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八”的娘家在皋亭山
卢永高
年11月22日
相传,神农氏尝百草,首创中医中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国的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药物,是区别中医与西医及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研究,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谓集本草之大成。
传说中的吕纯阳也是“药皇”。
吕纯阳在追逐何仙姑的浪漫旅途中,路经皋亭山,不经意间,打开了药箱蓋子,在皋亭山洒下了许多药种。所以,在民间,皋亭山一向来供奉纯阳祖师。改革开放后,在龙居寺大殿北,特设道教的吕纯阳为主神的财神殿,有何仙姑陪伴左右,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时至今日,皋亭山前的丁桥村,有一位“草药郎中”沈春根先生,今年86岁高寿,自幼割羊草时,就认识多种中草药。青壮年时,业余时间有空就上皋亭山采草药,备在家中,为附近邻居亲朋救急,他于跌打损伤的草药独有一绝,皋亭山的七叶一枝花是神药一味。他认识一百余种草药及其用法,他治疗裸关节疼痛,俗称“鹤膝疯”,有特效草药,用他的草药,贴六小时,便可止痛,配合其他治疗,十天基本根治。
上图是沈春根先生在丁桥农贸市场,出摊卖草药。
从前,草药称为“单头棍”,杭州有句俗谚:“草药一味,气煞名医。”这说明民间草药有其特殊的治疗功效。
在旧社会,从业者被称为“草头郎中”、“走坊郎中”,或摆地摊,或串街走坊,也有开个草药铺,坐店应诊的,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也不能和中药店里坐堂的中医师平等相视,但草药,价廉又有疗效,亦能为广大贫苦劳动人民所接受。因此,“草头郎中”亦受到一定的欢迎,有的还在民间颇有一定的声誉。沈先生步入退休年龄后,已摆草药摊二三十年了,就是明证。
据丁桥药农沈春根老人回忆,早先,皋亭山中草药可以采集到一百种以上,如今,只能采集到三四十种了,有许多品种在自然消亡中。
我从《民国杭州府志》上搜集摘录了一些药名,一一报与沈春根老人听,他听了名字,点头首肯,还说有的名字听说过,但不认识药,我说:只要是皋亭山野生有的,听说过就行。兹记录于后:
土茯苓,黄精,白术,乌玄參,黄連,獨活,苦參,貝母,白芷,薄荷,杭黄菊,益母草,地黃,牛膝,旋覆子,决明子,牛蒡子,車前子,蛇床子,五味子,覆盆子,木鱉子,香附子,千金子,菟絲子,車前子,鬧羊花,土連翹,百部根,門冬,木通,鱼腥草,节节草,杜仲,枯桑叶,桑白皮,桑黄、桃漿,桃仁,枸杞子,老薑,茱萸,地丁,艾草,大黃,半夏,金銀花,茴香,蒲公英,紫蘇,浙烏頭,烏梅,延胡索,落花芋,山牛膝,狗卵草,千里光,夜關門,何首乌,老勿大,七叶一枝花。
早先,中国人治病都用中草药,据说,中国有一万多种药用植物,但是,在实践中,许多成名的中医,在处方时,用的中药种类,并不是很多。中医师所经过的成名道路,是药农、制药工人与坐堂医生自己,紧密三结合的结果。
中医在成名过程中,多数是药店里的坐堂医生,“坐堂”,也称为“坐棋”。等到小有名气,便会收学生一名,带在身旁,开始时像书僮一样,做些做杂务工作,到一年半载之后,在“坐棋”先生旁边,摆上一张櫈子,先生把脉,望闻问切后,先生口述药名,学生记录誊写,待写好方子后,先生再报一边药名并报出剂量。标上煎药要领与注意事项,最后请先生过目。
学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半年,先生坐旁边,让学生把脉,开方,最后,接受先生过目。
学生满师单飞后,会化一生的精力,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反复的专治和研究。就用药而论,他们专用几味为主药的中药,根据病人的气血情况,再增减几味附加中药。慢慢地形成专科,而走红出名。这些名中医,奠定了杭州在全国的中医界、中药界的地位。
杭州的“杭十八”也好,“笕十八”亦罢,其实,这些中草药,在皋亭山的山地上都能找到,在皋亭山都有生长,在古籍上都有确实记载。只不过,生长在皋亭山的中草药是野生的,经过药农的种植的“X十八”,变成家生的而已。
杭州市东郊农民,特别是笕桥周边种蔬菜的农民,在药店掌柜和坐堂医生指点下,他们凭借培育优质蔬菜的才智与聪明,遵照要求,用皋亭山野生药材作母本,经几代人的努力,培育生产出药效更胜一筹的地道中药。满足了药店的药工,在焙制上的方便,又使坐堂医生开出的方子,使药效迅速,闯出了一条既生财,又造福民众健康的的优良中药材,走出了一条利病人、利医师、利药工、利药店,利药农共赢的路子来。
皋亭山的野生中草药是“浙八味”、“杭十八”,“笕十八”的娘家。每每联想到屠奶奶的“青蒿素”,更觉得中草药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中医中药必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打个翻身仗,为全世界人民治病,有新的口碑与贡献。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白癜风如何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