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踯躅因“羊食之,则死,羊见之,则踯躅分散”而得名。其实,它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的家族成员,也叫黄杜鹃(Rhododendronmolle)。老百姓经常叫它闷头花、闹羊花、八里麻、三钱三、老虎花。听着这些霸气的名字,让人不寒而栗,这花有毒,碰不得??到底能不能碰,看看研究者怎么说:
研究报道:羊踯躅植株各部位含有多种毒素,如闹羊花素-Ⅱ、闹羊花素-Ⅲ、麻醉木素、杜鹃花素等,多数为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具有麻痹神经的作用。其中,闹羊花素-Ⅲ对斜纹夜蛾、榆白长翅卷蛾、桔二叉蚜(主要危害柑桔)等多种害虫具有杀灭作用。民间也将其作为土农药使用。
科学家研究发现羊踯躅的提取物对MDA-MB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当浓度为mg/L时,抑制率>50%,表明羊踯躅体内可能含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
羊踯躅也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是治疗风湿病的珍贵药材,也被用于生产麻醉剂、镇疼药。
据说武侠小说里的”蒙汗药”也与它有关。不知有多少剑客因小小一杯“蒙汗药”而往生,实在可惜!
神农尝百草,不是神农别乱尝。假如你不小心吃了羊踯躅倒不会被“麻倒”,但是会出现腹泻、呕吐、痉挛等症状。
重点:不要乱吃就不会闹(药)你。摄影,李晓芳↑
羊踯躅一般丛生,枝干高度不超过2m。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花(物候因地而异,贵州省植物园的羊踯躅一般4月下旬开花),花冠比较宽大、金黄色、上侧点缀有淡绿的斑点,很是艳丽。
韩愈曾在《答张一功曹》中描写羊踯躅开花时耀眼如火。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韩愈(唐)
羊踯躅的成熟植株先开花后长叶或花儿与叶同争妍。
夏季本是万物疯长的时节,它倒好,不长、不长,就不爱在闷热的夏季凑热闹。但是,到了初秋又开始长新的枝叶,直到11月份才停止,并陆续落叶(黄杜鹃的生长节奏属于“快-慢-快-慢”型)。花芽和叶芽也随之进入冬眠,等到来年3月份开始萌动,绽放一树灿烂。
摄影,周庆↑
摄影,李晓芳↑
THEEND长按识别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