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小节的哪些内容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可显著提升自我修养,即便是从一个外行口中说出来,也会被人认为是专家呢,这一期,我们总结这一小节中的金句银例。希望大家记住并灵活使用。
本期内容由热心网友
刘敏朗读
本节金句11
1.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诊断中,要特别注意对病因的调查,原因不明,不仅治疗盲目和无效,还会使经济损失更大,甚至全群覆没。
2.正确的病因学诊断乃是制定合理防治措施的关键,根据病因学诊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的发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病因是很复杂的,而且往往是不明显的、潜在性的。
4.决定发病与否,在于宿主,病因,环境三者相互关系。在这三个要素中,病因起着重要的作用。
5.病因,即引起疾病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原因。又称为主因;间接原因,又称为诱因或辅音。
6许多有毒物质,在妊娠后期,分娩前后,泌乳高峰期,以同样的剂量作用于同一个动物时,更易产生中毒。当动物遭到某些有毒物质伤害时,适逢酷暑、严寒、气温突变时、更易产生中毒。
7不仅要了解引起疾病的直接原因,而且还应调查产生主因致病作用的一切诱因。在主因调查中,要从现象入手,深入本质。
8病因是疾病诊断中需努力发现的,知道了病因,就可作对因治疗,而使疾病迅速由难而易,转危为安,治疗措施就可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地球表层,包括约11公里的地壳和约15公里以内的大气层,构成了生物圈。
10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分为工业污染物、农药化肥污染、生活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11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呈一定的地区分布。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宿主本身因素(分布、易感状况等)是影响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
本节银例19
1饲料中硝酸盐毒性很小,加工调制不当,转为亚硝酸盐,使毒性迅速增强,一次进入机体过多,可引起中毒。
2常年大量施以氮肥,可使植物对硒、铜吸收受到干扰。
3印尼、斯里兰卡等岛国居民和动物缺碘现象严重,与当地降雨过多、表土流失有关。
4乳牛生产瘫痪于产前虽已呈现出缺钙的亚临床症状,但分娩应激作用,可加速瘫痪的发生,乳牛酮病。
5羊的妊娠毒血症的发生与分娩、妊娠后期应激作用关系密切。
6牛、羊在低镁草场放牧,或大量采食含镁不足饲料,缺镁是直接原因。
7羊的摇背症,表现出的仅是后躯摇晃,而本质则是缺铜。
8老母猪皮肤开裂,本质则是因饲料中钙供给太多,继发缺锌。缺锌是主因,钙过多时诱因。
9废弃的动物肉尸可引起肉毒梭菌中毒,废弃的残剩菜肴或盐渍物可引起猪、禽食盐中毒,霉败变质食物不仅可引起霉菌毒素中毒,甚至可继发某些营养缺乏和恶病质。
10氟病大多发生在钢铁厂、砖瓦厂、炼铝厂等大量使用冰晶石和萤石作催化剂的工厂周围,或因饮用深井水而发生。
11大早之年,当年冬天或次年春天常易引起低磷血症和地方性血红蛋白尿,大涝之年则又容易产生因三废污染而引起的动物急慢性中毒。
12饲料中含水量较高,贮存期过长,不仅引起霉菌生长和霉菌毒素生成,而且由于产热和脂质破坏,引起脂溶性维生素丢失,或挥发性元素耗损。
13某些植物本来含有一些有毒生物碱,如苦楝子、马铃薯中的龙葵素、夹竹桃、闹羊花等。
14有些植物又是某些微量元素富集植物,如棘豆草、紫云英等。
15有些十字花科植物,仅在一定生长阶段显示其毒性,如开花前后油菜、盛花期的水浮莲等,而高粱、玉米秧只在幼嫩期可使动物中毒,水浮莲、*花生等,只是生长在死水塘中才具毒性。
16长期放牧的动物易患缺磷症,而关禁饲养的动物,易患低钙血症。放牧动物一般不易产生缺铁性贫血和多种微量元素缺乏症,因为可从土壤中获得这些元素的补充。
17野生貉、貂被驯化喂养后,尤其喂人工混合或配合饲料后,原可从猎物中获得的某些营养成分如从被毛中可获取的硫,从骨骼中所获取的矿物质,在配合时常易被疏忽。
18小猫常用猪肝饲喂,可引起VA中毒
19小狗用净肉饲喂,则又可产生净肉症(缺钙)。
赞赏