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拾遗揭开ldquo蒙汗药

喜欢古典小说的人对“蒙汗药”应该都不生疏,《水浒传》第十六回“吴用智取生辰纲”就有“蒙汗药”麻翻杨志一众的故事。生辰纲到底是什么?为何起此名:据记载,宋徽宗时,“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唐、宋时期生辰纲指的是编队运送的成批生日礼物。作为生日礼物,生辰纲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青面兽杨志押着如此贵重的东西一路小心谨慎还是被被算计,强盗假扮成贩卖枣子的商人在酒水里下了“蒙汗药”,药性发作后杨志等众人头重脚轻,面面厮觑,一个个都软到了,眼看着贼人把几十车的寿诞礼物生辰纲给劫走,自己确欲救不能,昏倒在地。那“蒙汗药”究竟是什么?世间到底有没有蒙汗药呢?

从字面意思:蒙有昏迷,蒙蔽的含义。汗同汉,能使汉子昏迷的药叫蒙汗药。

蒙汗药古书里记载颇多,明代叶郎瑛最早对小说里的蒙汗药提出过质疑,称为妄语胡言。后他来他读了《癸辛杂志》,《齐东野语》,《桂海虞衡志》等书后才茅塞顿开,知道押不庐,押不庐,土人采之,以少许磨汁兑酒饮之则通身麻痹而死,至三日,少以别药解之,即活。押不庐:毒草类,制成麻醉药,产于西域。"草乌末同一草食之既死,三日后亦能活也”,“曼陀罗花盗采为末,置人饮食中既皆醉也”。故此他得出结论“蒙汗药”非妄言也,确有其事。

原版《辞海》在解释蒙汗药一语中云:按《植物名实图考》广西曼陀罗遍生原野,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蒙汗药当即此类植物制成。这种用曼陀罗花做的麻药,使人食之“醉闷”‘麻痹,甚至不省人事,然后盗窃财物的行径活像《水浒传》里张青,孙二娘使药令人“醉倒”欲做人肉馒头和吴用智取“生辰纲”非常相似,按此推断:神秘而扑朔迷离的蒙汗药就是曼陀罗花制成,别名洋金花,山茄子,大喇叭花,也叫闹羊花。

曼陀罗花

曼陀罗的果实

当然这种推断是有充足的历史依据的,也是被当今科学认证实的,如汉代华佗创制的“酒服麻沸散”,今人考证麻沸散以曼陀罗为主药。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用睡圣散做为麻醉剂,其主药成分就是山茄花即曼陀罗花。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用草乌散作为正骨手术的麻药其主药成分也是闹羊花即曼陀罗花。日本外科学家冈青州于公元年用曼陀罗花为主药药物制成的手术麻醉剂。前些年我国外科医生和麻醉师合作,用曼陀罗花等作为手术麻醉剂用于临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经分析曼陀罗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少许阿托品成分。那蒙汗药到底真的就是曼陀罗制作的吗?还有待考究。

元代医家梅德元和清代医家张介宾所开的蒙汗药的底方有所不同,梅德元的《药性会元》中蒙汗药是:曼陀罗,草乌,川乌组成。而张介宾《资蒙医径》云:蒙汗,一名:铁布散,少服止痛,多服蒙汗,其方闹羊花,瓦垄子,乳香,没药,熊胆,川乌,自然铜,麝香,朱砂等九味药。研为细末温酒服下,一饮即醉,浑身麻痹。

还有就是:“麻药煮酒散”,“痹药昏昏散”,描述服后昏睡用刀割肉不知疼痛等药方都不尽相同,事后盐汤服之即醒。还有服了“忘形酒”匆匆不知人事,刀劈斧砍不知痛痒,而后用寄生汤服之如梦初觉等。这些解药的描述不就是《水浒传》里孙二娘麻倒公差后,得知武松是自家兄弟,调了一碗解药让张青给那二位公差灌下的去的情景吗?半个时辰后两位公差如梦中睡觉一般爬将起来相似极了。

因此说,小说里的蒙汗药没有固定的药方,只是民间的验方,秘方而已。凡能使“汉子”昏迷的药物药酒都是蒙汗药。

西方人用麻醉药才是近百年的事,反观我国早在多年前东汉的华佗就用“麻沸散”给人做(肠痈)手术,就是阑尾炎。扁鹊用“毒酒”使人暂时“迷死”,相比之下我国先民的智慧让人惊叹不已!

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为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六十年的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批示是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史上最光辉的经典篇章。

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再一次亮剑华夏,是对中医药的又一次诠释!

严正声明:以上文章只做中医药文化品读,切不可以身试药。

部分段落摘自曾心杏林拾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oyanghuaa.com/nhtp/5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