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人生三昧白薇桑枝闹羊花

●《白薇》,纸本矿物色年作

白薇桑枝闹羊花

图文

吕岩峰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地球上已经被人类发现的原生植物有38—40万种之多,其中中国本土有近30万种,而属于中药植物的数量是多少呢?答案是种左右,约占中国所有原生植物种类的百分之一,由此可见,真正能被列入有关药典,达到中药药源级别的植物确是百里挑一。

“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植物的根、茎、叶、芽、花、果等)、动物药(动物或昆虫的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天然矿物、生物化石等)三大类组成,其中植物药占了比较高的比例,所以中药通常又被称为“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Traditonaldrug)。在最近两个世纪以前的几千年漫长岁月里,人类健体疗疾主要是靠直接取于自然的“传统药物”,其中90%是植物性的草药,这种运用自然之药的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草药——中药。

明代李时珍编纂的《本草纲目》被称为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中草药的集大成者,收录植物药种,附录61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种,共计种,占书中全部药物总量的58%。书中对于中草药的介绍,是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之后,通过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26卷的篇幅,除谷、菜外,“分为十类∶曰山,曰芳,曰隰,曰毒,曰蔓,曰水,曰石,曰苔,曰杂,曰有名未用。”

李时珍曰∶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刚交于柔而成根,柔交于刚而成枝干。叶萼属阳,华实属阴。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气之粹者为良,得气之戾者为毒。故有五形焉(金、木、水、火、土),五气焉(香、臭、臊、腥、膻),五色焉(青、赤、黄、白、黑),五味焉(酸、苦、甘、辛、咸),五性焉(寒、热、温、凉、平),五用焉(升、降、浮、沉、中)。炎农尝而辨之,轩岐述而着之,汉、魏、唐、宋明贤良医代有增益。但三品虽存,淄渑交混,诸条重出,泾渭不分。苟不察其精微,审其善恶,其何以权七方、衡十剂而寄死生耶?于是剪繁去复,绳缪补遗,析族区类,振纲分目。

本期的三位主角白薇、桑枝和闹羊花,在《本草》中均有涉及,但是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从《集解》中“颇类柳叶”四个字,似乎表明《本草》中的“白薇”与今人所言“白薇”不是一物。而对于别名“羊踯躅”的闹羊花也就是黄杜鹃,则是通过红杜鹃—红色映山红的角度介绍的。

在古代,中药几乎没有人工驯化的原料,主要靠人工采集,对于菜药的季节时令、地理位置、背阴还是向阳,对于植株入药的不同部位、不同制作工艺等,都是颇为讲究,而且采挖时注意不穷竭、可持续性,不到年份的药并不采挖,而良药几乎都是长在人迹罕至之处,甚至有毒蛇猛兽盘踞“看护”。当然,今人似乎看得更明白些:事实仅仅是毒蛇猛兽也爱人迹罕至的地方而已,它们并未将“老山参”、“野灵芝”等看作自家花园的成员据为己有。

如今,人口的激增、药量需求的增大导致单靠老办法早已行不通,人工种植几乎成了日常大宗类中草药的唯一药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家种、家养的药材现约种,大宗者占种。而其他非大宗类仍以加工野生品为主。

白薇是中药家族里的普通一员,没有“神兽”、“仙童”看护,它的药用部分也是其根部,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虽远不如人参、何首乌等来得名贵,却也是中药方剂常用必备之选,名字也是充满诗意之美。虽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无奈也是喜欢散长在河边、山地草丛或林间,相比其经济价值来说人工采挖野生植株成本过高,对于一切求快、求量的今人来说,不如人工养殖性价比高,所以白薇早已经是一种人工种植的大宗类药用植物。

白薇是多年生草本,人工栽培2-3年后,于寒露或春分前后采刨,去掉上部茎叶及泥土,将根和根茎晒干入药。每年三四月间,正是白薇人工播种的季节。

●《闹羊花》,纸本矿物色年作

与白薇低调的黑紫色小花不同,闹羊花每年四五月间,总是黄灿灿、密实实的一簇簇热烈开放,因此它也是我国南方园林露地栽培的观赏花卉之一。作为落叶灌木的闹羊花,又名一杯倒,八里麻,黄杜鹃,黄色映山红,“模样”虽美却是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花、根、茎、叶、果皆入药,在医学上常作为麻醉、镇痛剂使用,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其汁液提取物甚至对粮食、蔬菜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因此闹羊花虽可作为室外景点花卉,却一定不适合当作植物萌宠养在室内,它的毒性虽不是“见血封喉”级别,但也是只可远观,不宜亵玩,这也是花卉市场很难觅其芳踪的主要原因。

●《昙花》,纸本矿物色,27cm×11cm,年作

与白薇和闹羊花相比,同样是原产中国的桑枝更为寻常可见,是国人几千年来筛选确定的“伴人植物”之一,几乎每个中国人老家、故土的房前屋后,都有桑树四季不同的身影。桑树的桑叶、桑枝、桑葚以及根皮皆可入药,枝叶、桑枝和嫩桑枝统称桑枝。桑枝通常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去掉叶片在阳光下略晒后,趁新鲜切成30-60厘米的小段或者斜片,继续在干燥通风处晾干备用。主要的功效是祛风通络利关节,以老桑枝为益,可配以黑大豆、五加皮、木瓜、十大功劳、金银花、慧茁仁、黄柏、蚕沙、松仁等制成桑枝酒,也是药膳常用之物。

桑树不但在春天为我们奉上或红、或白、或紫甜糯多汁的桑葚,其嫩叶更是华美丝绸的“始作茧者”家蚕们不能割舍的食物。有一种叫做“鲁桑”的桑变种,叶片比一般的桑叶大许多,长达30多厘米,是蚕儿的最爱。桑树虽是寻常可见之物,见过桑之花的人却是寥寥,原因不是桑树开花百年不遇,而是因为桑树花太过低调,雌雄株都是细小的黄绿色穗花(葇荑花序),四月中旬前后开花时,花儿隐在芽叶之间,不仔细看是断然会忽视的。

撇开中药植物的药理功能不说,他们的名字本身就已经充满诗情画意,比喻贴切,多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和独特的审美意境和故事,比如本期的三位主角:白薇还叫“老君须”,因为它的药用部分—根须非常像老者的胡须;桑树的别名“子明”,来源于南朝刘敬叔《异苑》里收录“老桑烹龟”故事中的桑树之名;闹羊花还叫羊踯躅、羊不食,因为其有麻痹神经的特性,羊儿看见它的嫩叶和花朵都是不敢下嘴的,十分形象贴切。其他中草药还有王不留行、刘寄奴、白头翁、使君子、铁灯台、丢了棒等等各色奇特的称谓。

目前中药植物市面上约有1种左右,常见的有种左右,有趣的是,中药虽然大多为中国原产,但其中亦有若干外来品种与中药颇有渊源,在古代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口岸贸易和他国来访等中外交流渠道“进口”而来,如韩国高丽参、中东红花等,成为“中药”方剂的备选。但是从古至今,中药一直讲究“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产于一定地区、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久负盛名的优质药材:如东北人参、内蒙甘草、宁夏枸杞、山东金银花、江苏薄荷,四川贝母、甘肃当归、河南四大怀药、浙八味等。

对于本土中药材,我们讲究道地,重视原产地保护的原则一直是很明确的。因为,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