹砂、朱砂、辰砂、轻粉(汞粉、水银粉)、白降丹(降丹)、生马钱子(番木鳌、马前、牛银)、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江子)、斑鳌(斑猫)、青娘子(青娘虫、芫青)、红娘子(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天仙子(蓑若子、小颠茄子)、生千金子(续随子)、闹羊花(羊哪踢、哪踢花)、雪上一枝禽、蟾酥、洋金花(山茄花、曼陀罗花、大闹杨花)、山豆根(广豆根)。又公报了以下药物在香港发生的中毒事故:苍耳子、关木通、马兜铃、黄药子、雷公藤、山慈菇、麻黄、苍术。

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

按毒性成分不一样,毒性反应也不一样:

1.含乌头碱的中药,主要表现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症状,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呼吸衰竭而致死。

2.马钱子含番木鳖碱,严重时可致窒息。

3.光慈菇和山慈菇含秋水仙碱,导致急性肾功衰竭。

4.麻黄含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均有一定毒性。

5.雷公藤含雷公藤碱,有剧毒,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尿血、尿中毒、脑和其它器官的水肿、出血、坏死。

6.夹竹桃、罗布麻、万年青含强心贰,毒性反应为胃肠道紊乱,严重时心脏的传导阻滞,循环衰竭致死。

7.蟾赊含强心菌体类,胃肠中毒反应,继则口唇青紫,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

8.商陆、土牛膝、关木通、均会引起腹泻,中枢神经麻痹,运动障碍,肾功衰竭。

9.芫花、广豆根含黄酮贰类,能引起恶心呕吐、黄疽等胃肠刺激症和肝脏损害。

10.杏仁、桃仁、批把,含佩贰类能引起呼吸麻痹。

11.巴豆、苍耳子、蓖麻子等均含有毒蛋白,对胃肠翁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的内脏出血,过量可引起急性皮炎,损害肾脏及心脏等内脏实质细胞。蓖麻子含蓖麻毒蛋白,可使人中毒身亡。

12.砷、汞、铅类等药物含毒性金属元素,急性中毒者有口腔、胃肠道、猫膜水肿、出血、坏死等;可加重肾损害。

13.天花粉、硼砂等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休克、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出现慢性损伤性反应,如药物依赖性、致畸、致癌等。

一般来讲,除含毒药直接损害出现中毒现象外,常为慢性损害,易被忽略。故若服药时间长,当特别注意其临床表现,必要时查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肝、肾功能。

中毒现象多见呕吐、腹泻和肺、肾、肝、神经系统的表现,常见有血尿、尿少、水肿、蛋白尿、黄疽、出血、呕吐、腹泻、心律失常、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低血搪、低氧、发组、呼吸困难、精神障碍、神昏、休克、肝肾功能损害、内分泌系统病变等,当及时处理。

这些研究尽管进了一步,也说明已经引起了一定重视,但离保证中药使用安全还远远不能适应临床需要。

临床用药不安全因素

中药毒性除直接损害外,也存在一些因素增加了中药的不安全性:

1.中药毒性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相关科研滞后。

1.1.中药质量标准规范的问题

1.2中药安全性评价规范的问题

如中药的有效量与安全量是多少、有何配伍禁忌、某些中药是慢性中毒,应容许多大量、多长时间会中毒。那些体质易中毒,这些体质的临床指标是甚么,怎样在临床中区别。这些问题国家药典里没有,教科书中也没有.相关科学研究跟不上需要。

1.3中药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规范的问题

2.对中药认识上的偏见

3.中药专业人材不足的问题

3.1中药药剂师缺乏

3.2临床中药配方人员专业培训不足,不能适应业务需要。

3.3药材不标准,存在质量问题,非专业人员难以鉴别,错配常有发生

3.4.药师普遍照方执药,缺乏监督意识和技能,特别对现代药毒知识掌握甚少

4.中医师临床辨证施治,处方用药不够规范(一张合格的、有质量的处方是安全用药的基本保证):

4.1.药性的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传统药性不熟悉

4.2处方质量不高:君臣佐使排列不规范,不注意配伍相辅相成或配伍不当,用药不对症

4.3.处方用药少、剂量重,或药味多而杂,`出奇处方’,`商业’处方等等

4.4超量服用,服用过久

4.5煎煮不当

4.6误服误用

4.7.中西药合用不当

4.8.中药的过敏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5.患者自选、自加、自补用药,听信民间传流用方

6.从大的方面看,目前中药不标准状态也是中药不安全的问题:

6.1品种混乱(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错用、误用,如八角茵香与伪品莽草、鬼臼与龙胆草、白头翁几十种)

6.2产地不规范

6.3采收时间不合格

6.4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

6.5切制方法各异

6.6.炮制工艺及饮片标准不统一

6.7中药制剂标准偏低

6.8中药应用基础研究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6.9生产工业水平落后

6.10标准规范不完善

6.11药材药品各环节的保管不力,影响质量,加大不安全性

下期预告

下期我们将继续从临床如何安全用药及大家







































白癜风恢复
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2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