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父母,你是否经常说这样的话?
a
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b
学习上再不努力,还是如此糟糕,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c
看看你这个样子,叫爸爸妈妈怎么喜欢你!
d
就你这个德行,还想爸爸妈妈陪你去玩?去去,下次考80分了再说!
2
作为父母,你是否经常有如下行为?
a
期末结束了,把自家孩子拿着与邻居、同事的孩子对比。
b
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你家孩子的标杆,要求你家孩子向某某家孩子一样优秀。
c
孩子调皮了,你把孩子狠狠的揍了一顿,然后凶巴巴的说:老娘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
d
你如果再不改,别回这个家了,滚的越远越好,老子再也不想看到了!
我们是孩子选对的父母吗?
生活中,许多父母把对于孩子的爱作为一个筹码,那就是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就是孩子必须小时候听话,长大了优秀,能够不断给父母的脸面贴金,否则,父母就会情不自禁的有类似上述的语言或者行为。
就如视频中令人悲怆的情节,在生活中仍然在不断上演,虽然没有达到如视频中的程度,但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常常在不经意中,总是以语言或行为方式,在与孩子作交换,长期如此,孩子就无法感受到父母是真正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在以自己必须优秀、必须给父母争光、必须让父母高兴作为条件的,否则,父母就会不爱,原来,父母的爱是一种类似商品的东西。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了不好的事而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来做条件。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就是这个原因。更坏的是:这个模式会传给下一代。
对于有些长辈,他们溺爱孩子,只有爱,但没有手段;对于大部分的老师,他们只有手段,而没有爱作为基础。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有无条件的爱,还要懂得如何爱孩子,转变养育观念,更新养育技巧。
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1.当你看到孩子的表现不满意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一下,想一想,孩子身上为什么有这个毛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许多父母只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却不知道,这是父母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开的花。正如生活中所说:父母是原件,孩子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肯定是原件出了问题。如果能够勇敢的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仅不会对孩子说出以爱作为筹码的话来,还会情绪平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
2.当孩子受到挫折,遇到不如意,表现不够好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是孩子最后的退路和避风港,可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还有爸爸妈妈呢!”“回来吧,孩子,爸爸妈妈等着里,家里永远为你亮着一盏灯呢!”“孩子,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回来吧,我们共同去扛!”如此这般,孩子在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万一走投无路了,他会说:不要紧,我还有爸爸妈妈,回家就是了!
3.如果孩子还小,经常惹得爸爸妈妈不高兴,或者孩子有某些父母不满意的地方。请家长朋友们这样思考:我的孩子是唯一的,是上苍派到我生命中的天使,无论你怎么样,爱你是父母的天职。接纳、包容、善待,无条件的爱孩子,是作父母的基本操守,也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最大动力源泉。假如孩子成绩下降了,是否可以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原因,并告诉孩子:不要紧,你的成绩再怎么差,爸爸妈妈都不会放弃你的,相信你会努力的!甚至在陪伴、辅导、家庭环境方面作些反思,当着孩子的面,真诚的在自己身上也找找原因,如此态度善待孩子每一次表现上的不如意,也许孩子的改变和进步是家长朋友难以想像的!
讷老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